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房产、庆阳中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西门庆为什么不搞房地产
即便在一千年以前,卖炊饼的武大郎也属于社会中下层,靠卖本小利薄的炊饼糊口——但住房却宽敞,“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
武大郎在清河县没有房产。一开始是一家人在紫石街租房住,后来老婆死了,卖炊饼又折了本,只有移在财主张大户家的临街房居住。这张大户有百间房屋,武大跟张宅的下人处得好,所以张大户房租都不找武大要。等到张大户把使女潘金莲许配给武大之后,就更不要武大的房租了——反正他还要时常来光顾金莲。即便被武大撞见,住着免费房子吃人嘴软,武大也不敢出声。
张大户死了之后,武大和金莲被赶出了张宅,又回到紫石街租了内外两间房住,依旧卖炊饼。金莲太漂亮引得街上的浮浪子弟们风言风语,武大又住不安稳,跟金莲商议要另找地方租住。租房差不多跟今天一样,押一付三,每个月付房租。金莲就嫌他没气概,说租房不但每个月都要付房租,而且还要随时看房东脸色毫无安全感。金莲说与其租房,不如典房。
典房跟租房不一样。房主缺钱,急等钱用;典房者有钱,急等房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典房者一次性给房主一笔典房款,差不多在房价的一半左右,在约定的期限内居住。到期之后,房主如果用原典房款赎回房子,典房者就相当于白住;如果房主拿不出这笔钱,那典房者就可以一直住下去。典房的实质,就像房主把房产拿去当铺典当一样。
但典房跟租房的最大区别,就是典房需要一次性付一笔数目不菲的现金,所以钱包比脸还干净的武大才说“我哪里有钱典房”。最后还是金莲主动提出把自己的首饰换钱典房,放在古代,金莲这一举动是典型的贤惠标志。
于是武大就凑了十数两银子,典下了县西街上这栋二层小楼。根据金银比价或米价来折算,一两白银折合如今的购买力可以从200元到800元不等。如果按学者吴思明末一两白银大约折合400元的标准,那么“十数两”按十五两折中计算,典房价就差不多是6000元,而这栋房产的总价大约在12000元左右。
可是典房住自始至终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既然都凑够了一半房价、已经达到了今日二手房首付五成的标准,为什么不干脆想办法买下来呢?
因为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提供贷款,要想拥有自己的房子要不就一次性付款买断,要不就买块地先放着,等有钱了再慢慢建。所以武大金莲的钱只够典房,离买房还差一半——如果钱够,金莲也是想买房的。
清河县的房价也是按地段和房屋类型来分,房子也不算贵。西门庆的帮闲常峙节没房又想买房,找西门庆求助,一处“门面二间二层,大小四间”的平房价值三十五两银子,差不多14000元。西门庆给了常峙节五十两银子,另外的十五两是给他用门面开铺子的本钱。
西门庆对兄弟似乎还算大方,但对女人就更是不吝千金。他勾搭上自家伙计韩道国的老婆王六儿,替她在狮子街买了一处房子,“门面两间,到底四层。”这房子因为在繁华地段,价格就涨到了120两银子,约合48000元。
西门庆买这房子金屋藏娇是有原因的——方便他与王六儿厮会,毕竟好一点的房子自己住起来也舒服些。而韩道国也理所当然地跟王六儿一起搬了进来,但只要西门庆来,韩道国就自觉地在铺子里打地铺。反正西门庆一月也就来个三四回,韩道国同志觉得自己还是赚的。
即便在同一条街,房屋的价格也不一样。李瓶儿的前夫花子虚打了一场官司出来,在狮子街买了一间房子总价是250两银子,价格达到了10万元。购房款本就是花子虚拼凑的,结果住进来又害了伤寒,后来怕用钱连医生都不请了,于是在二十四岁上就一命呜呼。他一死,李瓶儿从此才好名正言顺地嫁入西门府。
花子虚原来的房子就在西门庆隔壁,打官司的时候不得已变卖家产,求西门庆用了五百四十两银子买了。花园住宅,实在还是值二十万元以上价格的。
清河县虽然只是小小县城,但不缺又好又贵的房子。跟百姓家的低门浅户不同,官宦财主家的深宅大院要价不菲。
西门庆的同僚夏提刑要去其他地方为官了,托西门庆把在清河的房产卖了,西门庆就转给了正好要到清河县做官的何太监侄儿何天泉。夏宅“门面七间,到底五层,仪门进去大厅,两边厢房鹿角顶,后面住房、华亭,周围群房也有许多,街道又宽阔。”最后双方以一千二百两成交,折合下来相当于48万元。
西门庆自己的府邸,本来就跟夏宅不相上下。等把花子虚的旧宅买下来,他更把那边的旧房拆了,花五百两银子开始盖新花园。空间扩大了,才有了之后西门庆在翡翠轩和葡萄架的各种不可描述之事。此外西门庆还用七百两银子买下了街对面乔家的旧宅,用二百五十两买了城外赵寡妇家的庄子扩建坟园。
