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古代的雅称;黄河在我国古代被称为
据说,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就非常有名,但也经常泛滥,这就有了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不同之处,面对上古大洪水传说,唯有中国人是治水的,而其他人或者民族想到的,则是逃离。因此,黄河流载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是中国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信心与勇气,并在最终获得的胜利成为人类共同的光荣。
然而,居住在黄河上游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是怎么称呼黄河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说说。
玛曲是黄河源头河道,至少在是清代之前,藏族人民认为黄河是发源于这里的,一旦发生洪水灾害或是旱情,当地藏族群众就会聚拢在玛曲,祭拜河神。黄河源头卡日曲汇口以下干流称玛曲,入扎陵湖后,从湖的南部流出,东行26km入鄂陵湖,出鄂陵湖后转东向南流约65km为黄河沿,黄河沿以下干流称黄河。
扎陵湖或鄂陵湖在藏族古籍里被称为柏海,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松赞干布到此亲迎。这个地方属于今青海省玛多县,而“玛多”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源头”。柏海又叫“查灵海”和“鄂灵海”。分别意为“白色的长湖”和“蓝色的长湖”。它们是黄河源头两个巨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多县境内,上距黄河源头卡日曲190多公里,下距玛多县城60多公里。
这是藏族人民最早对于河源的认知,因此,黄河在藏语里被称为“玛曲”。“玛曲”就是黄河的意思,但“玛曲”是我们今人的译法,在古代并不是这样的。
明朝初年,曾多次派使者去西藏,其中一位叫宗泐的和尚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从西藏归来时经过黄河源头。他在《望河源》诗中注道:“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黄河为抹处,牦牛河为必力处。赤巴者,分界也,其善西南所出水则流入牦牛河,东北所出之水是为河源。”
可以看到,在当时人们并不将黄河译为“玛曲”,而是译作“抹处”。“抹处”就是黄河,是藏族人民对于黄河的称呼。而曾经也居于黄河上游的羌族人,又是怎样称呼黄河的呢?
《后汉书·西羌传》中说:永元年间(89年—105年),周鲔等大败迷唐,“迷唐遂弱,其种众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迷唐是羌族部落的首领。“赐支河首”即今青海西南玛多、玛沁、达日等县境之黄河。
迷唐战败后就来到“赐支河首”,这也是古代羌人所居地区的一段黄河。《书・禹贡》将“赐支”称为“析支”。赐支河就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而“赐支”可能是羌人对黄河的称呼。
然而,不管是藏族人的“玛曲”、“抹处”还是羌族人的“析支”、“赐支”都是汉语的音译,而其意最终都是黄河的意思。在比这更早的中国古籍中,人们并不将黄河称为黄河,而叫做中国河。事实是,这种叫法在后来中华民族真正形成的过程中,更为直观,更为科学,更具有现实意义。大河浩荡,从远古流来,流动的不仅是中国故事,还有中国精神。(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