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住宿业、旅游住宿业卫生标准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旅游住宿业将迎来重构与新生
12月1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中国自贸区信息港、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二届横琴世界湾区论坛文旅主题论坛暨2023年21世纪旅游产业年会正式开幕。本次论坛以“穿越周期:寻找确定的长期价值”为主题,聚焦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文旅业态融合创新、酒店ESG战略等话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旅游住宿业:重构与新生》的主旨演讲,描绘了2023年中国旅游住宿业的面貌,对住宿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发表了见解。“今年的旅游住宿业恢复势头良好,整个行业面临着重构、重塑,并正迎来新生。”杨宏浩指出,旅游住宿业的市场活力逐步回升,产业也正经历着市场格局的重构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而且资本运营活跃,为住宿业注入新活力。基于我国进入消费导向型经济,国内推行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多项政策托举,杨宏浩判断,文旅行业可能迎来一个较好的发展阶段。
杨宏浩。资料图
在杨宏浩的观察中,2023年中国旅游住宿业经历着市场格局的重构、产业格局头部效应强化、产业链的重塑以及资产配置的优化这四大变革风潮。
提及产业链供应链,杨宏浩认为产业链供应链在重塑。随着本土酒店采购平台崛起,越来越多的酒店重视打造酒店产业供应链生态,以提升管理能力、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
杨宏浩强调,要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在于“补链、延链、建链、强链”。他建议,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采用秸秆材料代替塑料材质的牙刷和梳子,周期性进行供应商培训,并针对国家重点管控行业供应商进行碳排放管理。
数字化赋能以提升供应链弹性也至关重要。杨宏浩指出,供应链所涉及的每个环节都蕴藏着海量数据和复杂的管理规则,提升供应链的柔韧性和竞争力对企业数据基础、业主流程和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各项指标显示,疫情的阴霾已经散去,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首先,影响住宿业的两大市场——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恢复势头强劲,带动住宿业共同繁荣。杨宏浩介绍道,服务业是直接影响住宿业的商务市场,2023年1月至10月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上,其中2023年3月的商务活动指数达56.9,超出2019年同期的53.6。旅游业更是几乎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7万亿元,增长114.4%。
其次,总体来看,住宿和餐饮GDP自2017年起整体就呈上升趋势,而今年的GDP更是再创新高,今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分别为4511亿元、4661亿元和5553亿元。而且,今年第三季度住宿和餐饮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正向增长。
谈及行业未来的可持续性,杨宏浩判断,文旅行业可能迎来一个较好的发展阶段。他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做出判断,一是我国进入消费导向型经济;二是国内推行扩大内需战略;三是多项政策托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爬坡 重构 旅游住宿业韧性复苏——2023年旅游住宿业年终盘点
“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这是经历了风雨洗礼的旅游住宿业者在回顾2023年时发出的感叹。被压抑了许久的大众出行需求在这一年得以释放,酒店人和民宿主重新忙碌起来。许多业者依然清晰记得,再次看到酒店门庭若市时的激动心情,那句“我们今天满房了!”有的人等了3年。爬出谷底的这段路实属不易。
2023年,旅游住宿业者满怀喜悦。随着市场加快复苏,不少企业一改过去3年的颓势,迎来业绩上升期。“复苏、向上、扭转”是对他们这一年经营表现最精准的点评。看到旅游、商旅市场的需求回弹、消费增长,更多企业有了加速布局市场的底气。
2023年,利好政策不断,干劲十足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支持星级饭店等拓展经营范围,推动旅游住宿业转型升级。《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旅游企业发展。
2023年,挑战依然不小,商务和度假休闲需求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市场重构已经启动。“旅游特种兵”“城市漫游”成为市场新关键词,取悦新一代消费者变得更不容易。各酒店产权交易网站上挂出的转让信息,让人感叹疫情重创的痕迹依然还在。酒店对劳动力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面对这一切,“活下去,让‘身体’变强壮。”是绝大多数旅游住宿业者的想法。
2023年,旅游住宿市场更加热闹,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细分市场,曾鲜少被业界提起的青年旅舍再度走红;电商平台更加看重酒旅资源,涉足的“新人”多了起来,酒店的组合营销战正在升级中;酒店业主在翻牌、撤牌中,不断寻找可以持续盈利的新方法,这个过程中,本土酒店品牌和国际酒店品牌在市场百花齐放。
