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pdf百度网盘,狂人日记百度云盘资源
〈狂人日记〉是鲁迅于1918年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有人说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我对是不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持保留态度,因为那要看你对“现代”和“白话”的定义为何。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鲁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事实上,〈狂人日记〉让我注意的是,它的表现方式,其实就是俄罗斯小说家果戈理(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Yanovski;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同名小说〈狂人日记〉(1834)的翻版。
鲁迅和果戈理写的人物不同,情节不同,但人物都有“被迫害妄想”,都是借由这种病理,来批判旧社会,也都寄希望于未来,故结尾都有“救救孩子”的呼声。另外,两人都采取日记体。
能不能说鲁迅“抄袭”果戈理,当然不行,但你可以说鲁迅“学”或“借鉴”果戈理的写作技巧。因为,鲁迅自己都承认,在初学小说写作时,果戈理和尼采等人给了他相当大的影响。
〈狂人日记〉让我想起莫言。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小说家莫言,其《檀香刑》也有“借鉴”前人的痕迹。
“檀香刑”施刑过程是,首先把犯人捆绑在细木匠精心修理过的光滑的松木板上;然后用一根檀香木橛子,从犯人的“谷道”()钉进去,从脖子后边钻出来;最后把犯人绑在一个露天高台立柱上示众,让他经受数天折磨后死去。
莫言从被施刑的犯人的思想状态回溯来完成故事(因为犯人还要过几天才死)。莫言曾自称这种行刑方式“纯出想像,无典可凭”。
但事实上,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斯拉夫的安德里奇(Ivo Andric),于1945年出版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The Bridge on the Drina)中就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刑罚。
《德里纳河上的桥》没有为该刑罚取名,先让我们观其描述──
“卫兵先把他(受刑者)的两手往背后反绑,再将两腿往后拉开……,然后他(卫兵)抽出腰间一把,跪下来割破犯人的裤子,再把木桩尖锐的一端猛力地从插进他的体内……卫兵拿著木锤在木桩的尾端敲敲打打的……”
“乍然看起来,木桩上的人犯恰似烤棍上的羊肉,差者只是木桩叉进体内……”
与〈狂人日记〉的情况一样,我们不能说莫言“抄袭”安德里奇,但莫言明明以前人已“创作”的刑罚做小说主轴(别告诉我说莫言读书不多,没读过《德里纳河上的桥》,事实上,《德里纳河上的桥》这本书的出版,甚至比莫言出生的1955年还早十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也有译本),却又说檀香刑“纯出想像,无典可凭”,显得不太“老实”。
这样真的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