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进教育_河北睿学至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入职,2018年就拿到了福建省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教龄5年的生物教师李静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李静的成长是厦门海沧实验中学众多“明星教师”的一个缩影。
“内心最深处总有这样的声音响起,要成为李静那样的老师。”物理教师栗子茜说。栗子茜正一步步接近梦想,2018年入职的她,2020年就获得厦门市第五届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高中物理一等奖。
如今,教师群体成长已成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的一种现象。而这些教师的迅速成长除了自身素质高以外,与厦门海沧实验中学这片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沃土息息相关。
游于艺——锤炼专业技能
从教学技能的掌握到教育理念的更新,从教育技术的升级到教学艺术的臻进,是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教师的进阶之路。
每年的岗位练兵,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学校鼓励不同梯队的教师全员参与。每年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将活动表现与考核成绩列入年度业务考核,作为教师专业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人人参与的岗位练兵活动,全体专任教师夯实了教学基本功,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增强了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技术,提升了教学质量。
“很幸运来到厦门海沧实验中学这个大家庭,学校总是想尽办法给我们创造机会,鼓励我们走出去多参赛、多交流。”教师余畅畅是从外地引进的骨干教师,两年间他不仅收获了多个比赛奖项,成为市学科指导组成员,还登录厦门卫视在线授课,完成了多次公开课和市级讲座。
学校依托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平台,建立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常规制度,构建了研、训、赛多元一体的教师专业提升平台。学校岗位练兵活动紧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在片段教学、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内容和课程设计,增加课标解读、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断更新迭代,并注重分阶段推进,统筹各学科指导组做好阶段指导与评估。
为更好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学校出台了《名师骨干培养对象推荐量化评分实施办法》,设置“指导教师获奖”加分项,增强名师指导比赛的动力。学校建设岗位练兵学科指导组,由教研组长和名师骨干构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一对一指导。通过教研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同学科教师共同切磋,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近3年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各类教师技能比赛获奖达445人次,近三届厦门市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比赛有50位教师获奖。近3年在教育部“一师一优”晒课活动中,取得部优7个、省优20个。
志于道——精研方向策略
挂牌省级教育科研基地、一年一度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每年多项省级课题开题……“虽然我们是区属学校,但全校教师具有很强的课题研究意识,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全体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带动了专业素养的提升。”生物教师吕国裕总结自己的成长时这样说。吕国裕是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和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开设了50多次公开课和讲座,主持了多个省市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教辅50多本,独立完成一本专著《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基于校本、回归校本成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教师对教育之道的一种追求。教师科研的起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研究的素材和成果从课堂中来最终回归课堂。学校以教研推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研,两者相互融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近3年学校教师主持91个区级及以上课题,包括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3个。其中《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项目在厦门市2020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多元融合 协同育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学数学建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获2021年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科学规划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明确个人发展阶段任务,为教师成长搭好“梯子”。学校结合实际出台了《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指导意见》,将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手教师(入职1-3年),任务是适应职业,成长为校级骨干;二是胜任教师(入职4-5年),任务是胜任教学,成长为区级骨干;三是成熟教师(入职6-10年),任务是研究教学,成长为市级骨干;四是领衔教师(入职10年以上),任务是持续发展,成长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更高层次的名师。同时,学校为不同梯队的教师设置阶梯式、全面性、可视化任务,制定出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表。
