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房产抵押贷款-海安抵押贷款
无抵押凭信用就可贷款 海盐服务农户出新招
2019-04-25 20:0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彦祖轩
4月25日下午,海盐召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金融惠农”行动推进会,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农户资产不满足抵押要求、担保人寻找困难、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农户贷款一直是个难题。”海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海盐县委组织部联合海盐农商银行,以“三治信农贷”为载体,构建依靠信用资产积累获得金融支持的融资新模式。
“三治信农贷”结合“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成果,并通过“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判团”等作用,把乡村治理中信用情况良好、道德品行优良、积极参与乡村各类评创的党员群众筛选出来,给予增加授信额度等奖励,同时将违法违纪、品行不良的人员纳入“黑名单”。
“农户只要信用记录良好,由‘道德评判团’、‘百姓议事会’和村级党组织等审定后符合授信要求的,即可申请办理‘三治信用贷’。”海盐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无需提供任何抵押物品,也不需要找担保人,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贷款,农户可通过网上银行等渠道自助完成放贷,随借随还。一次核定,循环使用。
活动现场,按照“党建引领、组团服务、共建共享”的原则,县委组织部与海盐农商银行党委、海盐农商银行党委与各镇(街道)党(工)委、农商银行各党支部与辖区内各村(社区)党组织分别签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党建联盟合作协议》,建立“1+9+101”三级党建服务联盟,通过组织共建、信息共享、服务共推、阵地共用、活动共办,实现服务无缝隙。
值得一提的是,海盐还探索“先锋授信”,加强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结果运用,通过党建多维考核与金融有机结合,将授信、贴息额度与党组织的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挂钩,激发党组织和党员争先创优积极性。
海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宗晓慧
“要强化担当,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金融惠农’工作责任。”海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宗晓慧表示,各镇(街道)要充分考虑村与村之间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政策用好,把好事办好,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借势借力,积极推进组织平台融合创新、网格管理融合创新、评价结果融合创新、信息资源融合创新,促进普惠式金融与乡风文明道德增信增值、与党员群众创业创新等深度融合。
当天下午,沈荡镇白洋村党总支、嘉兴市光泰照明有限公司等多个村级党组织和两新组织被授予500万至4500万不等的信用额度。
在城乡之间诗意栖居——海盐以“就地城镇化”推进城乡融合纪事
2018-06-04 07:3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梁国瑞 黄珍珍 县委报道组 李刚 范冰洁
诗情画意的海盐县南北湖。
编者按:本专栏今起推出“城乡统筹”系列,关注我省进一步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首篇介绍海盐县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之路。
海盐的农民很潇洒。
他们与土地的联系不像以往那么密切,全县67%的承包地完成流转,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虽常住农村,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在附近企业上班,工资性收入占比达70%;仍在务农的,更像是“在地里工作”,到点下班、按月计酬。
海盐的农民很幸福。
他们的收入来源多样,靠土地流转租金、集体资产分红以及工资等途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77元,增幅连续10年高于城镇,城乡收入比为1.69:1,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住在农村,却能享受与城市同等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样样俱全。
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多年来,海盐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依托村镇发达的二产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工作、生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均衡发展,走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
海盐南北湖畔的村民享受着绿水青山带来的美好生活。
确权赋能
农民进城,底气更足
5月的海盐乡村,绿树掩映,生机勃勃。
在元通街道青莲寺村的百合美家庭农场,农场经营者陆建明和30名“农民员工”经营着500亩土地,去年产值达400多万元。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如何消除农民后顾之忧,把土地流转给农业大户、龙头企业,从而安心进城?
