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讨论—房产讨论贴吧

首页 > 房产 > 楼盘动态 > 正文

房产讨论—房产讨论贴吧

大家好,我是蓝白。

这几天楼市要不要救的话题,今日头条上讨论得很激烈,受到头条财经邀请,跟大家聊聊我的观点。

6月6号,《中国经济时报》有个报道,标题很直白,就差拿喇叭喊出来了:

《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 应适时优化调整》。

文章里提到:“我国商品房总体短缺时代已基本结束,限购等限制性政策值得商榷,与土地、货币、财政、税收等市场化调控政策不同,是采用行政手段临时性地冻结一部分需求,即局部性的数量管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住房合理需求的释放。”

房产讨论—房产讨论贴吧

这个《中国经济时报》,看主管单位级别可不低,这篇文章到底是建议还是吹风,还是呼应前段时间的小作文,不得而知。

反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券商分析师激动的晒出来年初的预测,认为上海会突破限价,一二手房价差缩小,积分摇号的门槛会降低,五大新城会参考临港放松限购。

总之,意思是自己猜中了政策意图。

别急,更有意思的是,6月7号,级别更高的《经济日报》也发了一篇文章。

标题是:《房地产市场企稳还需一些耐心》。

其中提到:4月和5月比一季度回落是正常调整,政策的落地见效需要一定时间,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两家央媒,时隔一天,两篇报道。

一个是呼吁继续放松,更大级别的放松。

另一个是呼吁冷静,耐心,等政策慢慢见效,市场自己修复。

捂着眼,我说停停,有点搞不明白了。

这两个报道,也是有背景的,最近一段时间,救不救房地产的讨论,愈演愈烈。

其实这是个历久弥新的古老话题。

目前看,主张救的一方代表,是知名经济学家、财经作家和部分大V。

主张不救的一方代表,是评论区汹涌的谩骂,是对高房价极度憎恨的网友们。

话题发酵的过程,是专家们抛出观点,整个醒目的标题,然后网友们开骂。

这是不是又一次典型的精英与民意的对立?

不知道,反正热度是有了。

该不该救,怎么救,其实是两个问题,咱们分两个部分来聊。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救房地产?

只看眼前的话,那肯定是要救的,否则去年到现在,吃饱了撑的出这么多政策干啥。

都说今年找工作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跟房地产有关的工作,这两年都消失了。

可研智库的调研数据,2022年,地产开发相关从业人员从210万人降到了170万人。

导致的后果,是地产开发上下游产业减少了600万个岗位,影响全产业链1500万-2000万人。

做投拓的,开发报建的,搞工程的,供应原材料的,卖钢铁水泥玻璃涂料的,卖房子的中介置业顾问,搞装修的,贴地砖批墙卖家具家电的。

德邦芦哲的数据,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差不多有24.6万亿,占GDP比重的20.3%。

没活干怎么办?生活还得继续,网约车爆满,外卖爆满。。。

昨天刚好看到一个不是段子胜似段子的扎心例子,前年腾讯新闻有个纪录片又被网友翻出来,北漂20年的50岁老骑手,在工地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省吃俭用、开小店,做买卖、做闪送,18年搬家22次,一心供养儿子有朝一日坐写字楼办公室里喝咖啡。

结果。。。。儿子出来找不到合适工作,跟父亲做同事,也成了一名骑手。

一生父子情深,两代快递人。

大家的生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卖地收入跟地方债务捆绑的太深了。

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卖地收入占地方财政大头,开发商不拿地,这一块的收入没了,公务员老师体制内的编外的发不下来工资,没钱修桥补路,城市发展停滞,体系运转都会出问题。

财政部长在3月份的发布会上专门回应过这个问题:“土地出让收入是毛收入,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因为收支之间是联动的,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啥叫毛收入?

比如武汉2021年卖了1900多亿的地,这些钱是包含拆迁费的,把征地补偿、储备土地、整成熟地的钱都给扣掉后,收入才能变成“收益”。

张启迪的报告说,土地出让收益占土地出让收入的比重,在2009-2010年最高,达到了50%左右。

之后一路下降,到2012-2015年,降到了20%左右。

到2022年,全国的土地出让收益是1.1万亿元,占土地出让收入的比重只有16.55%。

很明显,在2012年之前,对地方来说,卖地实在是太赚钱了,不用给拆迁户太多钱,转手给开发商就能对半挣,还要啥自行车。

可是,从2015年之后,拆迁越来越难搞,卖地的“利润”和性价比越来越低了

收支没有那么大影响,收入锐减,那就勒紧腰带过紧日子熬一熬嘛。

所以我们时不时看新闻上,有的城市绩效先拖着,奖金先压着,编外人员先清理着,还有拍卖停车场景区经营权的。

收支可以扛,但卖地收入下降带来的债务压力,却是摆在桌面上的。

地方上的城投持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是城投从银行获得贷款、发债券、做非标的抵押物。

要知道,城投运营城市都是大手笔的基建投资,本身的业务是不挣钱的,造血能力很差。

天风证券估计,截至2022年末,城投企业有息债务规模已经超过70万亿。

一旦地价下降,最重要的土地抵押物价值下降,银行给不了那么多贷款了,地又卖不动了,巨额的利息还等着还,后果可想而知。

不管是居民的生计岗位,还是几百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全靠房地产,这是经济学家财经作家们极力主张“救、狠狠的救、大救特救”的背景。

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怎么救?

