桐城旅游景点(桐城红色景点)
距离合肥一小时,推荐常来桐城玩。
到桐城游玩纯属意外,好好的石台县城,到晚上竟然找不到一个住的地方,所有酒店和宾馆民宿,全部满员。一家三口决定连夜返回合肥,途中儿子在车上睡着了,就近夜宿桐城,正好规划第二天的游玩。
姚鼐登泰山场景
桐城的鼎鼎大名是历史书上学到的,为天下所知的桐城派便出自于此,“文都“由此就成了桐城另一个雅号。和桐城派一样,我的老家亳州正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而我夜宿的酒店就是出自于老家亳州的古井大酒店,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
六尺巷是一种美德传承
第二天早起,也是计划一整天把桐城逛一遍。市区内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六尺巷,清乾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告到县衙去,张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并快速回复给老家人,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后,主动退让了三尺。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也退地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产生,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六尺巷了。
六尺巷大门对面停车场,收费相当便宜
不得不说桐城市区小,但规划很好。六尺巷西侧停车场深入居民区,水杉参天,闹中取静,自成一景。倒是六尺巷略显简陋,三尺一米,六尺两米,一条宽两米而长长的巷子,乍看其景色和普通村庄无异,而“六尺巷”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巷子东西两个口都有高高的汉白玉牌坊,上写有“礼让”二字,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我觉得六尺巷值得每个人走上两遍!
略显冷清的周围老街区
六尺巷两侧还有好多历史建筑群,但不知何故都未开放,加上游人稀少,做为景区就显得冷清。但要是求一方安静,确是不错的好去处。
文庙大殿
离开六尺巷,就近去文庙和桐城市博物馆,距离几百米,其实步行就可以。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初年,是祭祀圣人孔子的建筑物,距今已有近700多年历史。主体曾毁于人祸,上世纪八十年代按清制重修,主要建筑有文庙门楼、 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等。曾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也是曾经的桐城博物馆旧址,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建筑群既富丽堂皇,又古色古香,对古建筑、楹联或书法有研究的可以在里面研究一整天,我带着儿子也只能匆匆而过。
文庙门前汉白玉石子和曾经的博物馆门牌
桐城博物馆新馆和文庙一墙之隔,馆藏极其丰富,是我见过对地方历史梳理最齐全的博物馆之一。一个桐城派,半部满清文。一个博物馆,上下五千年。我认为桐城游人不多主要原因是学问太深,以至于你不知道怎么去玩!不同于游山玩水,你不去研究学问,到桐城看个热闹都看不懂。尤其“桐城派”所传承的散文师承唐宋八大家,其古文理论核心是“义理”,文辞雅洁,平易畅达,声调抑扬,杂以说理,辅以考证。而知识范畴多在老庄、程朱理学、佛禅,清朝中晚期借助于八股文而影响深远。
以下列举几个博物馆馆藏文物来领略桐城风采。
爽气西来
"紫气东来"经常会看到,但是"爽气西来"很少看到。那么这块汉白玉"爽气西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此词来源于苏轼登黄鹤楼时写的词,全句是"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通俗地讲,就是感觉天空明朗,云雾散开天地一片震撼,看江湖向东流去,感叹波涛把历史的铅华都洗尽了。是不是突然觉得人生观上了个台阶?
大口虎子
桐城市博物馆这件"虎子"是六朝时期器物,看形状应该能猜出,它就是古代的马桶。此器形如虎,大张口呈圆筒形,束颈,腰部内收,凹背,上装一半环形绳状提梁,前后腿部鼓出,底下四足,呈蹲伏状。全器用圆雕手法制成,通体做成伏虎状,体态丰满。口上部堆塑的虎头,写实感虽不是很强,但耳、目、鼻、獠牙、鬃毛仍依稀可辨。
可以想象一下,六朝时期什么样的人可以配享此等青柚夜壶?
