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美食推荐、武定好吃的小吃
NO.1 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它的烹制方法特殊,鸡肉细嫩、汤汁鲜美、原汁原味、富于营养,在国内外均享盛誉。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距今已有200来年。当地人独出心裁地研制出特殊的中心有嘴的蒸锅,名曰:“汽锅”。烹饪时在汽锅下放一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块放入汽锅内,纯由蒸汽将鸡蒸熟。此菜汤汁为蒸汽凝成,保持了原汗原味,肉嫩香,汤清鲜,深得食者赞誉。后来人们又在汽锅鸡中配加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等,使鸡汤更加味美鲜甜,既增加了营养和医疗作用,又别具风味,发挥了汽锅鸡营养丰富,滋补强身的优点。
NO.2 全羊汤锅
主要选用武定当地完全于山坡草地上放养长成的黑山羊,其肉质细嫩、膻味小,宰杀后汤褪去毛,开膛洗净内脏,用火燎去羊头、羊脚皮毛,在炭火上烤黄后用锤锤碎内骨,最后连羊血、肚杂、羊肉全部切块一锅煮。这种吃法的好处是无膻味、汤白、味浓、肉香,而且营养丰富。全羊汤锅既是彝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名吃,又是最大众化的食品。
NO.3 武定烤乳猪
武定烤乳猪的制作方法及配料十分考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系选用当地二月龄或三月龄猪仔,宰杀后刮毛去内脏,留首尾,用铁叉首尾对穿,在木炭上烘烤,边烤边翻涂抹佐料,佐料系用葱叶沾丁香、肉桂等多种香料,里外揉匀,凉干刷麻油、蜂蜜、妥甸酱油等配料,再用文火烤至皮黄肉香即成。烤制的小猪,皮金黄、油润、酥脆、浓香四溢,是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当地少数民族常用以招待贵宾。
NO.4 乌骨鸡汤
乌骨鸡,是一种杂食家养鸟。是武定当地群众经长期闭锁选育而逐渐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以体大、骨酥、味鲜而闻名遐迩,明清时期就成为朝廷贡品。特别是阉母鸡,堪称一绝,其色、香、味更胜一筹,市场上紧俏抢手。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与一般鸡肉相比,乌鸡有10种氨基酸,其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更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难怪人们称乌鸡是“黑了心的宝贝”;所以,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著名的乌鸡白凤丸,是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健脾固冲的良药。
NO.5 松茸炖鸡
备本地壮鸡一只,宰杀清洗后去除内脏,切块,入中火炖2小时,加入松茸500克,炖45分钟,添入调料。汤浓味鲜,清新爽口,具有滋补养颜功效。
NO.6 马刺根炖猪脚
马刺根,学名大蓟(ji),性凉,味甘、苦。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马刺根炖猪脚采用武定山区野生马刺根加猪脚炖制而成,味道独特鲜香,别具风味,具有滋补、降血压、清热解毒之功效。
NO.7 坨坨肉与大碗酒
彝族人民十分好客。他们待客,坨坨肉与大碗酒必不可少。他们常说:“缺少酒说话精神,没有坨坨肉不象待客人。”大凡客人进屋,主人用大碗米酒款待。吃钣时必须吃坨坨肉。坨坨肉是用自养自宰的猪肉切成。这种猪平时很少关养,多数放在山野里自由奔跑,全身肉紧,瘦肉较多,吃起来香而不腻,客人们很喜欢吃。
NO.8 肝生
