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维教育—评测学智能教育怎么样

首页 > 教育 > 图画校园 > 正文

准维教育—评测学智能教育怎么样

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新的历史节点上的一个重要科学论断,为许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方法论指引。在以上三者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已成为各方的普遍共识。教育可以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助推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开辟新的发展境界。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连接科技、人才和创新等多方面要素的关键纽带。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能够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吸引和培养国际人才,加强与全球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能提升国内教育水平,还能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高质量教育体系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当前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系统和教育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对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关联作了清晰的阐释。而在其中,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逻辑起点:提升人才质量,以教育发展推动国家建设。教育作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承担着多重角色。一方面,教育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文化再生产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传承和丰富社会的价值规范。通过教育,人们不仅获得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德性的养成,成为具备现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公民。

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功能更加关键和复杂。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全球视野。这些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还能够推动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进步。高质量的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手段,也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关键。通过培养各行各业的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事业将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唯有如此,中国才能更好地适应持续迭代的科技变革和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

教育推动强国建设的历史经验。近代以来,教育在人类变革和国家富强进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范本,欧美国家通过高等教育中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措施,为工业革命和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19世纪,德国和法国的大学率先采用了这种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例如,德国的洪堡大学以“自由探索与创新”著称,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统一,通过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动了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法国建立了以培养社会管理者、工程师等高端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大学校”(Grande école)体系,通过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并在国家的各个关键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法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文化繁荣。从19世纪后半叶至二战时期,美国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这段时间,美国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培养了大批工程师、科学家和管理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高水平大学为美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特别是诸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许多后起发达国家也以老牌工业化国家为师,在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中,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成功经验。许多国家目前仍积极致力于一流大学建设,如澳大利亚的G8联盟、日本的全球顶尖大学项目、韩国的BK21+计划和WCU计划(赵安明等,2023)。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1985年颁布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上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进步,国际影响力亦大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2016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使中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续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

现实需求:推动社会变革,应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育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互动场域,个体通过学习、竞争和合作来获取社会地位和资源,从而维持社会流动与发展。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教育不再仅仅是公民个体的事务,而是已成为国家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个体层面,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维持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而且可以增强社会活力和凝聚力,推动整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中国当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学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不足、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宏观政策调控和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在国家层面,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兴起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教育体系必须灵活应对这些变化,培养学生在新兴科技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加快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卡脑子”难题,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全球化使得知识和技能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要求教育系统顺应国际潮流,更好地发挥对国家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教育体系需要有效整合和应用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提升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紧迫任务。在当今条件下,必须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科教兴国与教育开放:构建教育“双循环”发展格局

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指出,战略制定的本质是应对竞争。他强调组织要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中,通过识别和应对各种竞争力量来制定有效战略的必要性。同样,建设教育强国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也需要优化和协调内外部环境。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中国教育的活力和水平。科教兴国与教育开放两大战略则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中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守正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认为,创新是系统内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其中高等教育直接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科技进步驱动经济发展并提升教育水平,助力人才成长;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直接支撑着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运用。以上三者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因此,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关联性,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统筹协调,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的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深化了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的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与科技的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科技作为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还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构建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和学习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教育的效果和公平性。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教育进步提供了更多工具和方法,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才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在未来的教育变革中,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在课程、师资、制度、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还需要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三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的结合,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开放共赢: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和贡献度。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提升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有影响力的教育大国,中国亟须在国际教育参与方面达到更高水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贡献度。因此,进一步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尤为关键。为此,我们应积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战略,充分汲取全球资源,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方面,应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扶持和资源供给,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教育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例如,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科研和学术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人才培养和文明融合作出贡献,推动全球教育体系更加包容、和谐。为达此目的,首先要进一步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国际学生。通过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增进青年一代的相互交流、理解与交融,使中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中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产品。其次,要推动中国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标准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应用,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例如,与国际教育组织合作,推动中国教育标准的国际认证和推广,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吸引力。再次,通过筹办国际会议、论坛及合作项目等形式,增进国内外人员交流、制度互鉴、资源整合及深度合作,可有效提升中国高校的贡献度。

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对外开放,中国可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升中国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引擎作用

诚如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所言,高等教育机构(如大学、学院、研究所等)不仅是教育培训的场所,更是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中心。这些机构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多样的功能,其复杂性源自在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方面的多重角色,以及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高校始终被视为将教育、人才和知识统一起来的重要阵地。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是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我国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高校应在拔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自觉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提升政治站位,继续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高校在立德树人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不断贡献新知、引领变革、培育未来领袖人才的中枢机构,高校需要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政治站位,高质量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更好地承担其历史使命。

