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琦观、财经观察家公众号

首页 > 财经 > 行业资讯 > 正文

财经琦观、财经观察家公众号

财经琦观、财经观察家公众号

有一个故事叫小马过河。

老牛说水太浅,松鼠被淹死了,小马觉得刚刚好。

2021年就是那条河。

眼下,我们又将共同踏入一条新的河流。

新的一年,谁是老牛?谁是松鼠?谁是小马?

这既取决于渡河者的自身禀赋,也要看河流的客观属性。

本文中,我们将谈到数量繁多的互联网企业,但其背后的分析逻辑基本上都具有一致性。

关于“河流”,我们有以下四个观察。

1、“信息差”不再是门好生意,本质为信息匹配的业务,不再有高额利润。

所谓“信息差”生意,是指竞价排名及其一切变种。除了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之外,还有电商领域中的“直通车”业务,本地生活服务中的“推广通”业务,以及内容平台的付费上热门等。

以中小型商家为主体出发,“信息差”业务的本质即销售成本。

由于互联网平台的集中性和不可替代性,且天然的具备数据优势。在过往的商业逻辑下,互联网平台很容易找到那个动态临界点,将吸管插入中小型商家的利润池里,无论行业当年的行情好与坏,都可以确保其“死不了也赚不到”。

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出现确确实实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的交易成本。从社会整体来看,也无疑是创造了一块极大的增量蛋糕。

但基于角色的优势地位,在分蛋糕的过程中,平台不仅拿走了增量部分,还进一步挤占了中小型商家的利润空间。

以往工作中我也曾多次听闻卖家、商家感慨:“营业额比以前多了许多,活儿越干越多,但钱没有赚到。”

基于技术特征,几乎每一家传统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业务都是“信息差”生意。

这也是我们从去年年初就一直坚定看衰互联网行业的根本原因。

但另一边我们也要看到,大量的科技巨头已经清晰意识到了这门生意的不可持续性,纷纷在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供应链优化等领域找寻第二增长曲线。

因此在周期上,我们认为当下正处于继2010年(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次惊险的跨周期阶段。

大量的传统互联网企业,将如人人网、天涯社区、搜狐、暴风影音所经历过的那样,纵使曾高光无限,跨周期失败后也将永恒掉队。

而此次的升级难度更像是一次脱胎换骨,对企业的投入、决心以及组织能力的考验,又要远大于上一次。

2、目标方向:走向广义的“专精特新”。

按照工信部的解释,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四化”特征的企业。

北交所给他们起了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字:“小巨人”。

通俗理解,狭义的“专精特新”,就是指在漫长的供应链里,就其中的一个环节,乃至一个零部件,做到行业最强。

比方说汽车传动轴、新能源充电枪、电动高压线束等,我就只做一样。

虽然市场盘子不大,但技术含量很高,行业壁垒很深,做到龙头,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那么,广义的“专精特新”,更多对应的是过往互联网行业中那种“无边界的扩张行为”。

如今回头复盘,整个行业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共享单车式”的闹剧是对整个行业的消耗,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负担。

粗放的、基于烧钱模式的、资本催熟般的商业模式,在参与角逐的多方资本都不肯下牌桌时,最终一定会变得非常难看,其带来的糟糕结果则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承担。

2019年末,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整个行业受到了“红舞鞋”般的诅咒,即囚徒困境,自己放慢节奏就有可能被同行碾死,想要踩刹车都不能。

如今经由“社区团购”一役,借助外界巨力的敲打,整个行业终于逐步达成共识:去抢其他人的地盘,阻力巨大,同时其他人想来抢我的地盘,也需要付出比以往高得多的成本。

那么大家都可以放下心来,基于自身特性,做精做深。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特定赛道上,具有优势身位的选手,将迎来长期利好。

3、社会价值与企业命运高度绑定。

过去一年,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如果要找寻一条让自己心安的锦囊妙计,那就是这句话。

在我们的政治体制下,商业很重要,但不是最高原则。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都看明白了:“在中国投资,必须要有个基本的底层逻辑,也就是这边的资本必须为大多数人和社会的利益服务。”

再进一步说两句干的。

“社会价值不等于捐款那么简单。更不等于纳税多少。”

这两件事给了太多企业以虚幻的安全感,若不能及早打破,恐怕将深受其害。

“社会价值遵循的是木桶理论,看的是短板。相比于你对社会有多大贡献,你的商业模式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其影响力更大。”

大约是当局者迷,许多企业压根不愿承认、甚至不愿正视自己商业模式中的“原罪”问题。

有时把它推给“人性”:市场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用户和消费者决定的,我只是在迎合他们。

有时把它“拔高”:手段不重要,目的才重要。我虽然“欺骗/取巧/玩弄文字/游走于规则”,但我有伟大的商业理想,我的服务是好的。

有时则干脆“否认”:原罪?什么原罪?那么多好的地方你不看,你为什么揪着个例不放手?谁派你来的?你收了谁的钱?

在自身的事业上,付出越多,就越容易崇高化,进而就越不能客观看待自身的短板问题。

放大自身的社会价值,追逐更大的社会价值,其底层思路与商业扩张是类似的,是求增量。

而聚焦自身的商业原罪,降低自身的恶劣影响,则需要一套全然相反的思维模式。这种思路非常危险,需要近乎冷酷的理性客观,既不能自我包庇,也不能走向极端(典型如盛大的陈天桥)。

前者是走进健身房努力练出更好的身材,后者是用手术刀切开自己并进行理性精准的切除,孰难孰易,一目了然。

无法进行手术的后果是危险的。

无论是行政力量,还是民间的自发反噬(魏则西事件),当风暴来临时,它压根不看你捐了多少钱,更没心情听你说自己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你丫赚钱了没?”)

损失厌恶是全人类的通病。

好的商业必须要对抗熵增。

4、全社会向左转舵,两级反转。企业过去的优势变为劣势,劣势变为优势。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提出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在特殊时期的应对策略。

早在十七大时期,我们就看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明确摒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大量新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高,我们看到整体的转舵速度越来越快,并在过去一年里达到了高潮。

随着大背景从“效率”转向“公平”,在整体把控的选择上,我们也更多地倾向于从“自由快速”,转向了“安全稳健”。

基于此,我们不难推断,不同时代下企业优势与劣势的“两极反转”。

粗笨的,重资产的,高度介入实体经济的行为,已经从“拖累”变成了“压舱石”;

快捷的,轻资产的,纯线上的经营策略,则从“灵活”变成了“高风险、不可控”。

以上,就是我们对2022年的宏观感知。

顺序上我们采用了由近及远的观察视角。

其中,从“信息差不再门好生意”,到“广义的高专特精”,再到“社会价值与企业命运高度绑定”、“左右反转”,我们所探讨的内容越来越抽象,同时也越来越底层。

基于这四项观点,我们也对市场上主流企业出了具体判断。

结合企业现状,我们将企业划分为“坚定看好”、“谨慎看好”、“不看衰”、“谨慎看衰”、“坚定看衰”五档。

必须说明的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外”,比如强人中兴(微软找到了云计算),或黑天鹅(华为被制裁)等,这些都是不可预料的。

因此这份所谓的分类名单,最多也就是仅供参考的一家之言,绝不构成投资建议。

基于篇幅,本文只给出名单情况。

具体理由和分析过程,将在下篇详细解释。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