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投稿邮箱

首页 > 教育 > 图画校园 > 正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投稿邮箱

摘要:“互联网+”对大学教师、学生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理工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面对“互联网+”的时代变革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必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应充分重视观念的转变,有步骤地进行。并且,可以尝试在理工院校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

关键词:“互联网+”;理工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互联网+”行动计划促使传统行业或领域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行为模式,实现了创新升级。借此契机,“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商业”“互联网+金融”等应运而生。高等教育行业也在此时代背景下,迎来了一场变革。近两年,有很多学者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教师、学生、教学方式带来的巨大的影响[1],发现“互联网+”导致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2],高校教师也面临着角色变换、技能更新等诸多挑战[3],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高等教育行业,促使其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4]还应进行有效的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确立教师教育课程“大资源”观,从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已有课程资源再创生、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等方面,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5]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教研与培训工作进行转型发展。[6]同时,大学组织治理的传统方式将不再适应“互联网+”环境[7],高等教育发展将出现教育资源选择难度增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被弱化等瓶颈。[8]总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亟待创新。[9][10]作为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科技人员责任的理工院校,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互联网+”的变革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将更加巨大。

理工院校培养经管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理工院校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更注重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工人才,往往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与此相悖的是,只有少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专业领域的研发工作,越来越多的理工人才走上了高科技企业管理者的岗位。即使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研究型理工大学,高质量的理工人才也应该具备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如决定研究方向的决策能力、组织科研项目的项目管理观念、掌握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分析项目可行性的基本方法等。其次,不同理工院校培养的相同学科的专业人才能力趋同,不能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及优势。在培养理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复合经济管理知识,是提供差异化人才,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从未来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由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视角不同,复合型人才更适应开放、多变的社会发展,更适应市场需要。最后,理工院校往往以某几个理工学科为核心,经管、人文学科边缘化趋势明显,与核心专业缺乏交流,很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开展特殊领域的管理学问题研究。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为合作科研提供契机,能更充分地发挥学校的整体力量。总之,培养复合型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更适应“互联网+”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并且“互联网+”带来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治理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为理工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途径。

基于“互联网+”的理工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观念转变

理工院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完成以下固有观念的转换:

一是教师供给导向向顾客需求导向转变。“互联网+”使大学逐渐失去了知识供给的垄断地位,理工大学固有的学术本位思想,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产品,是多种差异化服务的集合,正是这种差异化决定了某一高等教育机构在教育生产要素市场竞争方面的比较优势。学生是体现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载体,顾客则是其未来的雇主及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差异化服务是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必要选择,但是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仍然以传统的教师供给导向为主。学院及教师从培养方案到具体课程内容的确定都很难受外部市场力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少以满足顾客需求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标准。教师大多忠诚于各自学术领域,强调专业知识学习而忽略其他技能培养。因此,理工院校首先需要从教师供给导向逐步向顾客需求导向转变,以此迎接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冲击。

二是教师角色从主导向辅助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在教学中往往占有主导地位。“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知识存量越来越丰富,知识获取障碍不断降低,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继而引起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等教育基本要素相互关系的实质性与结构性的变化。“互联网+”使崭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MOOCs)、微课等教学模式陆续涌现并引起广泛关注,重构了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在上述影响下,教师角色将逐渐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传授知识搭建学习环境、挑选或创造学习资源、组织讨论、进行课后辅导及成绩评价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将更加个性化。所以,教师角色应适应“互联网+”的影响,逐渐适应从主导向辅助的角色转变。

三是教学资源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理工院校的内部封闭性往往超过综合型大学,校内不同院系之间的关联性比校际同一学科的学院之间的关联性低,很少在校内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跨院系进行学生培养。学院与企业可能会开展科研方面的合作,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是相对封闭的。“互联网+”时代,多学科知识相互融合,交叉学科涌现出大量研究热点,理工院校应积极推进院系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促进各学院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并积极搭建院系与产业界的交流,以此打破院系间的界限并充分利用产业界资源,吸引大学内外的各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培养过程,开展各方高度协同的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

2.构建过程

一是调研人才需求。理工科院校尝试培养经管复合型人才只有在对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需要确定多对象、多方式、多途径的调研方案,调研对象应该包括且不局限于企业、研究所、政府机构等用人单位,还应该包括往届毕业生和其他已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通过调研可以得到用人单位对研发、管理等岗位关键能力的要求,以及其他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经验总结。将上述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提炼出经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是设置主副专业。以培养目标为基础,在主专业中嵌入副专业,进行主副专业的设置。主专业仍为原有各理工学科专业,副专业可以根据调研结果分为几种,如研发方向、管理方向、市场方向等。学生按主专业录取,在通过一个学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后,对本专业有了较充分了解,对自身的兴趣有了基本判断之后,由教师组织召开副专业选择介绍会,介绍各个副专业的主要课程、未来就业方向,并结合心理测试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副专业的选择。在接下来三个学年的学习中,主专业不可以调整,但副专业是开放的,可以由学生提出申请进行更换。