学校重视教师考核评价,形成了《职称(岗位)竞聘实施办法》《教师教育成果奖励方案》等一系列考核评价激励办法、方案、制度等,使每一梯队教师有制度可依,在专业发展上有上升路径可参照。学校教务科负责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考核,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等;教研室负责青年教师见习转正考核、推进教师教育科研评审、名师动态管理考核等;办公室负责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年度业务综合考核……学校有章法、分层次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校每年制订校本研修计划,将“师德培训”“三项主题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等公共科目,学习新课标、新教法、新学法、新技术的校本研修,“岗位练兵”专项活动、班主任培训、新教师成长专题培训、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等专业科目细化到每个培训项目和课程中,健全研训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各学科教研组依据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和校本教研制度等制订本学科研修工作计划,开展学科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师徒结对带教,开展师徒同课异构教研等活动。
据于德——涵养师者匠心
2020年7月8日下午5点,高考最后一科结束之后,2020届高三(10)班一片沸腾。
原来,学生出了考场后不是狂欢,也不是与朋友聊天,而是所有人都急匆匆回到教室。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班长将所有科任教师请进班,所有学生起立向老师鞠躬,送上鲜花和奖状,并道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
“高三(10)班全体学生由于高考结束向您请假,请假时间为7月8日至永远,望老师批准。”全班异口同声地喊道。
只见老师们哽咽地说不批、不准。那一刻,大家都红了眼眶,班级最调皮的学生躲在角落里也落了泪。
“这是高三(10)班全体师生凝聚而成的一堂感恩课,是作为班主任的我最大的骄傲。”班主任郭可馨在“大屏论道”上分享了一节特殊的感恩课。
为了给教师更多的展示机会,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打造了“大屏论道”,分享教师日常的教育故事,诠释对教育的热爱,彰显独具风格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大屏论道”成为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的平台,青年教师借以参照,规划方向,汲取经验,也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教师齐心协力,智慧共享,互助共进。
“我常常想应该为学生做点什么,我想适机为他们浇点水,告诉他们一些未曾听闻的道理;我想让他们享受一次真诚的掌声,哪怕不是关乎成绩。学生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教育问题出现时就有可能变成很好的教育契机。”来厦门海沧实验中学3年,语文教师李伶俐迅速从班主任成长为年段长,她感恩于“大屏论道”提供了一个总结工作、自我反思的平台,还被评为“海沧区优秀德育工作者”。
除了打造自身品牌外,学校不断加强与知名学校协作,加强国内外教育交流,有效推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等向纵深发展。同时,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区域、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吸引教师交流研讨。比如,连年承办海沧区高三复习专题研讨活动,承办2018年首场“福建省教育科研论坛”会议,福建省2019年第十五场省级教学开放活动等大型研讨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传播学校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让学校找到了发展的不足,进而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
依于仁——播撒教育大爱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带着使命,扛起责任,从新疆吉木萨尔到海南昌江,从西藏昌都到福建屏南,本着“共享资源,互助互动,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师爱不拘于一时、不囿于一地。厦门海沧实验中学突破传统学校的认知,借助资源、人才、区位优势,担起一个区域学校发展的仁义担当。
英语教师邓发绸前往西藏担任援藏教师,她克服高原反应、交通不便、语言不畅等难题,不仅带领当地学校的英语教研组走上规范、成为优秀,更主动组织捐款捐物,帮扶当地贫困学生。“我在这里一天就努力一天,让这里有不一样的风景”。两年坚守后,邓发绸援藏返厦分享援藏点滴,还被邀请参加厦门市“我们都是追梦人”理论宣讲,她的事迹影响了许多人。
今年11月,新疆吉木萨尔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教师罗文三平淡但不平凡的一天,他是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援疆教师的第四棒。他发挥自身特长、主动担当,为吉木萨尔教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自2014年教师朱宇峰前往吉木萨尔县一中支教,两校情谊由此开启;2018年,教师王瑞接过第二棒,并取得出色成绩;2020年,詹光再出发,在疫情中续写“山海情”。太多名师的大爱故事在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流传。
不仅如此,学校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跟岗与送教相结合、线上“空中课堂”与线下送教相结合。自2019年12月,同西藏昌都四高开启“空中课堂”后,两校多次通过录播教室视频连线同步直播,厦门和西藏的教师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同步线上交流。
在全面帮扶的同时,学校把教科研的帮扶当作重点和亮点,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是“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具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平台。通过结对帮扶、深耕细研,推动帮扶学校的教育科研落地落细,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当地教育的更好发展。与此同时,支教、送教培养了一批“走得出去”的教师,促使教师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15日第5版
作者:闫凤芹 谢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