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意义—品尝美食的意义
凭借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陈晓卿开创了美食纪录片这个新品类。除了影像,他的文字也安慰了无数追寻美食的灵魂。日前,陈晓卿推出了最新美食随笔集《吃着吃着就老了》。这是一部“吃透人生”的随笔集,更是一本“掏心掏肺掏胎记”的诚意之作,捕捉过去四十年与“吃”相关的人和事。
每个人都可以在“吃”里找到归属。从17岁出门远行,进京上学,到误打误撞成为一个美食纪录片导演,再到后来成为全国闻名的“吃货”,漫漫人生路,陈晓卿的每个阶段都有与食物相关的记忆。
“食物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慰藉肠胃的物质,它身上富集的信息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即便是同一种食物,在这个地球不同的地方出现,它既会有同一性,又会有差异性,有时异曲同工,有时候又南辕北辙。所以我总结说,吃百家饭,行千里路,等同于读万卷书。食物与所在地区气质的某种勾连,以及食物自身流变的秘密一直深深吸引着我。就拿粑粑来说,稻米,通过不同的加工手段,居然能演变出那么多美食,粉、圆、粽、糕、糍、丸、糟、糜、堆……即便是和粑粑性质类似的年糕,也有不同的称呼。仅在广东一地,客家人称之为粄,潮汕人称之为粿,而粤西人则叫它籺,这一切,是多么有趣的现象。”对于美食,陈晓卿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在文字里传递至味在人间的美食哲学——“美食不是小众的,它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
“无论时间还是地点,没有人能把我,与一种叫‘美食’的东西关联上。”在《我姓陈,吃人陈》的自序文章中,陈晓卿回顾了自己关于“吃”的记忆,他写自己年轻的时候,“我从小就这么馋,永远有一个空空的胃,像饥饿的灶坑盼望柴火一样,焦急等待填进去的食物。在那样的年月里,吃饱,只是勉强;解馋,往往只有年节的时候才能实现。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回忆过,同时也觉得对食物的渴望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一副永远吃不饱的样子,饭量惊人。”陈晓卿还记得自己人生中的食量巅峰的那一顿会餐:“记得刚走出大学校园,组织分配‘下基层锻炼’一个月,之后在北京郊区的房山广电干校集中……于米饭先上来,我先打了半斤米饭,然后又吃了四个二两的馒头,这时候一两一个的大肉包又蒸好了,依然被我面不改色地消灭了十个……”
自从接触美食圈,准确地说开始写美食专栏之后,陈晓卿的体重比文字增长的速度还要快。“但我仍然没有停止吃喝,各种饭局招之即来。那时候,特别喜欢焦桐先生写的书,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一醉方休,酣畅。”直到这两年才感受到人上了年纪,饭量越来越小,酒量越来越差,消化越来越弱,体形越来越胖。“人生就这么宿命,胃口大开的时候没那么多美味,有了美味又无福消受。”不过幸好,在这十多年里,陈晓卿留下了一些文字,从中完全可以读出他随年龄而改变的心态。陈晓卿说,重温这些文字,能感受到那些穿透食物的时光流逝,以及时间河流里的气味和口感,这也是《吃着吃着就老了》书名的由来。
在新书《吃着吃着就老了》中,陈晓卿以人生经历为经线,以对食物的认识和态度为纬线,编织出一个关于美食和人生的故事。陈晓卿说,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非常主观的,有时候和食物本身相关,有时候和生活经历相关,吃家常菜得到的满足感,吃燕鲍翅并不一定能得到。“年少时候,好吃是六毛钱的缸贴子,邻居家的西瓜酱,第一次下馆子时把嘴巴烫出泡的萧县羊肉汤,这些是刻在基因里的叫乡愁的东西。一个外地务工人员的北京记忆,是难过时府右街的延吉冷面,寒夜里24小时的麻花,以及人手一把肉串,喝着工业啤酒,聊着维特根斯坦的岁月。美食并不小众,它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说到底,于勒叔叔的生蚝和父亲病榻前的萝卜丝汆丸子并没有本质区别——你吃到的,就是最好的。”在《吃着吃着就老了》这本新书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故乡与世界之间,通过食物建立的连接,每个人都可以在“吃”这件事上找到归属感。