首先,高校要清晰认知其在国家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来。高校是创造新知、培育新人、营造新风的策源地,汇聚着一代又一代时代英才,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输送优秀人才。因此,高校的办学质量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发展高度、今后科技的发展水平、国家的未来。为此,高校有必要积极统筹各种资源,参与并引领社会变革,根据国家的长远发展积极谋划各项事业发展,将高校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结在一起。当前,高校尤其迫切需要有意识地参与到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中来,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在重大任务中提升综合能力,贡献更多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作出更大的思想贡献和政策贡献。其次,高校应在青年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有组织有目标的人才培养。为此,高校要进一步注重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实质性地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高校在培养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社会实习等方式,高校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其关爱民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这不仅是高校自身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校服务社会、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契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应着力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直接助力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通过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有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战略型领军人才和各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高校还应勇于担当,利用自身特有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领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国家间交流,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高校应进一步提升站位,加强思想引领,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新境界,为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继续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高校创新机制。高校在组织上的显著特性,使其能够聚集大批优秀青年和不同类型的学科,这使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19世纪初,威廉·冯特·洪堡以“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缔造了柏林大学,使科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陈洪捷,2017)。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背景下,创新作为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在这一进程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尤为关键。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依赖于科研成果和前沿理论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科研工作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机制,使学科布局、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优势相互转化、彼此滋养。具体而言,这一机制不仅包括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还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从中体悟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为达此目的,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推动教师和学生在跨领域合作中进行深度交流与知识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知识生产迭代升级,积极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研设施和研究成果的开放共享,惠及整个知识共同体。此外,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创新竞赛等活动,营造支持创新的校园文化,激发师生的学术热情和创造力,进一步推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和共同发展。唯有如此,高校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变革,增强其在全球化和科技变革中的竞争力。

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高校日益成为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其治理的难度也与日俱增。多元巨型大学的有效治理已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面临的巨大挑战。高校的良好运行依赖于有效治理,而高校治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效能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为今之计,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继续积极开展探索。

第一,要继续分类推进高校改革。通过明确各类高校的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高校根据各自情况和愿景实现个性发展,追求卓越、办出特色。这种个性发展的进路,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能,提升各高校的办学实效和服务能力,也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生态更丰富、更合理、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第二,在教育模式方面,高校应构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国际学术前沿和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得到充分的历练,为日后担当大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在知识生产和学科布局层面,有必要自觉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动态调整学科布局,超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要进一步重视原始创新,建立跨学科的合作机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深度交流与合作,培育更多的知识增长点,始终保持知识系统的活力和服务能力。第四,高校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和平台机构,确保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广泛应用。产学研结合是推动创新的有效机制,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和研究中心,促进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升级。第五,要继续深化评价体系改革。评价体制是指挥棒,是资源配置的判准,也是高校治理体系建设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继续攻坚克难,切实破除“五唯”倾向,探索建立综合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完善代表作制度,切实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为其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要注重分层分类评价,对基础研究实行过程性评价和长周期考核,为长线的深度研究及原始创新营造更友善的环境。另外,还须完善监督和反馈机制,对学术失范现象严肃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乐其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高校实现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用,这也将极大地助力于“双一流”建设。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紧密结合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内培外引”的国际交流体系,明确目标和标准,引导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定位有序推进国际化进程。

第一,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深入系统地研究国际成功的教育和科研经验,并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加以吸收和引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第二,要立足国情,全球揽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邀请外国知名学者来华任职或合作研究。这将有助于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第三,要加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推动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促进国内高校与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支持跨国科研项目,鼓励优秀学者出国访学和深造,促进思想交流和成果互鉴。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形式,促进学术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全球教育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第四,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参与,积极加入各类国际教育文化组织和学术文化活动,提升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地位,更好地传达中国声音。通过加强教育外宣、举办和参与国际教育论坛,展示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成就,传播中国教育理念,有效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第五,要进一步加快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步伐,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深度合作,为中国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并更好地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总之,推动我国高校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化的教育体系和学术网络,不仅能提升国际竞争力,还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知识贡献和国际贡献。

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也是构建平等有序、普惠包容的世界多极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步骤。但是,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统筹协调,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将国内布局与国际考量结合起来;也需要我们明确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路线图,积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确保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要保持必要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有效应对各种形势变化和诸多挑战。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有必要统筹内部与外部资源,保持政策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为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育事业绝不只是教育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它牵涉着诸多部门和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效协同。正因如此,各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保障。相关部门须进一步加强协同,推动教育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高效执行,促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度融合,为未来教育体系的诸多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服务于中国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也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教育强国建设的实施,将实质性地提升中国教育质量和水平,使中国在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全球教育的发展,弥合南北之间的知识鸿沟,创造更包容、更和谐的全球教育格局,实现全球的知识共享和持久的繁荣。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我们继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教育强国建设,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为全球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刘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冠群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8期)

作者:刘超 罗冠群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