戈及铭文
战国铜戈通长16.5厘米,高8厘米,戈援狭窄,中长胡三穿,有栏,内上下有刃,经历两千多年,似仍锋利无比。此铜戈,上有金文铭文为共有3行18字:“十九年上郡守逪造高工師竈丞造工隸臣渠”。专家考究认为铜戈铸造于秦昭襄王十九年,即公元前288年,铸造地在今天的陕西。要是继续解读铜戈,恐怕就要追溯历史讲到后来的秦汉到吴楚了!
北拱门石牌
博物馆出来已近中午,我看到午饭还有一点时间,就再逛逛。同样离得不远,几分钟车程到东作门。明万历年间,桐城在原有夯土城墙上建砖城,设六个城门,北叫北拱门,就上面那个城楼牌,东叫东作门。现有东作门建筑较新,是现代复建的,倒是东侧龙眠河上的紫来墙更有韵味。
东作门
说到龙眠河,就要讲到龙眠山庄,还要再说说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图》。虽说大家对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白描图存在真伪争议,但是李公麟的“宋画第一”绝对没有争议。
《龙眠山庄图》局部,日本藏设色本
《龙眠山庄图》描述的就是这龙眠河的实景。紫来桥横跨龙眠河,据记载始建于宋末,后多次为洪水所损,又屡次被乡贤捐款修缮。桥墩和桥面现都是条石,尤其是桥面条石,长有五六米,石面上车辙深有三指,真是饱经风霜。
紫来桥
因到饭点,紫来桥东西头的老街就没去转转了。说到吃饭,自然要吃桐城当地最有特色的大关水碗,其名声在外,但我也深知所谓特色其实都那样,但是还是要尝一尝。可以搜索大关水碗,到店或线上下单都行,桌上菜品叫什么名忘了,份量可以,价格还行,味道一般。
大关水碗的饭菜
下午两个计划,龙眠山风景区和孔城老街。龙眠山是属于慕名而来,但是开车半小时没找到景点在哪,山区的景点想必也比不上石台的牯牛降,所以直接转头去孔城老街了。
老街第三甲
孔城老街距离桐城不算近,该区域明清时期曾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和商埠而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老街遭到破坏,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一派江南水乡特色。街分十甲,总长约两公里,保存外观尚佳,但多数房屋内部残破严重。街上零星营业的店面多是遗老残活,当地人给我说,之前老街也红火过一阵子,后来有京城来的开发商过来运营,然后搞破产了,突然就落到如此破败的程度。想来当地居民是要比我这外来的旅人痛心的多。
充满希望的春联,在诉说…
记得几年前到哈尔滨的老道外街道,也是类似的场景,风烛残年的危房建筑物只有屋角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兴许三五年后,老街便只剩残垣断壁!
建筑衰败会伴随着草木丰茂
桐城游玩,一天行程正好够用,老街距高速口不远,方便做为最后一站。结束桐城之行,我总结文都桐城是个好地方,奈何我等俗人,文化知识有限,无法触及深入。从合肥出发到桐城一个半小时,远近适中,可作为短途旅行的好地方,带着小孩来学习更是一个好去处。
这就是我们的桐城!这里有六尺巷,有文庙,有丰糕,有新兴产业
这几天六尺巷热度不减,看见八方游客来到桐城游玩,打卡六尺巷,走进院士之乡,感受文都氛围,品小花茶的清香,尝丰糕的鲜香甜。
01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坐落在 “文都” 之称的桐城,也是雄霸清代文坛的 “桐城派” 故里。
桐城文脉传承不息,时至今日,依旧人才济济。几十万人口的桐城地区,先后涌现出 3000 多名博士以及近 20 位院士,故而享有 “院士之乡” 的美誉。
有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闻名史坛的严耕望;中国陶瓷膜产业和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南平;微分几何与微分拓扑学专家方复全;天宫一号、长征七号副总设计师程堂明……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桐城流行这样谚语,这里的状元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通往桐城文庙的必经之路。
“桐城派” 人士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对当代教育产生着影响。吴汝纶于 1902 年创办桐城学堂,即桐城中学的前身。
百余年间,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两院院士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著名核物理学家疏松桂、方正知,哲学家方东美,历史学家严耕望……