肝生是彝族地区独具风味的传统菜肴之一。 牟定彝家凡办红白喜事,或是家里来了客人,肝生是彝家人必备的一道菜。据说,如果彝家来了客人,桌上若无肝生,有再好的佳肴,客人也不喝酒。
“肝生”可分为猪肝生、羊肝生、鸡肝生和其它野兽肝生等,但肝生并不是吃生的,它需要煮熟、杀菌。猪肝生的制作方法是:将猪肝和水芭蕉剁碎,撒上花椒面和精盐拌匀,花椒面要适当多一点,过二十分钟左右,将煮熟的猪血、猪肚、小肠切碎与其拌匀,便可食用。鸡肝生的做法是:将现宰的鸡肉,肚杂和鸡血煮熟后剁碎,放入适量剁碎的芭蕉,撒上花椒面和精盐即可。制作任何肝生,花椒面的芭蕉必不可少。所做的肝生香麻可口,味道鲜美,肝生下酒,妙不可言。
NO.9 菌中珍品——鸡枞
鸡枞菌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黔书》道:“鸡枞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NO.9 竹荪
竹荪是云南特有的珍贵食用菌,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味道鲜甜脆嫩,清香。可与鸡做成鲜美的汤,也可与肉片、粉丝等做成三鲜竹荪汤。或单独做菜,或与各种荤菜、素菜相搭配。在高温的夏季它还有防馊防腐的功能。竹荪不仅是高级筵席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NO.10 彝族传统美食 苦荞粑粑
荞子分两种,一种叫苦荞,一种叫花桥。苦荞和花桥的做法大同小异,只是苦荞不能做荞米饭,别的都差不多。在我的生活记忆中,荞子是彝族的主食之一,我所吃过和做过的有以下几种。也许还有我没有吃过和做过的传统方法。当今的做法就更多了,什么荞面条、荞饼、荞茶等等,在这里不再多说。
一、荞巴:有几种做法,(一)、煮荞巴。(二)、蒸荞巴。(三)、烙荞巴。(四)、烧荞巴。这几种荞巴的做法都一样,把荞面放进做荞巴的器具,然后用涨开水调和而成。注意:必须用滚烫的涨开水,否则吃起荞巴一定是苦的。彝族做荞巴从不放糖之类,吃起来不仅不苦,反而有一种原汁原味的甜味。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别的什么都没有。煮荞巴就是用水煮;蒸荞巴就是用蒸锅蒸;烙荞巴就用铁锅烙;烧荞巴就在火塘里烧。其中,烧荞巴不是烧在火塘里的明火上,而是埋在火塘里用炭灰覆盖上生荞巴以后,在上面烧明火将荞巴烧熟而成。
苦荞粑粑(蒸)
二、荞饭:荞饭是用荞面做成的一种饭,是做成荞饭以后用篜子蒸熟吃的。这种做法是先把荞面放进做荞饭的器具里,然后用温水调和成小颗粒,倒进篜子里蒸熟而成。
三、荞米饭:这种做法工序有点多,但吃起来很好吃。而起苦荞不能做,只能用花荞做成。其做法是:先把荞子用锅煮熟,然后把煮熟的荞子晒在太阳坝上,让太阳将煮好的荞子晒干,此时煮好的荞子会在烈日的暴晒下爆裂。当荞子爆裂以后,把荞子里面的荞粒和荞壳分离开来。又将从荞壳里分离开来的荞粒用篜子蒸熟,这就是荞米饭。也是彝族传统荞类食物做法中最复杂、最好吃的一种。现在由于工序的复杂,基本上不再做桥米饭,也许很多人就没有吃过了。
苦荞粑粑
四、荞汤巴:这是一种荞稀饭,一般家庭里不吃这个,基本上只用在婚礼之日。结婚之日必须用这个,也必须让新良吃这种荞稀饭,其中还有个典故,在这里不再述说。这种荞汤巴的做法是,将荞面放到做荞汤巴的器具上,用温水把荞面调和成荞面颗粒,然后煮在水锅里煮熟而成。
苦荞粑粑蘸酱
以上是彝族用荞面做饭的传统四绝,这传统四绝的做法如今已经失传了部分,只有最简单的一种做法“荞巴”还在广泛流传。也许对于荞子的传统吃法还不止这些,但我做过和吃过的传统做法仅有这些。当然,现在的吃法就多了。据说荞子食品里含有很多种对人体有用的元素氨基酸等,这些元素对某些病种具有明显的疗效作用。如:养胃、糖尿病等。至于是真是假我自己也无从知道,因为无法从医学的角度去探索和研究。但是自古彝族老人们都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在病态中用荞面来维持自己最后的生命延续。这就说明,荞面是彝族最耐病人食用的食品,其中的科学论理我无法去探索和研究,也无法去实践和检验,同时也就无法知道其科学论理以及应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