这部作品也得到罗永浩、作家冯唐、美食家蔡澜、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等名人大咖的倾力推荐。白岩松评价说:“我一直觉得陈晓卿的美食文章比他导演的美食纪录片更好看,因为一个纪录片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让他全部按自己的意愿来,但文章却可以由他任性地掌控,虽然信马由缰,却原汁原味原生态。原来陈晓卿可以更有才!”冯唐表示,陈晓卿既是喜好吃的人,又是能让任何一个饭局变得好吃起来的人。从这个角度讲,陈晓卿是最好吃的人。罗永浩评价,作为当代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资深美食家,陈晓卿在本书中甚至不惜影响自己日隆又日隆的声誉,勇敢地提到他热爱的几家烂餐馆,讲述了他和那些糟糕食物之间隐秘的故事。这些他曾经“讳莫如深”的“个人的饮食偏好”,按他的原话,“像胎记一样私密”。“作为陈老师多年的铁粉,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陈晓卿老师的粉丝,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掏心掏肺掏胎记的诚意之作。”
看过的风景,吃过的食物,聊过的朋友,都是人生。《吃着吃着就老了》中,陈晓卿分享了几十年人生里众多或私藏多年或已与友人分享过的美食故事。比如始于17岁的那次远行:“这一年的9月,我到了北京,在崭新的环境里开始了大学生活。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开始感到哪里不对,刨除想家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食欲不振。按说,广播学院食堂在北京高校里算做的不错的,我和同学们也偶尔凑份子“进城”去吃北京的馆子,但这些都没有办法平复我对家里食物的思念。一个人,确切地说,只有当他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自己的家庭,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才会理解所谓的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人群,也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景物,熟悉的味觉习惯,显然也是故乡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有一个科普作家朋友,叫土摩托,他对美食家笔下所谓的‘故乡滋味’,或者‘妈妈的味道’是这样解释的:除了人在童年时代养成的味觉习惯之外,每个人的消化系统菌群都像自己的指纹一样,有着独特的组织方式。长时间吃惯了一种或几种食物,肠道的菌群就会相对固定下来,只要遇到类似的食物,就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分解。而遇到了陌生的食物,它就会手足无措,甚至会闹情绪。在北京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的肠胃一直在闹情绪,直到我寒假回到家里,报复性吃喝了一整天,世界才逐渐安静下来。等再次踏上去往北京的列车,我的包里已经放满了各种故乡的食物:烧鸡,酥糖,腊鹅,还有我妈妈特地留出来的糯米粑粑。……至今想来,17岁那年的离家,是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它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一个叫故乡的东西,不仅从心理层面,也从生理的层面。与此同时,我开始主动尝试和接纳更加丰富的食物,要知道读大学之前,我甚至不能吃辣椒的。假如没有十七岁的远行,我现在会不会也会像我妈一样,成为一个口味界线非常清晰和狭窄的人呢?我真的说不好。后来我成了一名纪录片导演,职业需要我不停与人打交道,而食物恰好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便捷的媒介,用中国话说,没有什么不能用一顿饭解决。为此,我不得不带着好奇心,品味各种匪夷所思的吃食,渐渐地,我变成了一个‘世界胃’,可以出国十几天不吃一顿中餐,心安理得地享用几乎所有的在地食物。……游走在故乡和世界之间,寻找风味,寻找人和食物之间的关联,这一切,都开始于17岁那年的远行。回顾这些年吃过的饭,走过的路,《风味人间》有句旁白很能代表我的感受:人的口味就是这样,有时像岩石般顽固,有时又像流水一样豁达。”
自从自己成立稻来工作室之后,陈晓卿拍片多,很少有安静下来写字的时间。“一是因为忙,二也是懒。不过和美食打交道已经成了我的职业,作为‘专业选手’,我可以持续保持对食物充沛的好奇心,永不停步,从不忌口,永远充满期待,才能把食物故事讲得生动。因为食物,是我了解世界最美味的通道。”
“一切大发明都源于小裂缝,伟大的食物也是一样。”很多食物看上去既简单又平静,但它的背后几乎都包含着人类发展波涛汹涌的图景。(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