但除了买这块赵寡妇的地皮之外,西门庆从不在土地上投资。他是有道理的:土地占据资本但种地的收益低、盖房出租的收益也低,远不如生药铺、绸缎铺、典当铺等商业投资赚钱。跟秦汉以来敛财专注于土地兼并相比,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造就了远较前朝繁荣的商业,尤其清河县靠近运河,从事商业更加有利可图。所以西门庆虽然是大财主,却并非跟以前财主一样的大地主。
西门庆的投资理念是:钱要用起来才能滚动增值。所以他的大部分财产都投在铺面和货物上。不动产虽然价值可观,但住宅房产跟商铺货物比只是小头。西门庆的房产总价超过三千两银子,约合120多万元,在清河小县也算是一等一的豪宅了——但西门庆临死前计算家产,总值却有六七万两银子,折合两千万元以上。
大财主西门庆之所以不肯把钱投在房地产上,归根到底是因为清河县的地价不高——房屋总价里往往建材就占了一半的比例。败落的皇亲向五要卖祖坟建筑的建材,喊价五百两;最后西门庆压到三百两成交,伙计贲四觉得相当划算,“休说木料,光砖瓦连土,也值一二百两银子。”
所以地价低,房价自然也跟着低;房价低,自然没有炒房者来炒。在卖炊饼武大郎都能住上二层小楼的清河县,房子倒确实是用来住的。
参考:侯会《食货金瓶梅——晚明市井生活》
西门庆的房产往事(1)
评点《金瓶梅》之西门庆的房产往事(1)
作为现代人,房子占据了个人的大部分资产。
作为古代人,房子也一样。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必不可缺的。
大概是有钱了,条件好了,都想有个好房子。
今天开始,通过《金瓶梅》,我们来看一下西门庆的房产情况,顺便了解一下明代的房地产业。
在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中,开篇就交待了西门庆的家世情况。
——他(西门庆)父亲西门达,原走川广贩药材,就在这清河县前开着一个大大的生药铺。现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
就是说,西门庆是个富二代,他爸是个医药经销商,并且在清河县城的好地段有个大商铺,开了个生药铺,这是个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源。
另外,他家住的房子也是一所大房子,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殷实的人家。
可能只说这些,我们没办法体会。我们通过当时县城另一个人,来做一下对比。
这个人就是武大。
武大和西门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武大是个小个体工商户,没有房产,平常都是靠租房住,可见当时的大城市,对于普通生产者,也都存在有很多的租赁房。
——却说武大自从兄弟分别之后,因时遭饥馑,搬移在清河县紫石街赁房居住。——
但是,武大生意做的不好,有时候连房子都租不起。为了节省租金,武大租的房子也搬来搬去,从原来的单间房换成张大户家的临街房住。
——那消半年光景,又消折了资本,移在大街坊张大户家临街房居住。——
应该是这种临街房比较便宜,或者几乎没人管,小说里面说这都是张大户家下人在打理,平常见武大人比较质朴,又经常给他们炊饼吃,后来干脆也不收房租了。我估计是这种临街房租金不高,索性也不收了。
后来,潘金莲嫁给武大之后,张大户经常拿银两过来,再加上潘金莲自己的金银首饰。等于还是有一点积蓄。
等张大户死了之后,张大户夫人把两个人赶走张家,他们第一个想法是继续租房子。
——武大故此遂寻了紫石街西王皇亲房子,赁内外两间居住,依旧卖炊饼。——
但是卖炊饼的小本生意攒不了多少钱。因为门口经常有浮浪子弟来打扰,武大的心中又起了搬家租房的打算。潘金莲在大户人家呆惯了,住惯了大房子也不想跟着武大继续租房住。而且可以看到,以前武大一个租房的时候对住不太讲究,单间房、临街房都可以;但是自从有了潘金莲,租房子标准都涨了,变成“紫石街西王皇亲房子”。
所以这次武大再提租房搬家的时候,潘直接否决,意思你没钱买房,那我们可以“典房”。
典房在明代房地产业的一大特色。典房和租房都是住别人的房子,但是典房的房产相对来说比较好,一是这种房子是典当行的当物,能作抵押的房产标的应该都不错;另外,这种典房只要是在房主没赎回之前,都算是自己的,虽然没有产权,但是比租房更有保障。
在潘的资金支持下,武大典了套房。
——武大听老婆这般说,当下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
总结一下:
通过小说第一回了可以看到,西门庆继承家里的大商铺、还有一套大宅院,经营着现金流大的生药生意;同样的城市,武大居无定所,没有房产,也只是做着最底层的小摊小贩生意。
这是西门庆的第一套房,第一间商铺,有家底;随着事业的发展,他以后还有很多套房产、家业。
容我们后面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