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查询)
拉萨市城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开拓着未来。而文化只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才能推动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其对社会和经济的促进作用……”日前,在拉萨市城关区检察院三楼会议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正在进行。
原来,受城关区邀请,拉萨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尕藏才旦就《城关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向城关区相关领导,以及各乡、街道、 区直各部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间艺术团等主要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100余人进行专题讲座。
在这次讲座上,尕藏才旦结合大量城关区文化产业案例,深层次、全方位地分析了城关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当前形势,对城关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解读。
优势集聚——
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厚底子”
的朝拜者,刻着经文的转经筒,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湛蓝如洗的天空,神秘而深厚的宗教文化,纯净而原始的自然风景,以及被众多背包客盛赞为“净化心灵”的城市力量,近年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拉萨。
而位于拉萨市核心城区的城关区,更是各种资源的聚集地。这里除了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八廓街等,还有区属不可移动文物21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以及藏历新年、雪顿节、沐浴节(嘎玛堆巴)、望果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和藏戏、谐钦、囊玛、堆谐、阿谐、果谐、锅庄等民族民间艺术。
科学规划——
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撑竿跳”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也是城市的形和体。城关区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底蕴深厚,可以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充沛的活力。
据了解,自去年11月开始,城关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就已经开始与有关专家就城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思路、前期摸底调查等事项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另外制作了《拉萨市城关区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和《拉萨市城关区文化经营单位(企业)调查表》,并向各乡、街道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区文化产业摸底调查统计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各乡、街道辖区内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需要重点扶持的文化经营单位及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同时,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等形式,对全区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了解。
“文化是城关区重要的特质和资源,要充分利用独具高原特色的历史文化,重点培育壮大民族工艺品等产业,并积极营造内化心灵、外化言行、凝神聚力的文化环境,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提升城市软实力。”作为编制小组负责人的尕藏才旦亲自到许多点进行调研,并反复地进行比较、论证。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前期的认真摸底科学规划。”尕藏才旦强调到。
政策引领——
文化软实力凝聚发展“新磁场”
“经济工作做到极处,就是做文化。文化工作做到实处,就是做经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多年的尕藏才旦对此深有感触。
据了解,城关区此次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区”和“文化兴市”的发展目标,以市场化、特色化、品质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战略,最终实现骨干龙头企业“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惠民”的发展目标。
“其中,2014-2015年为全面启动阶段。正式出台城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城关区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完成产业布局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详细规划。2015-2020年为重点推进阶段。将启动3-5个大型文化项目工程建设,建成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争取引进文化产业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50亿元以上,拥有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集聚区)4-5个,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企业6-8个,市场认可的特色文化产品10个(种)以上。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城关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尕藏才旦告诉记者。
【专题专栏】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旅游资源普查的决策部署,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家底,提高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以精准的靶向推进文旅强省建设,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实施了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科学搭建省级平台。印发了《关于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先后完成《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手册》编制,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技术支撑队伍,研发并上线了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野外数据采集APP,完成了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系统普查数据采集、产品设计、业务应用、在线普查、普查动态、普查反馈等模块的全部设计研发,组建了全省旅游资源普查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参与工作开展。
有序指导任务推进。继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培训会议后,各市(州)、县(区)分别结合工作实际编制了具体工作方案,白银、庆阳、临夏以市(州)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实施;成立了以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自然资源、林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普查工作机构;省厅推动、专家指导、技术团队培训,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州)实现了市级层面普查动员和县级层面专业培训全覆盖。
有效实施资源普查。自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省级团队实地蹲点指导,初步完成了23个亚类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样表)编制;各市(州)结合旅游资源实际情况,积极对接技术支撑,编制普查预目录,已有10个市(州)正在开展对各县区旅游资源预目录的审核工作,酒泉市、陇南市通过阳光采购平台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了市级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支撑单位;甘肃省旅游资源普查综合管理系统已完成云门户,普查一张图,旅游资源普查运维管理系统的研发,旅游资源普查数据管理系统,普查数据采集APP已经投入使用,根据运行结果和反馈意见,更新资源普查数据采集APP及数据管理系统10余次,对接各市(州)、县(区)文旅部门进一步确认了旅游资源普查账号并强化了安全防范和管理。
静海区政协关于征集静海文化旅游资源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在静海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提出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区政协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现面向全区征集文化旅游资源,为助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献计出力。
一、活动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我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认真履行政协职能,通过广泛征集,搜集整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摸清我区旅游资源底数,掌握实际情况,为加快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资政参考。
二、征集内容
静海区域内自然存在或已经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景点或项目;具有历史文化意义或现代文化旅游开发价值,需要建设、打造的景点或项目。主要包括:
(一)自然风情类
我区范围内以“绿色”为基调,以“生态”为主题,林、泉、河、湖等具有欣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带。以赏花、踏青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观赏区域。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洼淀湿地、苇荡草甸、郊野公园等。
(二)现代产业类
以现代都市农业为主题,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采摘垂钓、农耕体验、农产品展示销售等功能的生态园、农家院、民宿区等。以工业旅游为主题,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循环经济、健康产业、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或新兴产业的规划展厅、实验示范基地、高科技研发基地、现化代生产车间等。具有参观欣赏价值的动漫、音像、传媒、表演艺术、工艺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创意产业。
(三)特色村镇类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显著的镇村。乐器、自行车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专业镇村或园区。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村街。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突出,获得全国荣誉称号或入选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的村街等。
(四)历史古迹类
分布在静海区域内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车站、桥梁、水利工程、消防水会、古院落等历史古迹。百年以上古树。具有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历史名人生活过的场所。以大运河为主线,记载运河历史文化,体现沿岸文脉传承和风土人情的博物场馆。在我区范围内传承久远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和动人故事等。
(五)文化非遗类
充分展示静海“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魅力,体现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成就,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学艺术场馆。分布在各乡镇的有特色和规模的“文化大院”。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名人纪念馆。在本区域内举办的国家级各类比赛和艺术节。传承静海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民间花会、传统技艺、民俗活动、节庆活动、治渔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传统美食类
在静海乃至京津冀地区知名度较高的土特产品,继承传统风味、发展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荟萃我区及全国各地知名小吃、名优菜品的大型饮食经营场所。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称谓的传统名品等。
(七)红色教育类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游乐园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各类纪念馆。津南支队等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静海的活动。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抗战堡垒户的故事等。
三、参加范围
各乡镇、园区、区直部门,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群众。
四、报送要求
围绕以上文化旅游资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搜集和整理,并填写《静海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附后)。1.已经存在或建成的景点项目,重点介绍其现状、发展情况、运营情况,今后扩大发展规模或增上新项目等情况。2.需要建设或打造的景点项目,重点介绍该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背景,开发意义、建设规划、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等。
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搜集该项目的历史图片资料,拍摄现存景物的影像资料。以图文并茂形式反映这一文化旅游资源。
请报送单位或个人将调查表报区政协专委二办。投稿截止时间:2018年9月30日。
五、评选表彰
区政协将聘请专家教授及本区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对所征集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审,评出不同类别的优秀项目。适时召开工作总结会,对优秀组织单位、获奖项目的推荐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联 系 人:强 夕
联系电话:68618015 68615977
电子邮箱:jhzxwsw2018@163.com
区政协办公室
201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