近年来,桐城中学也是盛产高考状元的场地。
02
孔城老街是江北地区保存完整、体量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它拥有古建筑118幢,临街商铺300间,基本保持清末民初徽派皖系建筑向江北延伸的特征。
孔城在明清两代商贾云集,百业兴盛,桐庐舒六等地的货物大多先转运于此。古镇中心经济迅速发展,以经营服务于周边邻近地区生活资料的商栈、粮行、绸缎、瓷器、山货水产等一应俱全。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却在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年,迁建于桐城市广场北端,迄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外景庄严肃穆。“文里文气” 是桐城独特的气质,从古城的布局中便可窥见一斑。文庙坐落于城中心,城南有水芹地,暗合《诗经》中的 “芹藻” 之意,借喻才学之士,以此祈愿文运昌盛。
桐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尤其在明清之际,人才辈出,在哲学、散文、诗、画、教育等诸多领域皆有辉煌建树。自成文学派别“桐城派”,这个被世人熟知。
03
桐城有 “文气”、有 “和气”,也有 “烟火气”。桐城水芹、桐城丰糕、孔城米饺、大关水碗等美食引人驻足。
桐城丰糕洁白如霜、松泡绵软、味鲜香甜,每年岁末年初,桐城家家户户都会购买丰糕,寓意吉祥如意。
孔城米饺是传统小吃,以地名命名。选用糯米和籼米为原料,食用时,浇上些许热油,口感绵而不腻,香软可口,承载着远在他乡的孔城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桐城水芹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四季滴翠、清香脆嫩,是来桐城不可不尝的一道特色菜肴。
桐城小花成品茶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色翠汤清、兰香甜韵”
04
改革开放以来,桐城人敢为人先,不断拼搏奋斗。
从 “小袋子、小盖子、小刷子、小配件” 起步,撑起了民营经济的一片天。
近年来,桐城向 “绿” 而行,打造绿色包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典范,同时不断提升产业 “含新量”,发展 “两新一医” 三大主导产业,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医工医药健康产业。
文化名城,正向 “新” 而行;千年文都,正攀 “高” 而进。
写 在 最 后
六尺巷的出现,绝非偶然,有着厚重的文学基础,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桐城人。
六尺巷体现桐城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将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发挥到最好状态。
这就是桐城,一方沃土,养育着充满智慧,以和为贵处理问题的方式。
桐城,最值得去的16个地方
桐城,最值得去的16个地方
桐城,有文都美誉。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有院士之乡、黄梅戏故里之称。桐城派故乡。境内人文积淀深厚,自然生态优美。哪些地方值得去?且随小编一一看。
桐城文庙:风铎声声,文派芳华
桐城古城区:老街旧巷,千年文脉
东作门
紫来桥
龙眠河公园
告春及轩
南大街
寺巷
龙眠山风景名胜区:隐逸名山,魏巍龙眠
黄草尖
黄燕
龙眠诸峰
忽皮岭
张英墓
别峰禅寺
方以智故居:文化世家,学问顶流
六尺巷:礼让之美,懿德流芳
嬉子湖:浩渺烟波,丰饶湿地
嬉子墩
嬉子湖湿地
文和园:一代名臣,故土情怀
相国桥
唐湾:大山深处,古意盎然
八卦田
长岭村
张氏宗祠
蒋潭村
四叠龙井瀑布
百丈崖
上排门古村落
披雪瀑:吾邑之奇,瀑如飞雪
三道岩:涧谷溪流,徒步之趣
桐城中学:百年名校,人才奋兴
惜抱轩银杏树
二野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左忠毅公祠:铮铮铁骨,风范长存
姚莹故居:保家卫国,真我本色
大关:雄关漫道,山环水绕
麻山鸟瞰
欧家岭起义旧址
朱山冲水库
孔城老街:水乡古镇,保甲依在
桐乡书院
谷林寺:禅意深深,三国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