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定义

首页 > 旅游 > 攻略 > 正文

什么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定义

兰世立评新东方旅游产品:根本不懂什么是旅游

凤凰网财经讯 2月28日,第二届长白山论坛如期而至,并继续于东北地标-长白山之巅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序章”。本届论坛以“东方欲晓 蓄势新生”为主题,由凤凰网财经、凤凰网旅游主办,东北证券协办。共话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东北振兴的新篇章等议题,深入分析、探讨和展望生机盎然的2024。

中国旅游论坛主席、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兰世立此次论坛上谈到了“新东方”的文旅产业,兰世立指出,新东方最近推出旅游产品的性价比都不太高,(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旅游。“旅游是要好的性价比,有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初级市场没错,但是要让大家游得起,愿意游。”

“我们国家今天讲旅游经济也好,讲地方经济也好,很重要的一点在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该行业的市场主体。比如我们今天能在长白山开论坛是有一个万达,一个王健林,建设这么漂亮的度假区,有这么好的五星级酒店,有这么好的滑雪赛道,那还不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主体,我们今天才有机会从全国各地到这儿来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我觉得旅游行业不是简单的吃住行游购娱几大要素的整合,这个整合是要靠一个企业来把它进行全面的整合。”兰世立说。

旅游:跟团游新产品规划——产品战略

编辑导读:随着现代人消费理念的升级,旅游成为了大多数人休闲娱乐的选择,近些年旅游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但是一个完美的产品都是不断打磨而成的,如果从头开始打造一款新的跟团游产品,该怎么做?本文作者依据自己工作实践,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定义

看了刘润老师的“刘润对话小马宋:到底什么是战略?”一文,比对了当时进行供应商培训时的所作的课程PPT,颇有感触。以下既是对之前一段工作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之前思考的重新整理。

这次主要说的是跟团新产品规划,对于产品的战略规划。当业务开展到一定阶段,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一方面,是要进行旧业务的升级优化,另一方面则是新业务的开拓。当旅行社原有的线路以及到达瓶颈,需要新增线路时,应当考虑哪些战略问题呢?以下从市场选择,竞争策略,业务模式和供应链三方面阐述。

市场选择取决于两方面,一,市场规模,选择哪块市场,面向什么客群。二、自身优势,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企业成长的空间,但想要获取利润,则要看市场竞争的成败。

市场规模,从客群分,可以按地缘,本地属性,外地属性,即本地人的周边游,外地到本地的旅游。本地还可以细分年龄儿童(亲子),少年(游学),青壮年(户外,度假),老年(休闲,疗养)。既要看市场的存量,还要看近几年的增长情况和行业潜力。目前来看,异地场景的传统旅游已经逐渐衰落,而本地亲子,户外旅游市场方兴未艾,目前还没有长出头部企业。

相对于市场规模,自身优势的分析更为重要,利益的大头永远属于市场竞争的胜利者,二八定律一直存在。掌握先机能先走两步,走的更远还看自身资源。新业务的开拓,必须结合自身优势。

当时我们把旅行社的能力分为三类,资源掌控力,店铺运营力,产品创新力。最佳是三力结合,而排在最前的是资源,颇有些无奈,却也是现状。这就对后两者提出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时,尽量选择避开硬实力,开发软实力。

旅游行业,尤其是跟团游,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能力,核心就是导游。虽然讲的是产品设计开发,还是讲一些题外话,旅游社必须注重导游团队的培养和建设。

波特讲的三大竞争策略,包括: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专一化战略(focus),差别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总成本领先,一方面是资源优势,自有车队,委培导游,景区协议价,自有餐厅,这些都是传统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是运营优势,更低的采购成本,运营成本。线上办公,更高效的旅行社管理系统都是一种运营上的优势。

目前的旅行社采购,很多还是沉在线下,难以降低成本。而自有车队,餐厅,委培导游又有太高的资源要求,旅行社管理系统是一个比较好的控制成本方向 。即便不能做的全局的客户管理,系统化接待流程,哪怕只是实现对OTA的订单,产品对接,过程固然痛苦,带来的效益却是长久的。

专一化战略,聚焦某一类用户,某一区域,比如旅游专线商,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下,一家独大。一方面可能是市场规模小,无法支撑两家,另一方面有可能是足够聚焦,形成的采购优势。除了历史的专线商的目的地聚焦,聚焦新的客群,如亲子,户外,也是一种专一化战略的方向。

差异化战略,实际上,之前的几轮培训,所讲的基本是围绕产品的差异化,差异化产品的开发。旅游产品,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跟团旅游往往伴随人的转移。依托人的服务,本身是非标的,同时还受大量外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游客的需求也在日益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打卡式旅游,交通方式,预定渠道的变化让自由行越发的便利。越发狭小的市场下,大量的同质化竞争。无论是因时还是因势,旅行社都必须做出改变。实现差异化,核心在,找到有顾客价值的差异,使差异能被顾客感知,再被模仿的情况下,保持差异。

确认市场以及竞争策略后,需要结合供应链来选择业务模式。跟团游行业,抛开通过购物,优惠退票所获取的利润外,本身的利润其实很薄,而且涉及到的关联企业众多。车队,景区,餐厅,酒店,供应关系负责。酒店有包房数量,旺季库存,景区有年接待人数,餐厅有瞬时接待数。进行新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到供应链的稳定性,模式的复制和放大。

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旅行社一直在接触和运作的,模式的复制和放大往往被人忽略。

选择一种创新模式,所设计的创新资源,是否有接待限制,选择在餐上进行创新,餐厅能否接待团队,能同时接待多少人。选择车辆创新,是否有所需资源,资源的供给情况如何。为了自身的放大,以及应对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有备选资源,为了避免被快速模仿,又要把控或者选择一些相对特殊的资源。在自身的放大和减缓他人复制上要寻求均衡。

