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感悟,有话好好说谈感悟

首页 > 教育 > 考试信息 > 正文

谈教育感悟,有话好好说谈感悟

教育是什么? 有人说教育是爱;有人说教育是尊重。对于教育,相信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谈教育感悟,有话好好说谈感悟

这本《教育的本质》,道出了作者的观点。

作者陈钱林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者,他是全国知名校长,长三角第七届最具影响力校长。同时他还是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先后把自己的龙凤胎送进世界名校读博士。他的教育文章在全国很有影响力。陈钱林从事教育30多年,做校长近20年,他一直在追寻教育的本质。

这本书是作者的实践成果,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也非常适合家长们阅读。阅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我们父母在教育中,最容易犯的误区,也会发现我们在教育中还欠缺的地方,让我们不断深入了解教育,给孩子真正好的教育。

我从这本书中总结了作者揭示的三个教育真相,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于人格,我们熟知的是心理学上把人格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类。这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也是最早的人格分类之一。

陈钱林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提出横坐标为人格基础,包括自然属性的健康,社会属性的美丽、成功,精神属性的智慧、幸福;纵坐标为独立人格。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陈校长认为,最重要的人格基础是习惯。

有教育家把好习惯比喻为银行存款,可以让人一辈子享受利息。

作者告诉我们,幼儿阶段是习惯教育的黄金期,要是等到青春期再抓习惯养成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于事无补。

那么,该抓什么习惯呢?《教育的本质》一书中,作者从三个方面、详细告诉我们:

一是健康习惯,如卫生习惯、饮食均衡习惯、运动习惯、作息规律习惯、保护视力习惯等。

二是做人习惯,如自信习惯、感恩习惯、自理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

三是学习习惯,如听说读写习惯、探究习惯、思考习惯、勤奋好学习惯、自学习惯等。

其实,这些习惯背后隐藏的是规则意识,培养的是良好品行。

纪录片《镜子》这部纪录片记述了三位问题少年与他们的家庭。

14岁的泽清酷爱下军棋,动辄对妈妈又打又骂;16岁的贾明辍学两个月,沉迷网络,以自杀威胁父母;17岁的张钊放弃高考,与女友住在家里,却把父母赶出家门。

这部纪录片令人感到心惊,也令人陷入沉思:为什么父母倾尽全力,换来的却是破裂亲子关系?

阅读这本书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这些孩子都有共同的特征——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良好的习惯。这些孩子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良好的健康习惯、做人习惯。

习惯的坍塌,就导致品行的坍塌,最后导致孩子的人生混乱不堪。

孩子的教育,以表扬与奖励为主,但也不能忽视了批评与惩罚。

教育,要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自然人具有动物的本性。一些孩子从小家庭教育欠缺,习惯极差,甚至道德品质相当恶劣,在班集体中不断地捣乱。孩子如果犯了大错,没有恰当的惩罚,是不负责任的,有可能会死孩子,违法甚至犯罪的深渊。

从教育规律分析,惩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艺术。

尽管这样,在学校许多老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一怕学生受不了,二怕家长不舒服,还怕出了问题后受到不公平处理。

再看看某则新闻报道,一家长不准孩子看手机没收起来,一转身小孩就跳楼自杀。还有是家长才多说几句,孩子就离家出走了。

我们看到不少家长在家里要么不敢惩罚自己的孩子,要么是舍不得去惩罚。

究其原因,是我们对“惩罚”理解有误,认知错误,行动也就出了偏差,教育的结果适得其反。

作者就设计了“星卡”作为奖惩教育的方式。“黄星卡”表示惩罚,“绿星卡”表示奖励。

如何使用呢?作者特别指出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第一,是先有奖励,再有惩罚,体现奖惩并用。

第二,使用“黄星卡”一周内必须重新处理。惩罚不是目的,是手段。

第三,惩罚要慎用。切忌武断、讲过头话。有可能的话在惩罚前听听孩子的意见。

第四,惩罚要有明确的目的。切忌为解一时之气。

第五,要让孩子多一些情绪体验。

最后,禁止体罚。

“星卡”教育方式对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很有启发,家庭中可以使用“代币制”,平时家长会赋予自己孩子一些权益,如果违反规则,就取消看漫画、游戏、出行玩等权益来进行惩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惩罚,是培养孩子耐挫力的好办法。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他最终爱上了这个雕像,向神灵祈求:让雕像拥有生命。后来,爱神被他的执着所打动,最终把它变成了活生生的人。

这个故事揭示了期望的效果有多么强大。

可是,现实中运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有效运用期望效应的?

陈钱林的女儿读小学六年级时,参加学校奥数比赛,获女生组第一名。这时陈钱林表扬女儿说,爸爸只知道你作文好,想不到你数学也有天赋。接着又期望地说,平时你喜欢看课外书,好像以文科类为主,是否也看些理科方面的书。他的女儿听后答应试试看。于是陈钱林和儿子分别推荐了一些理科类书给女儿,可是女儿说不喜欢。最后,陈钱林带领女儿去新华书店买了她自己喜欢的书。在这样的引导下,女儿开始了理科类书籍的阅读。

这就是陈钱林原创的有名的“赏识——期望——引导”模式。 赏识是表扬,期望是让孩子有明确目标,引导是帮助孩子实现目标。我们大多时候对孩子说“”你真棒”,但缺乏期望目标,这样孩子容易处于迷茫状态,且对于年龄大的孩子,赏识往往不起作用的。期望是有目标的赏识,但又缺少行动方向。所以只采用其一的方式,效果自然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

这个模式不复杂,比如,先对孩子表扬,肯定优点。孩子自然会高兴。然后,与孩子聊聊,提出期望目标。之后,不断引导。等孩子有了进步时,再及时给予赏识,让孩子体验成功感,从而刺激产生新的螺旋上升的教育循环。 陈校长认为,“赏识—期望—引导”模式更有效。赏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期望是为了明确学生的目标,引导是为了打通目标实现的路径。

教育的本质 ¥44.66 购买

《教育的本质》是一本经验之书,不是一本理论之书。

作者从教育工作与育儿经验入手,展示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值得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育者仔细研读。你会获得更广阔的未来视角来审视当下的教育行为。

欢迎关注@以书话人生,经典好书,与君共读。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