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戈维亚的历史和文化、塞戈维亚景点
一、城市概况
塞哥维亚(Segovia)是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塞哥维亚省省会,人口约5万,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内部(40°57'N,4°42'W),是组成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的9大城市之一,东至索里亚,南邻马德里(北偏西空间距离65千米处),西至阿维拉,北接布尔戈斯和巴利亚多利德,是著名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The camino de Santiago)马德里段必经之地,每年有无数朝圣者从马德里出发途经塞哥维亚直到目的地圣地亚哥。
塞戈维亚是一座古老精致的小城,不仅充满了田园风情,同时还是全西班牙风光最秀丽、名胜古迹最多、历史及文化传统最为悠久的城市,因有古罗马高架引水桥、阿尔卡萨城堡和主教座堂等三大名胜古迹,以及香飘万里的烤乳猪而闻名于世。古城和高架引水桥一起于198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沿革
塞戈维亚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直到公元前146年才有最初记载。
塞戈维亚处于丢勒大峡谷的战略要地,公元80年,罗马帝国(前27—395)在此建城,是罗马帝国在西班牙建造的首批城镇之一,使其成为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重地,故称“罗马古城”。
公元8世纪,塞戈维亚被凯尔特人(Celts)统治。
1079年,这里被卡斯蒂利亚王朝的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1040—1109)收复,这里开始走向复兴。
阿方索六世在原统治者城堡的基础上兴建了阿尔卡萨城堡;自阿方索十世(Alfonso X,1221—1284)后的历代国王都对城堡进行了大力整修;直至14世纪上半叶,城堡又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
13~15世纪期间,卡斯蒂利亚几代国王都定都塞戈维亚。
1474年,伊莎贝拉一世(Isabella I,1451—1504)在塞戈维亚城堡即位,称为卡斯蒂利亚女王。
1492年,伊莎贝拉一世和费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452—1516)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推翻了摩尔人在西班牙长达800年的统治,塞戈维亚的经济和文化进入鼎盛时期。
16世纪,塞戈维亚贵族同卡洛斯一世(Carlos I,1500—1558)权势不和而进行交战;世纪末的一场严重瘟疫,导致塞戈维亚陷于衰落。
19世纪,塞戈维亚恢复繁荣:小城古色古香,石头铺就的街道弯曲而幽深,马约尔广场(Mayor Plaza)、阿索格霍广场(Plaza Azoguejo)、古罗马高架引水桥、阿尔卡萨城堡、圣埃斯特本教堂(Church of San Esteban)等等,处处皆是文物古迹和古老建筑。
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塞戈维亚古城重获生机。
1985年,老城区与古罗马高架引水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世界关注的古城又复兴了。
三、主要景点
古罗马引水渡槽工程(含高架引水桥)建成于公元前26年,是塞戈维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迄今保护最完整的、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罗马帝国古迹之一。它是以遥远的弗利奥河水为源头,经过高架引水桥的接驳,将水输送到整个城区,阿尔卡萨城堡为供水末端。引水渡槽水道全长15千米,其引水功能一直被使用到了1950年。
高架引水桥是古罗马引水渡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桥长728米,有166个桥孔,最高处位于阿索格乔广场(Azoguejo),距地面28.10米,由2.04万块大石块建造而成,凹形水槽部分除外,整座桥体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灰浆等粘合剂,千年不倒,千年如新,即便与世界十大奇观相比也不逊色。一眼望去,绵绵不绝,巍巍壮观,成为一道流传千古的风景线,令人叹为观止。