“‘三权’权属问题是制约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束缚。海盐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副县长陈建平说。经过多年努力,全县二轮承包土地确权率、村集体股份制改革完成率达100%,农房确权率超80%,农民的生产、生活要素归属清晰、责权明确。
产权明晰了,农民“洗脚上岸”后才能放心进城。
今年4月以来,武原街道小曲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永华忙着评估村民资产。社区的最后5个村民小组即将拆迁,到年底,村民将全部转为市民。2010年4月,小曲社区成为海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社区。到2017年底,村民的股权已从每股10元涨到30元,累计分红253.03万元。“以前农民怕进了城,集体资产就没份了;现在股份随人走,农民少了后顾之忧,底气更足了。”朱永华说。
这份底气,还源于资源的自由流通。
走进海盐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土地流转信息,包括流出面积、价格、年限等。2009年,海盐在全省率先建立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同时建立电子数据库,实现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和信息共享。
“海盐在全省最早实现农村‘三权’金融产品全覆盖。”县农经局综合科科长朱永光说。农民既能凭土地经营权贷款,还能办理农村住宅抵押贷款、农村股权质押贷款。截至4月底,仅海盐农商银行就提供了5.5亿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6000多万元农村住宅抵押贷款。
确权、赋能、活权,为农村发展注入无限活力。目前,海盐土地承包经营权累计流转土地21.5万亩,涌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42家。
航拍海盐 紫金山村,闲雅野趣,隽永如画。
就地就近
进得了城,回得了村
傍晚时分,百合美家庭农场“下班”了,10多名中年妇女陆续走出大棚。
50岁的陆校珍在这里负责200亩蔬菜的种植管理。“我每月工资3000元,女儿、丈夫都在镇上企业工作,全家成了上班族。”她说,去年家里重新装修了小洋房,添置了小轿车,日子过得更惬意了。
几年前,她的生活还不是这样。“10亩水稻田,一年最多赚一万多元。”陆校珍说,为补贴家用,丈夫只能出去打零工。后来,他们以每亩1300元的价格把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她也到农场上班,“一家三口月工资超过1万元”。
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农民该往何处去?陈建平说,通过“做大做强县城、做精做全集镇、做优做美农村”,海盐为农民设计了多层次的市民化路径,让他们既“入得了城”,也“回得了村”。
在海盐,农民上班是一道风景。上下班时间,各镇(街道)主干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穿梭于工业园区和村落、新农村集聚区之间。在沈荡镇,万好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大多来自附近村庄。“公司共吸纳400多人就业,每年助农增收6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艾荒原说。
农民进城,就业是关键。根据当地实际,海盐规划形成了“1+3+X”特色产业平台矩阵,引导产业向县城和镇(街道)集中,进而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其中,“1”指县开发区;“3”指拥有特色产业的武原街道、秦山街道、百步镇;“X”则是沈荡镇新能源新材料、通元镇电缆产业、于城镇纺织服装产业等各种园区平台。依靠发达的二产,农民不用离土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
5月底,海盐100多家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进入招工旺季。“各种果蔬快成熟了,附近农场需要大量人手。”沈荡镇五圣村农村劳务合作社理事张李兵说,只要农民愿意,都能找到工作,每天收入70元至200元。合作社成立以来,已与近20个农业大户签订用工合同,仅2017年的用工量就达一万余次,村民增收超100万元。
多层次且就地就近的市民化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腾出了空间,也促进县城、集镇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相互促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统筹一体
公共服务,城乡均等
曾经,海盐的近8万户农户分散居住在3953个自然村。土地低效利用、人员分散居住的状况,导致公共服务难以均衡、有效配置,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难点。
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目标,近年来,海盐出台多项宅基地收储、置换政策,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更有效促进了人口集聚,为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基本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农民住房改善、农村环境美化、农业生产提升、城乡人口集聚”的多赢局面。
花园洋房鳞次栉比,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秦山街道新区俨然是一个城市社区。眼下,新区正加紧建设两个新小区。“到年底,新联村、落塘村的200户村民,就要搬到这里。”新区工作人员周翔羚说。这里已集聚11个村的2000多户、7000多人居住,占街道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海盐把3953个自然村规划为9个新市镇,引导农户逐步向城镇、社区集聚。目前,全县已有1.9万户农民搬进城乡一体新社区,共享品质生活。
2015年,海盐成为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唯一试点县。以此为契机,当地确定了教育、养老等11个方面38项改革任务。3年来,全县投入32亿元,完成了35项重点建设项目,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别明显缩减,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这是一幅城乡融合的新图景:城乡总体就业率超95%;养老参保覆盖率超98%;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差别低于10%;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要求,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率超96%;全县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达省一级以上标准,省级体育小康村创建率达100%……海盐还制定全国首个《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城乡之间享受同一个标准、同一套评价体系。
90后“新农人”陆林婷,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下生活,和父亲一起经营家庭农场。“现在乡村生活跟城里一样方便,而且生态环境更好。”她说,“为何非要住城里?”
城有城的繁华,村有村的风景。50万海盐人,在城与乡之间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