积极回应新需求、努力优化老供给、聚焦开拓新产品……2023年,为了紧紧抓住市场复苏带来的机遇,旅游住宿业者拼尽了全力。成果来之不易,启示更显珍贵。今天我们用9个关键词与业界共同回顾旅游住宿业的2023年,也带着对这一年的思考,走进2024年。
1.扭亏为盈成主调
酒店行业的恢复情况究竟如何?这是总结2023年时,很多业者会问的话。在很多业者看来,国内酒店集团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的消息是一个积极信号。不仅如此,锦江酒店、华住、首旅如家等国内酒店集团还收获了营收、净利双增的三季报,随之带动的是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ADR(已售客房平均房价)等经营指标赶超2019年同期。多数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国际酒店集团也在2023年的第三季度财报中着重提到,在大中华区的市场业绩持续恢复。其中,洲际酒店集团预测2023年整体入住率将恢复到2019年的96%。
对于这一态势,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国内旅游需求持续恢复的利好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暑期旅游市场的火爆,让酒店行业快速回血。在此背景下,各酒店集团在2023年各显其能,不断扩容消费场景,更好满足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加强收益管理,多措并举提升经营质量;全方位提升会员的黏着度和复购率……这些都是提升业绩的助推力。
不过,在第三季度经营指标中,锦江酒店、华住、首旅如家等国内酒店集团的出租率仍不及2019年同期。至于原因,多数业者判断,跟商旅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以及酒店数量增多,部分市场趋向供大于求有关。
虽然,各酒店集团的2023年第四季度报还未公布,但有业者预测,酒店行业的整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不过,当前阶段国内经济稳增长压力仍然不小、酒旅市场投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各酒店集团在保持乐观的同时需强化风险意识,灵活应对随时变化的市场环境,努力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均衡发展。
2.奏响育才最强音
比赛既是一种竞技方式、也是一种风貌展示。对于许多酒店行业从业者来说,2023年有一场比赛意义非同寻常。2023年3月29日至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总决赛在湖北武汉举办,来自全国31支代表队的123名选手同台竞技。这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第一次举办饭店行业全国性、专业性的赛事,时间跨度长、参与选手多、规格层次高。
在裁判眼中,参赛选手仿佛是清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酒店业发展的希望。
对于参赛者来说,这场比赛彰显了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行业的敬畏、对职业的坚守、对发展的信心、对未来的期许。他们将秉持“精于此道 以此为生”的精神,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工匠明星和服务标兵。
在业界看来,这场比赛奏响了星级饭店以赛兴业的最强音。
不为繁华易初心。长期以来,酒店行业因工作繁重辛苦令不少人望而却步,尤其是相关专业院校的学生。相关数据显示,这几年,受疫情影响,酒店行业员工的主动离职率较高。这次参赛的选手中有不少是从业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在这个行业越战越勇。“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让他们分外美丽。
赛后回到工作岗位,选手们很快从“参赛强手”转变为“实战能手”,并将大赛经验分享给更多同事与同行,让大赛精神持续“生根开花”。这场比赛也成为鼓舞更多从业者坚守工匠精神的动力源泉。
3.发展拐点已出现
比起“开店竞速”,眼下,“优化存量”是酒店管理者更加关注的话题。业界普遍认为,2023年是酒店业第二生命曲线的开启之年。行业开始积极探讨由增量到存量的转变途径与方法。
有业者将酒店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轨迹总结为高速增长、把量做大的第一生命曲线。随着行业完成了产品谱系的构建,酒店的第一生命曲线已达到了极限点。这几年,市场格局和消费需求都在发生改变,在新环境下,行业发展拐点随之出现——将质量发展放到第一位、实现存量的转型与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孵化出了第二生命曲线。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次革命性改变,需要有创新力的企业基于现有的产品技术、市场、组织和资源去探索。
2023年,已经有酒店走上了“专精特新”之路。“专”是专业的产品研发能力、专业的营销能力以及专业的酒店运营能力。“精”在于对数字技术的把控能力,运用数字化的工具实现全流程运营以及数据的洞察和优化。“特”即是特色,突出“三本主义”,围绕本城、本地、本店特色做服务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思考酒店如何与城市和周边挂钩。“新”是运用新场景、新技术,站在客人的视角,依靠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重新审视原有的内容,做到起于酒店而不止于酒店。而第二生命曲线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酒店当成目的地来运营的能力。业界认为,第二生命曲线是酒店业的一次重生机遇,更是酒店发展思维的进步。这是一个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酒店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行业可以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面对市场的挑战。
