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成人教育(庵东成人学校工作人员名单)
10月的慈溪,夜色里都是醉人的桂花香。滚滚钱塘水冲刷出这片富庶之地,也激荡着教育浪头迭起,慈吉教育集团和它的掌舵人——董事长徐娣珍,成了被时代淘洗出的佼佼者。20年前,她还是徘徊在教育门外的企业家;20年后,当地流传着“上学就要上慈吉”的说法。凭借过人的勤勉与担当,徐娣珍把家乡情和教育梦融为一体,献出了民办教育的“慈溪实践”,圆满了小家,亦成就了大家。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第一
“加油!加油!”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一堂生动的体育课正在开展。教师面向分组比赛的幼儿“:大家想一想,从垫子上过去,除了爬,还能怎么过去呢?”孩子们纷纷停下来思考,不一会儿,翻滚、背部支撑前行等各种形式涌现,掀起了又一个小高潮。
这是慈吉幼儿园的中一班游戏现场。开阔的室内场地能同时容纳大半在园幼儿,保证其运动时间不受天气变化影响。这样的园所至今仍属国内罕见,竟是20年前徐娣珍的第一件“作品”。
彼时,慈溪已经有七八家民办幼儿园,却没有一家成规模的代表。在市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作为当地重点企业当家人的徐娣珍承担起这一重任。可尚未动工,质疑的声音就传了出来:不懂教育的民企老板,能搞得好幼儿园吗?徐娣珍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却暗定目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三年之内,全国知名!接下来,占地25亩的园所拔地而起,6000万元铺开在基础建设上,从硬件上打响了蜚声全国的第一炮。
徐娣珍深谙,只有看得见的投入是无法办好教育的。从办学那天起,她便奔走于为幼儿园注入活血的途中: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合作办学;聘请上海市第一位幼儿特级教师担任园长;确立“给我一株稚嫩的幼苗,还您一棵健壮的小树”的办学宗旨,阐述关注每一个幼儿未来的科学儿童观。
在现任园长陈芳眼中,徐娣珍的准则是“要么不做,做就要做第一”,一定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建园一年,慈吉幼儿园便被称为慈溪“幼教界的一张名片”,前来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
幼儿园的成功并不是徐娣珍的终极目标。如同当年的园所规划到了眼下依旧立于潮头一样,徐娣珍的目光早就跨越了一所幼儿园的围墙。开办幼儿园当年,徐娣珍告诉周围的人,自己的教育生涯要从这里步步攀登。不少人听后盘算,这岂非痴人说梦?可徐娣珍又一次迅速应答:2000年,成立慈吉教育集团,同年慈吉中学和慈吉小学先后建立,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体系。2008年,她联合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慈溪中学,共同创办了一所全日制民办高中——慈中书院。
由慈溪中学委派,任富强从书院成立之初便担任校长。“高质量是合作办学的目的,从学校诞生之初,我们便决心要办好它。”学校整合优势资源,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学术型高中。从最初的两个班级到现在的18个,任富强见证了学校势如破竹的发展,与徐娣珍“完全倾斜性的支持”密不可分。2015年,学校迁入恢弘大气的新校区,徐娣珍勾勒出胸中的蓝图,把当初众人眼中的不可能,都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真心诚意付出和敷衍了事相比,最后的效果自然完全不同。”回顾起满腔心血铺就的办学路,徐娣珍的情感克制却深沉。4个独立校区,从最初的项目讨论到宿舍防护窗样式的选购,徐娣珍皆亲力亲为,“每块砖在哪里都清楚”。
生活不会辜负努力者。昔日徐娣珍兴办幼儿园时,周围还是无际的稻田,随着园所荣获“全国优秀民办幼儿园”等称号,这里也演变为成熟的社区;慈吉小学荣获浙江省示范小学等称号,在校学生3800多名,单体规模居浙江省小学榜首却依旧“一位难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作为浙江省示范学校的慈吉中学,被浙江省评估院评为慈溪市义务段素质教育五星级学校,教育质量名列慈溪市同类学校前茅;慈中书院的学生各类考试成绩居慈溪市前列,沿着“做精做强做优”的路线前行,美誉远播省内外。
担当为先,培养现代公民
“我是土生土长的慈溪人。”当地的青瓷、围垦和移民文化随血液流淌在徐娣珍的天性里,“青瓷代表着经商思维,围垦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移民象征着开放包容”。徐娣珍做过塑料生意、跑过水路运输,成立的摩托车厂长期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涉足9个行业的她从未想到,教育会成为拴住自己的“一生所爱”,甚至跨越了生死。
