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激光雷达—汽车激光雷达有什么用
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愿意在买车时选装激光雷达吗?
很多人觉得激光雷达是智商税,一方面是因为太贵了。比如去年的一起事故中,小鹏P5的单颗激光雷达就接近9000块。
另一方面,激光雷达只作用于智能驾驶。而前段时间上市的极越01,更是号称“纯视觉智能驾驶”,直接放弃了激光雷达。
这时你肯定会好奇,激光雷达到底有什么用?花1万块钱选装激光雷达,究竟是不是智商税?以下不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激光雷达是什么
“雷达”我们都知道,它的原理可以参考蝙蝠的回声定位。但蝙蝠发出的是“声音”,激光雷达发出的是“激光”,也就是光信号。
除了激光雷达,我们更熟悉也更常见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毫米波雷达,多数安装在前保险杠格栅的中央,也有的藏在大标里,比如奔驰和大众的实心logo。
是不是智商税?
先来说个人观点,激光雷达不是智商税。一方面在于,激光雷达可以让智能驾驶更可靠;另一方面则在于,激光雷达能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让智能驾驶更可靠
没有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大概有两种。其中最主流的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但受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所限,这类智能驾驶在理论上并不够靠谱。
毫米波雷达有3个缺点,分别是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对金属过分敏感。
这就相当于让近视+散光的人开车,所有的物体都变得模糊不清且轮廓膨胀;地上的1块钱硬币明明很小,却反射出相当大的光圈,看起来像井盖一样大。
另一种就是抛弃雷达,只靠摄像头实现智能驾驶,比如特斯拉FSD。这相当于让一个没有听觉和触觉的人开车,对视力、驾驶经验和反应能力的要求反而更高。
无论是纯视觉方案,还是加入毫米波雷达,都不能保证智能驾驶的安全,所以加入激光雷达做优势互补,就非常重要了。
首先,激光雷达的精度更高,对物体轮廓和位置的扫描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并且光信号不会受到电磁波和金属物体干扰,可以看得清、看得准了。
其次,激光雷达的范围更大。比如开头提到的小鹏P5,它的单颗激光雷达的横向视野就达到了150°,比毫米波雷达宽的多。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光雷达“看”到的世界的是立体的,而传统的3D毫米波雷达是根本“看”不到“高度”这个维度的。
也就是说,如果车辆前方是一道减速带,或者是一道路牌,在毫米波雷达看来,也会像一堵墙一样。
为了弥补维度上的缺陷,现在又有了4D毫米波雷达,甚至还想取代激光雷达,但二者的分辨率还是相差太多,尤其激光雷达的成本也在不断下探,所以并不现实。
而对于纯视觉、或者重视觉方案来说,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也能运行,但后者却能借助自己的优势,为视觉感知提供二次验证。
比如摄像头眼中的世界,实际是2D扁平的,想要做出人眼看到的3D效果,只能借助算法进行还原,这就相当于让你肉眼估算目标的大小和距离。
而激光雷达先天就能输出高精度的3D点云数据,相当于给你的肉眼加装了一套高精度的测距仪器,你能通过精确的刻度表直接得出目标的大小和距离了。
进一步提升主动安全
最近我们聊过网络上话题度很高的AEB主动刹车,而激光雷达就能进一步提升AEB效果,让汽车的主动安全更安全。
从功能上讲,AEB其实就是智能驾驶的一部分。在过去,AEB受限于感知硬件、算力和算法性能,经常出现误触发和不触发的情况。
但在激光雷达上车后,感知硬件的不足得到了弥补和提升,对于AEB来说,以前看不清、看不准的障碍物,现在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了。
另外,激光雷达的上车也推动了算力和算法的迭代,这能让AEB精准、快速地识别更多的障碍物,然后再快速引导车辆做出减速或刹停。
总结
不论你买车是为了智能驾驶的便利,还是单纯为了出行更安全,激光雷达都有它的存在意义。
并且,之前我们也重复提到了好几次,在电子电气架构不断集成化的时代下,OTA会让激光雷达支持的功能和性能不断升级迭代。
总而言之,这项硬件配置,在我看来是完全不构成“智商税”的,只要感兴趣,就尽管选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