4.升级品牌“卷”市场
当酒店结构从“金字塔”型开始向“橄榄”型转变过渡,中端酒店市场也成为各酒店集团的主战场。2023年末,这个战场硝烟再起。华住集团发布旗下全季酒店5.0产品,瞄准中端酒店再升级。就在前两个月,亚朵、首旅如家等酒店集团也发布了旗下中端品牌的升级版,在服务、空间融合等方面进行升级。这个赛道变得越来越“卷”是多数业者的共同感受。毕竟,当有些酒店品牌的4.0版本还处在样板间的状态时,已经有人拿着5.0产品发力市场了。
为何都跑到这个赛道来“卷”?几位头部企业的负责人认为,中国酒店业未来主要会是以有限服务和精选服务酒店为主、租赁物业和加盟品牌相结合的商业发展模式。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到中端酒店有较为明显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众多酒店集团都用升级品牌来“卷”市场,有业者认为,这是消费端和投资端的共同作用。比如,消费者在选择酒店时,会更加注重酒店建造、改造的年份,倾向入住新酒店。投资市场则需要有更新更好的产品增加投资回报率。而酒店集团既想要获取消费者的芳心增加业绩,也想要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扩大市场份额,升级品牌是有效方法之一。
20年前,一个社会产品的迭代周期大约是10—20年。如今,酒店产品的迭代周期大概是30—36个月。在数字化不断延伸的今天,“变”成为常态。
如今,中端酒店的赛道迈入了比拼品牌、体验、规模、效率的阶段,而且竞争十分激烈。酒店唯有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情感价值,与投资人实现共赢,创造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能有更长期的发展。
5.房价上涨引争论
从五一假期到暑期再到双节假期,“酒店刺客”几度登上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对于“平时不到200元就能住一晚的酒店,假期却要花1000元”的现象,很多网友表示接受不了,随之还出现了“经济型酒店还经济吗?”的讨论。
相比上年,2023年,在旺盛的出行需求下,一到旅游旺季就会出现机票、餐饮价格上调,酒店房价也跟着涨的情况。在业界看来,对见到游客突然增多但房间有限,就动了大幅涨价增加收益念头的商家得治,但不能将合理的动态定价和“刺客”行为混为一谈。需求上升了,价格就会上涨,这是在商品交换中自然产生的。
酒店客房产品具有区别于常规产品的特征——今天卖不掉就过期了,明天又是一个新产品。所以,酒店价格高低是动态的指标,既有上涨、也有下降。
在几轮讨论中,业界认为,现在要深究的不是酒店该不该在旺季涨价,而是涨价幅度是否合理。如果客房价格上涨的幅度超出产品可提供的服务价值数倍,那就是坐地起价。
如何防止不合理的涨价行为出现?2023年,一些地方的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展开行动,在主要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对酒店价格进行重点监管,或对酒店客房市场价格实行价格报备。
事实上,用什么样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旺季时价格不合理波动的问题,市场仍在摸索中,通过一些措施来使得市场需求均衡化是一个关键点。有业者认为,提升非热点地区的旅游供给质量,实现旅游供求关系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均衡发展很关键。这两年走热的“反向旅游”“城市漫游”也给市场实现均衡发展带来启发。
6.电竞酒店更规范
电竞酒店终于走出了模糊地带。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出台了《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关于加强电竞酒店管理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规范要求。《通知》共15条,坚持包容审慎,坚持“小切口”,从明确底线、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协同监管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建立系列事中监管制度。
此前,总量已突破2万家的电竞酒店,频繁被业界提及,大家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接待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的问题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知》明确,专业电竞酒店和非专业电竞酒店的电竞房区域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将电竞酒店定义为通过设置电竞房向消费者提供电子竞技娱乐服务的新型住宿业态,包括所有客房均为电竞房的专业电竞酒店和利用部分客房开设电竞房区域的非专业电竞酒店。
《通知》下发后,各地连锁电竞酒店的管理者表示,他们第一时间研读通知内容,划重点、制定内部管理方案、向门店下达执行任务。“我们每周检查网络审计与图像采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我们加强了总部监察、暗访机制。”“我们每间电竞房的床位数均未超过6张,计算机数量和入住人员不会超过床位数。”“我们制定了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大部分连锁电竞酒店已经在全国门店执行《通知》要求。
