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食、朱美食大赛比赛第一名
苏州文人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
苏州文人陆文夫老先生,写过一本小说《美食家》,叙述了苏州的一位顶级“吃货”朱自冶。
能称得上顶级,就是为吃而生,以吃为乐。为了吃,可以每天摸黑起床,专吃头汤面;为了吃,敢为一顿饭,将性命安全抛在脑后;为了吃,可以拿烹饪水平为标准娶妻。
一辈子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在不断寻找美食或享用美食的过程中。
美食家的电影海报
直到19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同名的电影,很多网友戏说,不能在深夜看这部电影,因为馋虫上来了,整个晚上就很难受。
让我们通过小说和影片中的朱自冶,来了解一下,苏州那些前所未闻的美食文化和苏式菜点。
吃,是要有经济条件支撑的。朱自冶能称之为以吃而生,为吃而活。
朱自冶不懂经营,没有技术,专长在于吃,以吃为乐,嗜吃成精,离不开他的富二代身份。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朱自冶是个如假包换的富二代,而且是个“房爷”,上一辈是做房地产的,攒下了庞大的房产,使他靠收租就可以衣食无忧。
加上他对人生的最高理想也就在于吃。他不重衣着,不好美色,所行所思的唯一目标,就是怎么获取美食之福。
首先,看一下,朱自冶的一日三餐。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候便会蠕动,准得跟闹钟差不多,为的是赶早吃一碗苏式头汤面。
因为面店每天下千碗面,就用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面也不清爽、滑溜了,而且一股面汤气,老朱是一定要吃头汤面。
北方人吃面是吃的面点,而苏州人吃面吃的是浇头,这是南北文化的差异。
所以,面店都为顾客做了定制化服务,现在时兴手机点单,有很多选项,初次吃苏式面的朋友,往往看着菜单不知如何下手,那么让我来逐个解读一下:
硬面(煮面时间短,面稍硬)、烂面(煮面时间长,面软,入口即化)、拌面(干挑在碗中,没有面汤);
宽汤(面汤多,面条飘在汤水中)、紧汤(面汤少,面紧实);
重青(多放葱花或蒜叶)、免青(不放葱花或蒜叶);
重油(多放点油)、清淡(少放油);
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
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
如果你能身临其境,听店小二喊一声:“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免青,重浇过桥,软点!”这句话,你听懂了吗?
观前美食街,旧时众多名菜馆聚集于此。松鹤楼、王四酒家、新聚丰饭店、上海老正兴、功德林等等
朱自冶的中饭是吃尽苏州内外名菜馆。
朱自冶对一起吃饭的食客是有选择的。一是集体行动,一般介于4到8人之间,因为吃苏州菜就像看一场演出,有完整的结构,先冷盘、再热炒、甜食、大菜,最后以一盆大汤为压台戏。这个一人玩不转,正应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话。
二是一起行动的一定是同道中人,志同道合的吃货。对吃不断地回味总结,再一起寻找美食。
三是中饭以品味为主,所以吃的时候,只喝几杯花雕,白酒是一滴不沾,因为沾了白酒后,会嘴辣舌麻,味觉迟钝,就品不出那滋味中千分之几的差别。
于是,经常穿梭于旧时苏州的饭店:新聚丰、义昌福、松鹤楼,甚至去木渎的石家饭店吃鲃肺汤,枫桥镇上吃大肉面,或去常熟吃叫花子鸡等等,乐此不彼。
鲃肺汤
鲃肺汤系苏州名菜,鲃肺汤鱼肝肥嫩,浮于汤面,鱼肉细腻,汤清味美,是夏秋季节的时菜。
枫镇大面
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枫镇大面要采用优质五花肉,加秘制佐料后,放到锅中焖4个半钟头才能起锅,面汤采用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等鲜物吊成,具有味道鲜美,焖肉细嫩入口即化等特点。
叫花子鸡
苏州常熟的一道传统名菜,他的做法是先给处理好鸡刷上料汁,再用荷叶、猪网油及黄泥土层层包裹,最后丢进柴火堆中煨熟。吃起来也非常的美味。
朱自冶的晚餐,竟然是”外卖小哥“送的
朱自冶的晚饭是不去菜馆吃的,而是去酒店,因为吃货们在晚上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可旧时苏州的酒店是卖酒不卖菜的,至多备点豆腐干、花生米等下酒小料。
这对孔乙己们是够了,但对这帮吃货来说,肯定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将视线转向了苏州的另一个体系,就是“小吃"。
但问题来了,小吃不是某家经营的,而是散落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有的是店,有的是摊。
如放到现在,到也方便,用美团、饿了么APP下单。不过,民国时期,不可能有。