《中国经济时报》的建议是放开一线城市的限购。

可是,一线楼市,跟房地产有关系吗?跟上千万人的饭碗有关系吗?跟几百个城市的城投债有关系吗?

兴业宏观4月的报告,把北上广深列为一线,其他直辖和省会列为二线,剩下的列为其他城市。

从商品房销售额占比看,一线占比自2004-2007年均值23.9%,下降到2018-2021年均值9.3%。

同期二线占比从19.8%上升到29.5%,其他城市从56.3%上升到61.2%。

销售面积就更微不足道了,四大一线城市的销售面积占比,自2004-2007年均值12.8%,下降到2018-2021年均值2.8%,二线上升到25.9%,其他城市上升到了71.2%,占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绝对大头。

一线城市占比连3%都不到,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这不对症啊关键是。

那有专家说了,照以往的救市经验,只要大城市限购一开,地王、抢房又开始冒出来,二线三四五六线也能起来。

举个例子吧。

去年苏州南京放开限购,没等两天就撤回了,为啥?

兄弟城市有意见啊。

这边苏州刚发新政,那边苏北的二手房马上挂出来卖,能买苏州南京,干嘛都挤到盐城徐州?

大城市是稳住了,小城市的市场本来就弱不禁风,再来抽一管血带拔管一条龙服务,这到底是救还是在后面又推了一把?

说到底还是时代不一样了。

过去每隔几年来一次的城市轮动,一线带二线,二线带三四线,是因为那时候是增量时代,加杠杆的时候美滋滋。

干工程的觉得一年挣百十万不算个事,不就一套房么。

开发商觉得千亿规模就是个小目标,能借的钱都借上,周转快点就行了。

楼下干装修的大哥觉得一年多接点活,给孩子在城里安个家没啥问题。

大厂刚入职的码农看着奖金往上蹦,一个月万把块的房贷指定能顶住。

现在呢?

存量时代,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入、楼市购买力都变成了零和游戏。

海南买房的多了,东北买房的人就少了。苏南买的多了,苏北就少了。省会吸地市,一线吸二线,指望一线的火爆能扩散轮动,多少有点刻舟求剑。

如果不放开一线限购,祭出曾经的大杀器棚改怎么样?让拆迁户买房,能达到8年前的效果吗?

我们能想到的,机智的城市都能想到。

比如前几天青岛的新政,城中村拆迁货币化安置,试点房票制度。

从去年开始,浙江、江苏、河南30多个省市也都开始推行房票安置。

城市给拆迁户发房票,拿到房票之后找开发商买房,开发商再把房票拿去兑成现金。

拆迁户拥有了买房消费券,开发商获得了一笔应收账款,地方政府把票开出来,既能节省当期的财政支出,如果是期房还能分期付给开发商,等地卖出去,或者上面拨了棚改专项贷款再支付。

看起来似乎很灵光的想法,但这里有个关键的前提:

没那么多地方可拆了。

民生宏观的报告说,2022年我国棚户区改造任务仅为111万套,远不及2015-2018年年均600万套棚改规模。

还有,房票给开发商的兑付期限少则两个月,多则几个月,如果设定在交房之后再兑现,账期可能长达一年以上,开发商根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不愿意参与。

现在把所有手段都捋一遍,想达到8年前的效果,做不到,真做不到。

我比较赞同经济日报的观点,工具箱里的该用的都用了,剩下的得让市场自己修复。

房地产起不来,它就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

放开一线限购、房票、降利率首付,还是在刺激居民需求端,他有钱有信心了根本就不用刺激。

需要做的,往往是麻烦的,难缠的,一两年看不见药效的,甚至费力不讨好的事。

1,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天经地义,市面上的房企,不管爆雷还是不爆雷,花钱买了你的房就得交,给融资也好,纾困基金也好,先稳住供给端。

2,前几年,各大城市光顾着抢人,人多了房价地价涨了,卖的地更多,城市建的更漂亮,以后不可能再有这么美的事。

需要配套大量长租期低租金的保障房供应,没钱建不了,就不要拆那么多城中村,不管来的年轻人想不想买房,至少有个落脚过渡的地方。

3,低收入的兜底,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不光是城镇职工的退休金,还有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失业保险的覆盖,灵活就业的社保,超龄农民工的安置,扩大消费券的发放范围。

4,城市之间的竞争,再比地标和大楼没意义了,以后是看谁的运营能力更强,谁的营商环境更好。

卖不出去地,房子卖不动,地方政府、开发商、买房的,包括银行,都需要习惯:现在就是给以前还债的。

合肥做风投,淄博做旅游,长沙压住房价,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一样。

有的走出新路了,有的走不出来,有的甚至还倒退了,各有各命,不能强求。

就是有太多人想的是立马改变现状,不是一步步的改善环境,才有了如今这么激烈的讨论。

一年两年不行了忍不了苦日子,就想用老药方解决新问题,这才到哪到哪?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