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简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报告:近两年中国旅游产业经历40余年来最艰难复苏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旅游研究院26日在武汉发布《稳步复苏的市场与转型创新的产业——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该《报告》梳理了2020—202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指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旅游产业无论是消费、投资,还是入出境旅游,都承受了40余年来最严峻的挑战,经历了40余年来最艰难的复苏。
首先,政府部门灵活施策,保持了旅游行业稳定,为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旅游市场波动复苏,假日市场领先恢复;再次,旅游供给侧改革提速,疫情应对和长远发展并重;最后,出入境旅游严重衰退,但国际旅游合作持续开展。
《报告》还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文化和旅游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市场化发展导向,产业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竞争力由弱到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机制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需要,推动了文化强国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分析指出,2020年以来,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在市场需求的支撑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很快恢复过来并实现了新的增长。首先,文化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表现突出;其次,文化需求保持旺盛,线上休闲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再次,在资本和科技双赋能下,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后,文化产业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
《报告》对未来两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两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动两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两年,也是和疫情继续斗争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大程度复苏与发展的决定性两年。疫情仍然是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变数,但是复苏的进程不会停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海外网评:信心稳步恢复,旅游业发展呈现三大新趋势
来源:海外网
“五一”假期,游客在圆明园内参观游览。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编者按】
5月7日,海外网举行主题为“防疫常态化下的假期经济”线上金台沙龙。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通过分析“五一”小长假旅游业数据,总结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疫情期间,经常会听到一种听上去似乎有道理的数据:201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6.5万亿,平均到每天是178亿,现在旅游活动都停了,从春节到“五一”,整整一百天,旅游业损失了17800亿元。戴斌认为,这样的简单测算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前,旅游业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需求品质提升、文旅深化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多期叠加,有一百条理由为创业创新而鼓劲加油,有一百条理由不去唱衰行业。
---------------------
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五一”小长假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这意味着旅游业防控型复工取得了新进展,旅游市场和消费信心正在稳步恢复。总体而言,透过“五一”小长假的诸多数据可以看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第一,旅游消费信心正在恢复,旅游市场基础开始重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首先是消费意愿和市场信心,进而传导到供给侧和资源方。从旅游经济规律和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来看,旅游振兴固然需要政策支持、资源开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但是消费需求的唤醒和市场信心的恢复是基础支撑,也是关键着力点。有了市场,企业自然会知道怎么去做生意,资本和技术就会随之跟进。“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约53.5%,国内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约36.7%。并且,在此期间,没有因为旅游活动而发生疫情传播和扩散,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没有涉旅负面舆情,旅游市场总体表现为安全、平稳、有序、绿色、文明。这一切都释放出国内旅游消费信心开始恢复的积极信号。
除了宏观层面的市场数据,微观层面的消费数据更值得特别关注,因为从中可以研判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而确立产业投资和商业创新的突破口。由于跨省旅游业务尚未恢复,旅游市场以自驾游、周边游、本地休闲游为主。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选择自驾出游的游客比例达到64.1%,创历史新高,游客平均出游时间超过40小时,出游距离为136公里,其中本地游客平均出游距离40.5公里。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6.7公里,较清明节假期平均值提升了29.4%,较春节假期的平均值提高了50.1%。这意味着城乡居民不仅出去旅游,而且消费越来越活跃。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通过预约游览景区的游客比例达77.4%,其中74.1%的游客认为预约旅游“体验很好”。专项调查表明,游客对国内旅游的总体满意度,高达84.8分,处于“满意”水平。这说明广大游客对政府要求的“预约、错峰、有序、文明”管理新常态,是理解的;对旅游企业提供的“安全、品质、智慧、便捷”服务新业态,是认可的。
第二,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积聚。预约、分餐、适度、健康、绿色已成文明旅游新风尚,亲子、家庭、文化、品质成为广大游客新需求。游客高度关注用餐安全和文明用餐,对公筷公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较高,59.9%的游客倾向于“为了安全卫生选择更高价格产品”,56.2%的游客选择与家人一起出游,本地休闲、周边度假、简约消费。相对于中远程旅游的奔波、打卡和购物,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游客倾向于发现身边的美丽风景,体验日常的美好生活,增进亲情,怡养身心。这个假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朝阳公园、北京动物园、颐和园、玉渊潭公园客流热度排名前五。“约个景区,再订个酒店度假”,成为厦门市民旅游消费新时尚。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旅游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多条“本地人游本地”线路和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数据表明,“五一”期间,参与文化休闲的游客比例达87.9%。
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本地休闲游带动了智慧旅游、“车旅协同”、数字文化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开始加速国内旅游市场战略布局和产品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游客进景区和文化场馆实行预约制,客观上加快智慧旅游在行前、游中和评价各环节的应用,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机器人送餐等技术创新已经进入了消费场景。受疫情影响,公共交通和旅游大巴乘用人员减少,更多人选择自驾出行。“旅游+汽车”带动了自驾旅游、公路旅行、房车租赁、露营休闲、智能停车、汽车旅馆、新型服务区,以及车辆维修保养、安全救援、保险理赔、展览文创、影视传媒等“车旅协同”新业态,拉动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
第三,旅游振兴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旅游振兴不是要简单地回到“圈山圈水收门票,人山人海吃红利”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要面向服务品质新需求、培育科技文创新动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事实上,旅游业经此一疫,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了。要关注具体的市场数据,更要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得有要全局观,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当然不能回避问题和挑战,但是不能只在问题面前哀叹,而是看到时代进步,看到人民的美好旅行生活所蕴藏的机遇。
当前,旅游业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需求品质提升、文旅深化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多期叠加,有一百条理由为创业创新而鼓劲加油,有一百条理由不去唱衰行业。疫情期间,经常会听到一种听上去似乎有道理的数据:201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6.5万亿,平均到每天是178亿,现在旅游活动都停了,从春节到“五一”,整整一百天,旅游业损失了17800亿元。事实上,1月24日叫停的只是有组织的旅游活动,多数探亲访友、商务旅旅行、自驾旅游、本地休闲旅游的需求仍然是存在的。而且3月12日开始,多数地方也恢复了省内旅游业务。旅游统计和数据测算是科学,但不意味着用局部代替全体,也不能用情绪代理理性。
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和传媒机构,要从政策促进、资源开发、资本投入、数据和信息发布、人才培养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旅行社、OTA、酒店、民宿、景区等旅游企业的引导。紧紧围绕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认真回答“游客满意度高不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强不强?产业发展动能新不新?”等事关当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既要释放消费需求,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也要借疫情倒逼行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和智慧化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海外网第32期金台沙龙上的发言,整理/海外网评论员 栾雨石)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