那是2003年,就在事业飞速发展的时候,晴天霹雳降临到徐娣珍身上——“恶性鳞癌”,体检报告上几个大字触目惊心。辗转思虑后,这个坚毅的女人上书政府领导:如手术失败,数亿元资产不做个人家庭消费考虑,而是全面整合摩托车集团,用所有物资保障学校运行。
对于创业者来说,企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子女,失去哪一个都会痛彻心扉,她宁可选择教育。“天都塌下来的时候,我也不能放弃。”徐娣珍比任何人都笃定,“教育是吃百家饭的,不能随意舍弃,否则就是罪人。”或许正是这样刚毅的担当,将徐娣珍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手术很成功,术后20天不到,徐娣珍重返工作第一线。
那份对所作所为的责任感,渗透入集团学校一脉相承的教育中。今天的教育要如何培养有使命感的未来之子?要赋予孩子哪些面向世界的能力?有感于社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风盛行的现状,徐娣珍和她的团队把集团的育人方向定位在公民教育上,强调以平民规范为前提,不要求所有人都“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但要求学生“诚实守信,不损人利己”。“学校教育应回归到爱的教育,防止学生成为一个冷漠的、被欲望与私利支配的傀儡。”
积极的人生应该是有人情味的,有感恩心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集团学校着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功效。“家”文化园本课程以家庭、家园、家乡、家国为主线,使幼儿形成悦纳自我、尊重他人的爱人之心,以及热爱家人、了解家乡的归属之感。小学以明德课程作为德育抓手,以“守法尚礼,责任担当”为目标,要求学生做到德育30个细节、30个礼貌用语、30个行为习惯。中学以“人和为魂,差异发展”为文化特色,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让每位学生都有充分发展学习潜能的平台。书院在培养学生具有慈孝情怀、家国抱负方面做出持续努力,慈孝文化内涵不只是以朴素心理流露的孝亲之情,而且善于由己及人,还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之爱。
除了强调公民文化,集团学校也把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落实在教学行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特色发展。利用16年一贯制的优势,学校注重加强学生混龄交往,锻炼其社会性能力。慈吉小学校长陈新告诉记者,在拓展性课程的组织形式上,学校既采用常规的同龄编班,也采用混龄编班“。混龄编班的学生之间既有年龄差,又有能力差。因此,除了指导老师上课以外,还让老学员辅导新学员,让高阶学员带动低阶学员。”
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不但发生在课堂中,也发生在课堂外。小学与中学仅间隔一条马路,集团安排四五六年级学生在中学校园内学习,创造不同年龄孩子在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徐娣珍表示,混龄既能实现梯队培养的目标,也能发挥学生自主教育的功能,将差异化培养中对生命个体独特之处的发现作用放大。
走在校园中,无论是三四岁的“小不点儿”,还是即将成人的少年,总是主动向来客和校长问好,落落大方又充满真诚,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在的愉悦。教育的深切用心,正在慈吉开花结果。
教育不是产业或公益,而是事业
来到慈吉幼儿园前,陈芳在当地的龙头公办园当了8年园长,进入了职业的舒适区。然而由于个人的教育想法无法实现,陈芳萌生出换个天地的念头,接受了徐娣珍抛来的“橄榄枝”。一些朋友感到不解:为什么辞掉稳定的工作,给个体老板“打工”?陈芳笑着回应:“因为徐总有情怀、有理念,绝非只为挣钱。”在徐娣珍的支持下,陈芳把蒙氏教育的理念和课程引入园所,进行本土化融合实践,为幼儿和谐人生的开启奠基。
实际上,类似陈芳这样被徐娣珍个人魅力吸引而加入的教师,在慈吉教育集团还有许多。徐娣珍清楚,学校事业兴旺发达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老教师的支撑,还主要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集团精心筛选适应学校生源的、师德高尚且业务精湛的中青年教师,从根本上保证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好的苗子,还要有高规格的培养。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实现快速成长,集团实施高起点的师徒结对,让新教师吃好“头一口奶”。身为师父的老师既是徒弟们师德的楷模,又是徒弟们教学的榜样。
