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动态_国际教育会议
本报讯(实习生 朱晨菲 记者 崔斌斌 通讯员 岑逸飞) 5月22日,清华附中国际部15周年庆典暨国际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多位嘉宾表示,新形势下要真正办好国际教育,就要坚持创新与面向未来。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国际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表示,国际教育有利于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中国的国际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教育是中国常规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具体体现。”稻香湖学校校长、清澜山学校理事长王殿军认为,“国际教育能规避一些传统教育的弊端,增加教育的丰富度和可选择性。国际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化杰出人才,还为本土教育改革提供了国际借鉴的机会和平台。”
因此,怎样才能真正办好、办出有实际影响力的国际教育,使国际教育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许多嘉宾关注的话题。清华附中校长、清华附中国际部校长方妍表示,“一方面要重视研究国际教育应该向中国的基础教育学什么,另一方面国际教育的存在是一所学校的教育视野问题,要把一所学校办得更好,就要在国际化的坐标体系当中开放,如果封闭起来孤芳自赏,只会不断退步。”
提到国际教育,似乎绕不开创新与未来教育的话题。方妍表示:“创新往往被理解成颠覆性的,但涉及教育的创新却要有耐心,因为它关乎人的成长……教育创新首先要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上下硬功夫,而不是在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上折腾。”
“教育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和学习模式的创新,更是观念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变化比不变要快,变化才是未来。”清华附中国际部执行校长朱莹表示。
关于未来教育,方妍认为,未来已来,它并不是简单的时间意义上要去奔赴的概念,“当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已在未来的基因里。我们对教育本质的东西抓得越准,实践得越坚定,未来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不过,伴随着疫情和我国民办学校新政策的出台,我国国际学校数量近年来增幅减缓,同时亦面临许多挑战。王殿军表示,国际学校在本土化过程中方向发生偏差,本土教育的一些“顽瘴痼疾”在个别国际学校和机构中有蔓延的苗头,比如个别学校和机构片面追求考试成绩,“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简单照搬国外课程体系。此外,国际教育缺乏统一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个别学校和机构出现跨红线、越底线行为,为学校带来安全风险。一些国际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也存在问题。但同时,许多学校在不断探索更为科学的国际教育。
据朱莹介绍,清华附中国际部自200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基因的中西融合的国际教育,培养根植于中国文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国际化杰出人才;打造自己的课程体系,形成服务于学生兴趣的20多门AP课程,尤其重视中国语言文化教育;15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在世界各大顶尖院校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未来,学校会继续与国际接轨,推行混合学习模式,使得教育国际化、绿色化。”朱莹说。
此次论坛还设置了多个平行分论坛,涵盖学生眼中的未来教育、国际学校中文课程的变与不变、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学校文化建设、AI与教育的融合创新等话题。同时有两场学校特色项目展示:清华附中国际部学生独立研究项目和跨学科项目展示。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2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