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劳模人物事迹-十大榜样人物事迹材料100字

首页 > 教育 > 图画校园 > 正文

2023劳模人物事迹-十大榜样人物事迹材料100字

4月27日,51岁的中车永济电机公司钳工、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永平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接受表彰。这个32年在公司机加事业部工模具车间的毫厘间追求严丝合缝的人成了“站在光里的英雄”。

2023劳模人物事迹-十大榜样人物事迹材料100字

“倔巴头” “老蔫”

1.8米的大个子,说话慢声细语,做事稳扎稳打,工友们称他“老蔫”。

别看“老蔫”平日话不多,但他能用飞速旋转的手电钻在鸡蛋壳上雕花、刻字;经他改进的模具,使用寿命提高50%左右;机器无法加工的精细活,他能干得严丝合缝……那是因为“老蔫”有倔劲。

32年前,19岁的张永平走出技校大门,进入公司从事模具钳工工作。

从木模专业改行模具钳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很多人劝他回归老本行。

但蔫蔫的张永平个性很倔强、很有主意:“我就不信专业不对口就干不好。不仅要干,而且要成为最好的模具钳工。”

然而,从零开始绝非易事。

他不懂就学,买来专业图书,经常研读到深夜,甚至梦里都是凸模、凹模、冲头、垫板;不懂就问,成了车间师傅们的 “小跟班”。

渐渐地,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操作技能的提升,张永平从门外汉成长为生产骨干。

一次,公司员工在对一台运行7年多的风力发电机进行维护时,转子压线座固定螺栓断在了转轴中。如不及时取出,用户就要更换电机,会给公司带来20万元损失。

接到求助后,张永平和同事一起与现场人员反复沟通。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定解决方案后,他背着工具踏上了戈壁。

在相当于20层楼高的风塔上,操作空间异常狭小、异常闷热,张永平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最终圆满排除故障。

甩掉“万年老二”的帽子

钳工素有 “机械之母”之称,是工业现代化生产中机器不可替代的工种。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产品的工具,尺寸误差越小,用于加工的产品精度越高。

如今,张永平带着一手绝活不仅亮相国内国际各大展览展会,还走上了央视舞台,全方位展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新时代形象。

但是,谁又能想到,他也曾是个“万年老二”。

基础技能的差异,造成他多次在技能大赛中输在实操考试上,被同事戏称 “万年老二”。

他像小学生那样从头学起,不分昼夜练习钳工基本技能,蹲几个小时向老师傅学技术。

辛勤耕耘终于让他摘掉“万年老二”的帽子:在公司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他获钳工第一名;在山西省首届装备制造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他获钳工第三名,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称号……

后来,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金牌工人、山西省钳工项目优秀指导教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荣誉接踵而至。

“发明家”教员

好钳工都是能干好机器无法加工的精细活,而模具钳工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精度的要求更严苛。

张永平心灵手巧,他常说:“工作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工友们还送他一个“发明家”的称号。

大型模具滑动导向性差,钳工组装劳动强度大,不仅导致模具使用稳定性差,还影响进度和寿命。

“老蔫”在技术人员的协作下,将模具导向系统由滑动导向改为滚珠导向,使每次刃磨冲裁由40台提高到60台,使用寿命提高50%左右,降低了劳动强度,创造了模具制造技术新突破,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面对攻坚后的成功,张永平快乐地说:“我喜欢这种摸索的过程。这是一种挑战,成功了我能乐上好几天!”

他参与的《滚珠导向系统的垂直度改进》《模具导柱快速拆卸法》等多项创新项目攻关,获得公司“操作员工与技术人员联合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他主持的《YJ90电机非传动端断裂螺栓在线取出》项目攻关,节约费用70.4万元;他参与的《超级铜电机项目的生产和试验》项目攻关,为绿色高效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应用提供支撑。

作为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公司钳工金蓝领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之一,张永平把对年轻人的培养当作己任,让更多的人成为站在光里的英雄,每年授课达500多个小时,培养出技师7名、高级技师5名。其中,5人分别在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来源:山西工人报 陈秋莲)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