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 金融

首页 > 财经 > 行业公告 > 正文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 金融

“什么是互联网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与消费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为满足居民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要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的发展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个人或家庭提供支付、储蓄、理财、信贷、风险管理等与消费相关的金融活动。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参与者日益多元化。 目前,已有15家消费金融机构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此外,电商企业、传统商业银行、P2P网贷平台也在积极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业务。

随着消费支出的逐步增长,消费金融行业将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余额18.96万亿元。 截至201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占贷款规模的18.8%。 剔除住房抵押贷款后,这一比例为4.8%。 这与国外成熟的国家是一致的。 与30%以上的市场份额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由于我国房价的特殊情况,且属于国家GDP核算中的投资项目,为了更加客观地研究和分析消费金融行业,笔者更倾向于采用剔除消费贷款后的规模。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衡量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机遇》

NO.1 政策方面

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正式提出发展消费金融。 1998年、1999年,中国先后放开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政策,推动以商业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 发展消费金融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结构合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消费金融已经成为一个热词。 2016年3月,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大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 政策利好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NO.2 市场需求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需求比较旺盛,超前消费意识逐渐增强,接受新金融产品的能力较强。 利用消费信贷缓解预算紧张造成的消费不足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因此,在居民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有相应的社会基础。

NO.3 技术优势

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的区别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互联网+线下实体”的运营模式。 从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机构在资金来源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探索信用消费+场景布局,打造“互联网+”新样本。 通过场景搭建,增强客户粘性,不断拓展消费金融市场。 ,获得了利润。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大数据挖掘的成本大大降低。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精准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客户、评估客户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资金配置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NO.1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模式融合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 金融

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主要分为现金模式和支付模式。

现金模式又称消费者支付模式,是指消费金融服务提供者直接向消费​​者发放贷款,消费者在消费时自行向零售商付款。 商业银行信用卡和消费金融公司都通过这种模式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代理支付模式又称委托支付模式,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直接向零售商付款。 该模式广泛应用于京东白条、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业务。 分期付款等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逐渐开始与电商公司合作,搭建线上平台,通过构建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精准金融产品。 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运营模式不断趋同。 。

NO.2 互联网消费金融征信依托大数据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传统金融机构都逐渐依赖大数据技术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

风控是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 风险控制的核心在于信用报告,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和信用判断。

在大数据技术出现之前,传统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依靠线下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在信用判断方面,传统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中国的征信系统,而消费金融公司则依靠自身的信用信息。 数据库。 但线下征信获取的材料种类有限、主动性差、信息不够全面。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信用判断主要依赖于各种线上行为的数据:用户的消费、信贷、投资、在线社交、在线搜索等在线行为。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其转化为包括身份特征、合同履约能力、信用记录、人际关系、行为偏好等在内的能够反映客户信用水平的信用评分标准,从而评价用户的信用状况。信用更加客观、全面。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完善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式,逐步丰富征信模式,提升信用评级的可靠性。 因此,消费金融参与者越来越依赖大数据进行信用评级。

NO.3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对象集中

消费金融是普惠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旨在让更多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金融服务。

传统商业银行过去服务于信用评级良好、收入水平高、违约风险低的优质客户。 但中低收入客户受限于自身流动性约束,对消费金融服务的渴望更为迫切。 一些电商公司、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精准抓住了这部分被错过的潜在消费者,并对他们进行教育。 、旅游、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金融服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逐步进入消费金融市场,银行也开始将消费金融的目标群体从高收入客户转向中低收入客户,为更多中低收入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建立在线消费平台。 。

NO.4 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金融机构定价基本遵循“以‘贷款风险’为定价核心、以‘贷款成本’为价格下限、以‘风险差’为定价依据的定价原则。浮动”,兼顾盈利性和安全性,由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制定总行层面的基准价格和定价策略。 分行层面负责在总行利率指导下管理辖区内的定价策略(按照中国2015年7月15日降准)。 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6%和规定最高利率浮动比例0.9-2倍计算,一年期贷款利率最大差异为6.16%。 这种利率差距更多地体现在资金用途的不同上,而不是同一资金上。 就不同申请人不同用途而言),对于以信用卡为主的传统消费金融产品来说,不同借款人之间定价的差异更多体现在借款人可以获得贷款的金额上,因此分期利率的差异可以说很少。

另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更加“亲民”。 由于应用场景的垂直细分和精准的客户定位,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不同信用等级的人群实现差异化定价; 此外,技术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核心。 发展动力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违约成本。 综上所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可以倒逼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定价水平更加市场化。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