“对待优秀人才,学校要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徐娣珍把留人的秘笈归结为“五子登科”——面子、票子、房子、妻子、儿子,解决好教师记挂的这五个问题,不愁留不住人才。“许多老师是从大学毕业就来到慈吉,成家立业,他们的子女又继续在这里读书。”
依靠民办学校务实灵活的管理机制,徐娣珍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而她本人更是凝心聚力的核心。一位跟随她多年的员工回忆,就连洗头,徐娣珍有时都忙得要在办公室进行,为的是不耽误工作时间。这份克己敬业,源自对近万名师生的深深爱重。
如果说干练是徐娣珍的外表,那么温暖则是她的内在,尤其在面对女儿胡圆圆的时候,徐娣珍的整颗心都柔软起来。再忙碌,徐娣珍也注重同女儿的沟通,掌握着事业和家庭的天平。采访间隙,胡圆圆来到现场,对谈中条分缕析,看得出将人生管理得井井有条。“对我来说,家庭琐事自然要顾及,但更重要的是女儿能否将教育传承下去。”让她欣慰的是,在自己的熏染下,年轻的女儿愿意沉下心来办教育这项大事。不管身处何方,母女俩经常微信联络,共同谋划着未来。
当集团逐渐成型后,徐娣珍的创业触角又延展至现代服务业,拿下又一个慈溪第一——梅赛德斯-奔驰4S店。不断驱动她“跨界”的,是沉甸甸的坚守。“教育是要用钱‘养’的。以前我是用摩托车来养它,现在做汽车来供给它。”教育没有突然降临的高光时刻,持续的投入是常态。创办至今,慈吉教育集团直接投资超过15亿元,每年为当地财政节省教育经费约2亿元,实实在在为百姓接受高质量教育排忧解难。
在徐娣珍看来,教育“既不是产业也不是公益,而是事业”,且能延续百年。“几百年的学校不在少数。20年磨一剑。我的信念就是坚持做下去,把教育当作终点。”
敞开怀抱,以世界为舞台
2016年大年初四,一场火热的慈溪市中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在慈中书院内举行。三个中文会场和两个英文会场,以巴黎和会、朝鲜核危机等热点问题作为主题。慈中书院14名学生各抒己见、口才出色,获得赞誉无数。
这是慈吉教育集团国际化教育的缩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满足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许多民办学校将“国际化”元素添加到办学中,慈吉教育集团也采取了类似策略来提升竞争力。不过,与简单的全盘吸纳不同,徐娣珍和团队从办学之初就强调本土化改造的发展逻辑,着重培育学生的“华夏根基,国际视野”,一方面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一方面接轨国际,看清所处的世界图景。
中国的国际教育必须扎根中国,批判性地吸收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以解决本土面临的教育现代化挑战;学校不应该是“象牙塔”,而要放眼孩子的全局发展、终身幸福。秉承这样的理念,徐娣珍决心将集团多年的国际化教育实践整合起来,打造全新升级的宁波前湾慈吉外国语学校。
此前,宁波前湾新区的慈溪片区内的高端基础教育资源稀缺,家长渴望的呼声颇高。每每需要人挑起大梁,徐娣珍都没有退缩。集团将新学校的教育目标指向立体深入地培育现代公民的国际思维方式,以世界为舞台,开拓学生和学校发展的思路,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丰富教育内涵进行探索。
这又是一次高起点的出发。集团选择了与美国兰尼学校等知名学校合作,严把招聘关,把鱼龙混杂的外教挡在校园外。在英语示范课的现场,徐娣珍仔细审视外教的教学方式和把握课堂的能力,不吝付出高于市场价格两倍的薪酬,以筛选一流标准的师资力量。接下来,集团学校将在音体美课程中率先实施双语教学,为即将诞生的学校铺垫。
在徐娣珍的规划里,学校预计投入15亿元,意味着一笔巨大的启动资金。关键时刻,徐娣珍的决断再度令人肃然:通过股权转让,与香港大昌行集团合作,对蒸蒸日上的奔驰4S店实现资产优化重组,所获资金将全部投向国际化办学战略。
一系列举措依旧带着雷厉风行的“徐娣珍风格”,投射出她心底深沉的家乡教育情怀。“我是从小家走出来的,逐渐成了气候,这是第一个家;创业实现跨越,成了摩托车经营的行家,这是第二个家;第三个家是教育,这个家不好当,更蕴含一份责任,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徐娣珍坦言,不忘百年教育的梦想初心,升级迭代是必须踏上的路,“要做到巾帼不让须眉,为美丽慈溪、活力之城贡献力量”,来回馈这片自己爱得深沉的桑梓。
伫立于慈中书院的办公区凉台,晚风徐徐,学校大门正对着葱茏的城市湿地公园,不远处的高架桥傍着新城延展。在松弛下来的氛围中,徐娣珍倾谈着内心的目标。华灯初上,鞭策人的愿景宛若近在咫尺。教育和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徐娣珍对此深信不疑,要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稳扎稳打。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11月刊 总第1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