对于资源的利用要考虑放弃的成本,资源是优先的,比如导游,同一时间只能带一个团,那么如果你选择让他带16人的小团,就不能带50人的小团。

使用某一资源时,除了支出的成本,还必须考虑放弃的成本。当然,资源的重复使用,高效配置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当时进行了三轮培训,针对玩乐商家,主讲一日游产品的升级。第一轮第二轮对国内,第三轮对海外。大的思想是对现有的一日游产品进行升级,以期形成产品的差异化,摆脱商家及平台间的直接价格竞争,获取更高利润。

培训的内容上,第一轮,是在17年提出产品升级的观点上的展开,总结了一些硬件上升级的方法和基于六西格玛的流程优化。第二轮,个人期望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增加了对新产品设计的战略思考,基于目的地,用户,供应商等多维度。以及未能成行的第四轮,基于峰终定律进行行程体验的设计。

现在回顾当时的培训,庆幸不曾出现逻辑上的错误,传递错误的思想,也反思了几个问题:

第一是执行流程,缺少了前期的沟通和后期的反馈,没能形成交流的闭环,单靠现场的一次交流,显然保证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更何况,初期几场还未对到场人员身份做限制;

第二,内容,在战略和战术上反复横跳,这一方面是自身对于战略设计,战术执行的认知不足,以及逻辑思考上的混乱。

今天的文章,借小马宋老师对战略思考的结构,对当时的思考重新整理,希望能略微弥补当时的不足带来的错误。

其实上升到战略,单讲跟团游是不够的,应该出现更多的产品形态,自由行,单项小品类等等。不过,还是命名为跟团游吧,虽然更想叫一日游。

本文由 @宾果漫游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用文化和科技创意开发旅游必需商品 | 旅游商品系列谈

现代旅游业和传统旅游业最大的不同是,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已融入现代旅游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现代旅游业中的旅游商品,不仅是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潜力最大的领域,也是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唯一可以继续无限量消费、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持续收入的领域。旅游商品在游客旅游过程中,主要服务于旅游消费市场;而在游客行程结束后,则服务于全社会的消费市场。因此,在旅游商品开发时需要有意识地将居民消费市场和旅游消费市场一同考虑,才能开发出既适合旅游者在旅游时购买,又适合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购买的旅游商品。

从社会生活需求角度,旅游商品可分为旅游必需商品和旅游可需商品。旅游必需商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旅游可需商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物品。

从企业角度看旅游必需商品和旅游可需商品时就会发现,即使某种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但消费者未必购买某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此时的生活必需品,对这家企业而言就成了可需品。

企业要想把可需品打造成旅游必需商品,在开发阶段需要遵循五大原则。

首先是目标原则。要紧紧扣住旅游商品区别于旅游业其他领域的最大特点,开发出既能让旅游者在旅游中购买,又能让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继续消费的旅游商品。最大限度地体现旅游商品丰富旅游市场、发展经济、增加当地就业和收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的。

其次是创意原则。优秀的旅游商品在开发时就要融入市场营销理念。要从具体商品行业的专业角度,遵循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的原则,用提高消费者购买欲的营销理念开发旅游商品创意。在形成市场创意后,再用科学和美学等专业设计,开发出人见人需的旅游必需商品。市场创意开发能将企业角度的旅游可需商品转化成旅游必需商品。不重视市场创意,片面追求设计,以设计代替创意,将难出爆款。

第三是文化原则。承载文化的旅游商品需要有足够的销量,否则旅游商品的文化传播就是忽悠人的空话、大话。在旅游商品开发时,实现从旅游可需商品领域进入旅游必需商品领域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用文化赋能。使生活产品文化化,使文化产品生活化,才有可能将旅游可需商品提升为旅游必需商品。

此外还有科技原则。不断提升的消费市场,要求旅游商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从材料、工艺、设备、技术、渠道等方面不断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在旅游商品开发时,实现从可需品领域进入旅游必需商品领域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用科技加持。使生活产品科技化,使科技产品生活化,才能让旅游可需商品成为旅游必需商品。

最后是持续原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不断提升。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企业而言,今天热销的旅游必需商品,明天也许就会变为旅游可需商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赶上人们不断变化的需要。

以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抗摔金属保温杯为例:抗摔的金属保温杯是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在很多企业都生产单层金属保温杯的时代,对游客而言,单层金属保温杯就是赴一地旅游时的可需商品。当某企业最先推出双层抽真空金属保温杯时,这家企业的保温杯便成为赴当地旅游游客喜爱的必需商品。之后很多企业纷纷推出双层抽真空金属保温杯,这种保温杯又从必需品变为可需品。若有企业恰在此时推出了富有不同文化符号的双层抽真空金属保温杯,则此保温杯又一跃成为了必需品。随后大批企业跟风推出带有文化符号的双层抽真空金属保温杯,这种保温杯就又从必需品变为了可需品。后续又有企业用新科技开发出能够显示水温、调整水温、抗酸碱新材料抗摔金属保温杯......当科技、文化被不断创新利用,人们对 没好生活的感受也在产品的持续创新中不断提升。

从食品、茶、酒到工艺品、服装、鞋帽,从化妆品、首饰、玩具到电子电器、个人轻型装备、宠物用品等众多行业,旅游商品领域无不与人们美好生活密切相关。开发旅游必需商品应该是每个企业的愿望,加之各种网上交易平台和现代物流网络的助力支撑,期盼未来,更多旅游必需商品成为游客消费的爆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