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座落于古城西部埃里斯马河(Eresma)和克拉莫尔斯河(Clamores)与瓜达拉马山脉(Guadarrama)交汇处岬角的悬崖边,由一座吊桥将其与城内接驳,易守难攻,是欧洲最美的三座城堡之一,也被称作老天鹅堡。因其外形轮廓酷似“船”,故“石头船”(塞戈维亚别称)的名称就来自于这座城堡。建筑风格非常独特,造型别致,气势恢宏。
在岬角悬崖下方远观城堡
在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1040—1109)在位期间,在古罗马城堡的基础上改造扩建的,由于绵延千年的战争,城堡曾几度被毁。自1155年开始,哥特人、摩尔人、卡斯蒂利亚人又先后对其进行扩建改造(1862年重建)。在当时,欧洲建筑发展正处在从罗马风格(以半圆拱为特征)向哥特风格(以高耸、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为特征)过渡阶段,所以,阿尔卡萨城堡较多地体现了颇具西班牙特色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城堡内部也变得更加富丽堂皇,有多位国王先后入住于此,后被改为军事基地等。
阿尔卡萨城堡“胡安二世(Juan II,1398—1479)塔楼”高80米,长方形的四边上分布着12个“塔柱”;塔楼上的窗户是穆德哈尔风格;城堡之上是若干个能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般光泽的蓝色岩板覆盖的圆锥顶,显示出浓浓的童话色彩,被迪士尼公司作为了白雪公主的城堡原型。
阿尔卡萨城堡主建筑
城堡里面的兵器博物馆,有很多古代战役的武器和用品,藏品丰富,可以让兵器爱好者大饱眼福。
古代兵器厅一角
塞戈维亚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egovia)始建于1525年,于1768年正式投入使用,耗时200余年,是西班牙最晚落成的哥特式大教堂,是西班牙教堂的经典之作。88米高的钟楼是西班牙最高的钟楼之一,后期建造的拱顶和大门已透出早期文艺复兴风格。从马约尔广场望过去,圆顶四周哥特式的尖塔、飞檐攒簇,织成一尊挑结着翠叶花蔓的凤冠,满头琼瑶在日光下粲然生辉,被誉为“大教堂中的贵妇”。
塞戈维亚主座大教堂
圣马丁教堂(The Church of San Martin)位于小城中心的圣马丁广场(Plaza de San Martin),始建于公元12世纪,其外观为罗马式风格,钟楼则是被西化过的风格(东、西方合壁,室内色彩跳跃、对比、华丽,其表面装饰突出粉画,彩色玻璃面砖镶嵌,门窗用雕花、透雕的板材作栏板,还常用石膏浮雕作装饰),红砖朴素优美,黑色的塔尖颀长俊秀,如此内敛含蓄而又俊美飘逸令人惊叹!穆德哈尔色彩的连环拱合塔尖备受称赞,是西欧与中东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建筑。
圣马丁教堂一角
塞戈维亚英雄胡安•布拉沃青铜雕像矗立在圣马丁广场上
狮身人面雕塑
圣埃斯特本教堂(Church of San Esteban)是塞戈维亚最美丽的罗马式教堂,高53米的塔建于13世纪,素有“高塔女王”的美称。
圣埃斯特本教堂一角
米盖尔教堂(Church of San Miguel)坐落在马约尔广场里侧,建造时间不详,曾在1532年发生倒塌,后于1558年重建。在教堂门口的石板上雕刻着曾经发生在这里最著名的一件事:
1474年12月13日教堂中庭,信奉的伊莎贝拉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
马约尔广场及米盖尔教堂远景
四、结束语
塞戈维亚非常小,小得宁静与悠然,古罗马城市遗产得到充分继承,因壮观的高架引水桥和气势恢宏的阿尔卡萨城堡而名扬西外。这小城、这城堡,让人们充分领略和感受到中世纪以来多民族文化交融迷人的风采。
(摄影:王永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伊莎贝拉一世是位非常有主见和胆识的女子。早在18岁时,当时的卡斯蒂利亚国王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恩里克四世曾要求她嫁给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但她毅然拒绝,跑到奥卡尼亚与自己的心上人阿拉贡王子斐迪南结为夫妻。1474年恩里克四世去世,只留下一个女儿胡安娜,于是伊莎贝拉一世果断宣布自己继承王位。在经历了托罗战役后,王位得以稳固。1479年阿拉贡国王去世,斐迪南二世继承王位,这对双王从此统治了包括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等在内的大部分西班牙领土,并于1492年最终收复格拉纳达,结束了长达七个多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统一了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