三是确定课程结构。将学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专业定位阶段,本阶段使学生了解主专业,提高主专业的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第二阶段是副专业嵌入阶段,在主专业的继续学习过程中,开展经管知识的学习;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践阶段,选择适合主副专业的实习岗位,将产学研用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这三个阶段中,主专业仍可沿用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同的副专业则应设置不同的课程,并且都应更重视应用性。例如:研发方向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包括从研发过程开始到研发成果处置的管理学内容,相关课程有:“管理学”“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学”“项目管理”“知识经济学”“运筹学”“知识产权管理”等。管理方向副专业的相关课程主要有:“管理学”“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在确定具体副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充分结合调研结论,由经管学院教师和了解主专业的相关教师共同讨论确定。

四是选择教学模式。主专业和副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教学模式。尤其对于副专业课程而言,对全校的理工科学生开设,要解决上课时间冲突的问题难上加难,副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有限,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又不能抢占主专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基于以上原因,副专业课程应将多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专题形式进行,并采用慕课(MOOCs)、微课等多种形式,由学生在线分散学习,专题学习后,教师网络答疑、通过网络布置案例形式的作业,并定期组织集中进行案例汇报。

五是任课教师组织。专题形式的课程整合,不是一名精英教师就可以独立、高质量完成的,需要教学团队成员相互协同配合。团队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教师、主讲教师、实践导师、辅导教师、IT问题解决教师等。一方面,理工院校可以积极支持教师跨时空团队的形成,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团队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设教学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将教学从教师的个体劳动转化为团队合作。

理工院校还应针对教学团队的需求提供培训和支持。首先,是信息素养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培训,提高教师慕课(MOOCs)、微课的建设水平,提高采用线上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的比率;最后,是给予副专业教师团队与企业等机构开展合作的支持,在“双师”基础上,鼓励更多教师走出校门实践,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实践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六是开发教学资源。“互联网+”背景下,可使用的教学资源突破了课程、学校、地域等局限。教师应改变原有的课程准备模式,充分认识到整合利用他人优秀教学资源和自创教学资源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手段,将传统的小资源观转换为大资源观。充分利用“互联网+课程”形成的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慕课(MOOCs)、微课等网络课程资源,本着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认真选择国内外优秀的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后,结合专题通过网络呈现给学生,这种方式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对于学校教师团队具有优势或特色的课程,可以依托学习网站和课程平台,由学校或学院牵头组织教师团队,自主打造特色精品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使用反馈,不断改进和更新。同时,学校也可以尝试自主搭建虚拟大学、虚拟学习社区等平台,并在网络上推广,展示学校优势。

七是确定评价方式。主专业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所以多以考核课程结束时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在实验中使用的情况为主。而副专业则更重视能力的培养,所以副专业的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散在不同专题的不同阶段进行。例如:专题研究方向以“研发项目管理”命名的,可以在每结束一个重点内容后,就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网络上提交课程报告,内容包括研发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研发项目的成本管理、研发项目的进度管理、研发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等。某一专题的最终成绩为所提交报告的综合分加上专题学习过程中辅导教师的评价分。学生某一学期的综合总成绩为主专业的成绩加上一定比例的副专业成绩。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一方面,更强调主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副专业学习的参与度。

八是分批集中实习。副专业的学习应充分重视实践性,在第四学年可以轮流为学生分批次地集中安排副专业的相关实习工作,由高校选择有相关人才需求的企业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培养合同,充分考虑学生、实习单位、高校的利益,并明确各方的责任。提供市场相关、科研相关、管理相关等不同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并熟悉应用,更好地掌握副专业技能。

基于“互联网+”的理工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构建的初步构想

基于“互联网+”的理工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进行,不仅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及专业教师的一系列工作,而且还需要构建高效的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及谋划工作。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内部由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决策子系统、资源开发及协调子系统、基本能力培养子系统、教师培训子系统、学生实践子系统、过程评价及反馈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由于涌现是系统效率和系统演进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理工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构建时需要人为设定,使系统至少具有产生涌现的基本条件,即非线性、自组织性、远离平衡并存在吸引子[11]。一方面,应保证构建的系统是开放的,是注重环境变化、注重适应、注重预期并能随时调整的系统。系统内主体的一切活动都会与外部产生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充分掌握“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作者:李潭,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改项目“工科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互联网+’为契机”(项目编号:SJGY20170517);黑龙江省教改重点项目“硕士生研究性学习模式及配套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XM_HLJ_2015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许霞,王利平.“互联网+”对大学教育教学的影响[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

[2]陈瑶,胡旺,王娟.“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J].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6 (2) :61-65.

[3]周纯玉.“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2 (2) :82-83.

[4]周辉,郑健.“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4):128-131.

[5]余德英.“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28-30.

[6]张德利,郑世忠.“互联网+”背景下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9.

[7]吉明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的缺陷及应对方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6(2):1-7.

[8]高向玉,徐丽.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制约及模式重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3):31-33.

[9]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98-100.

[10]乔玉婷,鲍庆龙,曾立.“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4):83-87.

[11]王玺.技术创新体系的涌现及其实现条件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1(21): 5-6.

《北京教育》杂志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