在业者看来,任何新业态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追求“新颖、多样”的电竞酒店唯有走出管理模糊地带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1.高标定位谋发展
2023年2月1日,《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41648—2022)国家标准开始施行,对旅游民宿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国家标准旨在推进旅游民宿产品建设、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社会责任等良性发展,以有进有出的原则,对等级旅游民宿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其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引领性。
国家标准共有11个章节,详细规定了经营管理的条件、规模、安全、卫生、防疫、环保等各项要求,规范了建筑装修、客房设施、厨房与餐厅、公共休闲设施、布草间、消洗间、卫生间等建筑和设施的细化要求,明确了主人服务、日常接待服务、定制化服务和其他服务等要求,说明了旅游民宿等级划分条件和划分办法。
国家标准施行以来,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加快行动,对民宿开办程序、服务监管、法律责任进行良性规范,民宿业者也以此为准绳,提升民宿品质,加速开拓市场、优化产品,丰富民宿业态,从卖房间向卖空间、卖时间过渡。
民宿对于旅行者来说,是深入体验在地生活的良好载体,对于当地人来说,则是挖掘乡村价值、带动乡村发展的朝阳产业。当民宿从新兴业态发展成共富产业,更需要强有力的指引以及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支撑。
有业者这样评价,国家标准既有“紧箍咒”,又有向上的“路线图”,既为单体旅游民宿建设提供了风向标,又为地方主管部门提供了方法论。国家标准不仅为民宿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乡村民宿精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市场进入调整期
随着旅游市场持续复苏,这几年一直被民宿业界看重的高净值人群也因旅游市场的放开,更倾向于长线旅游,这对以城市周边乡村民宿为代表的微度假产品造成分流,城市周边乡村民宿也因此告别高价、爆满阶段,进入调整期。
在消费端,城郊民宿呈现出订单整体下降、消费意愿不强、预订周期缩短等现象;在供给端,存在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投资回收期变长、经营单一较难吸引客人等问题。有的民宿投资人前期并未对民宿风格、档次等进行精心规划,有的民宿布局、配套设施和装修细节不够专业,还有的民宿忽略了自身资源和优势盲目跟风,陷入发展困境。
2023年,这些民宿业者正在找突破口。有业者表示,民宿想要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环境的差异性、文化的独特性、生活的舒适性,至少要有一点能够“撩”到消费者。民宿融入乡村自然资源、农耕文化越多,根扎得越深,对城市客群越有吸引力,民宿的生命力也会更旺盛。
不少民宿业者开始通过创新让民宿的产品内容更具竞争力。有的民宿丰富客人的文化体验,设计出有趣的消费场景;有的民宿打造多样的产品业态,将民宿建成旅游目的地;有的民宿及时根据客人消费习惯对产品进行调整,把原本的包院产品拆分成独立客房,变换餐饮安排等。
城市周边乡村民宿运营不易。有业者判断,民宿发展过去10年靠的是风口,未来10年靠的是专业性、人才、品牌核心竞争力,民宿经营者需要做好迎接未来各种可能的准备。
3.组合营销战犹酣
2023年,民宿业者在营销方面更“卷”了。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多点发力,在私域流量运营上下足功夫,构建起营销的流量矩阵。
经过在各平台上的摸索,民宿业者总结出不少运营经验。比如,从流量转化率来看,短视频效果较好,话题方向更多元,容易讲出好故事;传统OTA平台的用户评价参考价值较高,可以直接产生订单;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种草”功能强,有一定的订单转化率,但平台直接成交率还有待提升。其实,无论选择何种平台,想要提高转化率的方式还是要从线下产品内容入手。找到民宿主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的连接点,民宿就会成为大家的聚集地。
在私域流量运营方面,有民宿业者概括了私域运营的“七龙珠”,即公众号、朋友圈、视频号、1V1私聊、社群、运营、直播,让民宿中所有运营人员都加入流量矩阵、积极发布内容,实现循环导流。
还有不少民宿参与了双十一等大促,在传统套餐营销基础上聚焦年轻人的兴趣圈层,用内容营销扩大品牌声量,以求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推流”机会,让民宿的曝光量持续增长。
民宿业者意识到,想要做好营销离不开借助热点话题和热门事件的发酵。而在此过程中,做好长期营销规划也很关键,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定位细分人群,拓展消费内容,推出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热度褪去后也能保持民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有业者认为,想要实现民宿内容的“裂变式”推广,不仅需要民宿自身生产出有品质、有亮点的创意内容,也需要激发客人主动拍摄和分享的意愿,带动口碑营销。为此,民宿需要站在客人视角,根据客人需求及时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作者:中国旅游报首席记者 王玮 记者 唐伯侬;编辑: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