所以,吃货们发挥他们吃的智慧,雇了专门为他们跑腿的”外卖小哥“,手里挎着菜篮子,跑街串户专门为他们采购。
陆稿荐的酱汁肉、马咏斋的、五芳斋的五香小排骨、采芝斋的虾子鲞鱼、玄妙观的油氽豆腐干等等,成了吃货的晚餐酒桌的下酒菜。
或许朱自冶的毕生追求,就是这样的人生路能一直延续下去,但人生无常,怎能事事如意,天有不测风云。
苏州的名菜馆一夜之间,不再有松鼠桂鱼、清炒虾仁、雪花鸡球等招牌菜,而是只供应白菜炒肉丝、大蒜炒猪肝、青菜肉圆等大众菜。变成了大众食堂。
朱自冶除了找到饭店经理,说了一通:“你把苏州名菜弄得一塌糊涂,你你,你对不起苏州!”以后,再也没法改变什么。
但吃货怎么会甘心,没有美食的日子。当遇到孔碧霞这个私房菜烹饪高手,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央求着做顿饭。
滑稽的一幕开场了,吃个饭要像趁着夜幕溜进去的,现今的人们是很难理解了。这在五六十年代,如果被发现这种“目的不明的聚会”,后果会很严重,但吃货就敢为这顿饭 ,豁出去了。
吃完了这桌“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极品私房菜,一吃销魂,居然和厨娘结合一起,成了夫妻。从此,朱自冶结束了他四十五年光棍生涯,只为了延续了他的吃货生涯。
当天,究竟吃到了什么,就能成就一段姻缘,电影情节再次在改革开放后展开,朱自冶成立烹饪学会时,邀请会员们聚餐,由他创新筹划,妻子掌勺,女儿上菜的家宴,让我们窥视了苏州的极品美食,下面让我根据小说及电影的介绍,复原一下这次宴会菜品:
十二道冷盘就是十二朵鲜花,凤尾虾、南腿片、毛豆青椒、白斩鸡、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碧绿的青梅和雪白的嫩藕等等。
凤尾虾
白斩鸡
五香牛肉
虾子鲞鱼
首道热菜就引起了惊艳:西红柿炒虾仁,不是把番茄切碎了炒,而是将炒虾仁放在挖空的西红柿里,鲜美之中略带番茄的清香和酸味。
西红柿炒虾仁
西红柿炒虾仁
三道炒菜后必有一道甜食。
甜食:剔心莲子羹、桂花小圆子,藕粉鸡头米;
桂花小圆子
剔心莲子羹
藕粉鸡头米
热炒:芙蓉鸡片、雪花鸡球、菊花鱼、松鼠桂鱼、蜜汁火方、“天下第一菜”;
芙蓉鸡片
雪花鸡球
菊花鱼
松鼠桂鱼
蜜汁火方
天下第一菜
点心:翡翠包子、水晶烧卖;
水晶烧卖
翡翠包子
高潮是一只“三套鸭”:
三套鸭
把一只鸽子塞在鸡肚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烧好后出菜时一只硕大的整鸭趴在盆中,精致和美味到极点。
小说和电影尽其所能地介绍了苏州美食,这些菜品,有些也是只是耳闻;有些可能也已失传;有的可能是艺术加工,现实中不存在;有的可能是太耗时间,没能商业化。
如今,我们已进入21世纪,交通的便利,加上频繁的人员往来。苏州已然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是外向型经济极为发达的城市,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美食,在苏州城里都能吃得到。
苏州淮海街,全是日料店,到了那儿,你仿佛感觉是走在日本的某个街道
我们的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文中的菜品,基本每个人都消费得起了。
活跃于各大自媒体平台的网络吃播,还带着我们领略各类美食。美食离我们从来没有这么近过。“吃货”也从原来的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
我们每天和各种美食和美酒打着交道,但多半是为了社交应酬,已不是为了美食而美食。
所以我们成不了美食家。而只有这个穿着长衫或者邹巴巴西装的朱自冶,用一生诠释了“美食家”这三个字,创造了作为吃货的最高境界。
有人拜访过晚年的陆文夫老先生,他对苏州菜系的日益式微感叹不已。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中,苏州菜也出了不少网红款,但和好吃、精致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慢节奏的苏州已一去不复返了。
小说中孔碧霞在准备朱自冶的那顿成就姻缘的饭菜时,有这么一段话:孔碧霞足足准备了五天。据说还有一只红焖鳗没有来得及做,因为买回来的鳗鱼必须用特殊的方法养一个星期,而那朱自冶又馋得等不及。
冰糖红焖鳗
连朱自冶都等不及,何况在高节奏生活工作状态下的我们。
我想在文末,截取电影中两个片段,以便让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再次领略一下苏州菜的精髓。
以便让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再次领略一下苏州菜的精髓。有网友说,就是看了《美食家》这本书或电影,才来苏州旅游,有这种精神,也算朱自冶后继有人了。
片段1:朱自冶对放盐艺术的解读,这看来最简单的道理,却藏着苏式菜的精髓。
视频加载中...
片段2:孔碧霞亲自上菜时,唱的一段介绍菜品评弹,用的全是苏州话,特意为之配上字幕,也算是全网首次。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