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屯矿业属于央企还是国企,盛屯矿业股票简称

首页 > 财经 > 行业公告 > 正文

盛屯矿业属于央企还是国企,盛屯矿业股票简称

2022年12月26日,2022厦门企业百强榜单出炉。

位居榜单前三强的是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95.8亿元、6049.9亿元、484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7%、50.5%、29.2%,营收总额和增幅都远超上一年度同期。

和往年不同,2022厦门企业百强榜单还新增了建筑业企业十强。同时出炉的五个子榜单,分别是:

2022厦门制造业企业十强,前三强为戴尔(中国)、盛屯矿业、厦门钨业;

2022厦门服务业企业十强名单,前三强为建发集团、国贸控股、象屿集团;

2022厦门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前三强为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厦门绿色企业十强,前三强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

2022建筑业企业十强,前三强为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2022厦门企业100强榜单以2021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基准,入围的门槛突破18亿元,创历年来新高。

在对城市贡献上,百强企业纳税总和达1058.9亿元,同比增长26.5%,纳税总和及增幅均达到历年最高。纳税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9家,纳税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17家,纳税额在1-5亿元的33家,纳税额在5亿元以上的21家。在连续上榜的72家企业中,有16家企业的纳税总额连续4年保持正增长。

就业方面,2022百强企业用工人数总和达到46.3万人,其中制造业十强企业用工人数占百强企业用工数的12.7%,服务业十强企业用工人数占百强企业用工数的25.0%,呈现头部企业对稳就业的积极贡献。连续上榜的72家企业中,有16家企业连续4年用工人数保持正增长。

盛屯矿业属于央企还是国企,盛屯矿业股票简称

1.区市分布

厦门下辖6区,位于厦门岛内的思明区和湖里区是厦门毫无争议的核心主城区。

厦门百强企业也多集中在这两个区,其中思明区有33家,湖里区有28家,两主城区占比超过六成,之后为海沧区、同安区、集美区、翔安区,分别有16家、10家、7家、6家。

2.行业分布

厦门百强企业之所以有超过六成分布在核心主城区,跟服务业企业占比高不无关系。

服务业企业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同时也对地理位置、办公环境要求特别高。

在厦门百强榜中,服务业企业有49家,占比近半,服务业企业总营收达到了16720.46亿元,占比超过八成。

前10位中,8家是服务业企业;前20位中,14家是服务业企业。

其中,位居前三的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三巨头”均属于商务服务业。

具体到各个行业看,49家服务业企业中,18家企业为批发业、13家为商务服务业。

数据显示,厦门服务业在过去十年间得到迅猛发展,2012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8.6%,十年提高7.9个百分点。

另一个细节是,榜单2010年之后成立的15家公司中,有9家为服务业企业,体现出厦门服务业近几年良好的发展态势。

与服务业相比,榜单中制造业企业实力较弱,制造业企业有36家,总营收仅有3036.52亿元。制造业总营收不足服务业的1/5。

从排名看,戴尔中国、厦门钨业、厦门合兴包装、厦门天马微电子、金龙汽车排名靠前,进入榜单前20位。

除此之外,其他制造业企业多排名靠后,有10家企业位于后20名,20家位于后50名。

具体看行业,11家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厦门在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有一定实力。

其余行业分布较为分散,一定程度反映出厦门制造业规模不大、集群效应不强。

3.成立时间

从成立时间来看,厦门百强企业老中青三代各有千秋。

2000年之前成立的企业有43家,2000年到2010年的有42家,成立于2010年之后的企业有15家。

成立最早的是鑫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83年,所属行业为房屋建筑业,2021年营收25.65亿元,排名榜单第80位。不过,相较于上一年榜单情况(营收31.87亿元、排名第69),鑫泰建设集团营收、排名都出现了较大下滑。

最年轻的是成立于2019年12月的一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仅有3年多,首次跻身厦门企业百强榜。2021年,公司营收达到104.64亿元,位列榜单第27位。

企查查信息显示,一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一柏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专用化学产品销售、成品油批发、石油制品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销售等。

榜单中,2010年以来成立的15家企业,9家为民营企业,4家为国有企业,2家为外资企业。

厦门天马微电子、中建四局、宸美(厦门)光电、一柏国际贸易、厦门金圆投资5家企业跻身榜单前20。这5家企业中,厦门天马微电子、中建四局、厦门金圆投资3家企业为国企。

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金圆集团”),是厦门市财政局全资子公司,也是厦门推动、促进两岸在金融领域合作的重要载体。金圆集团先后成立了全国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费金融,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并在2022年成为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商行——厦门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同时,金圆集团相继投资引进、入股厦门天马、厦门联芯、中创新航等重点产业企业,助力厦门的产业升级。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1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光电产业、集成电路、物联网和大宗商品贸易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厦门全力建设的“4+4+6”现代产业体系中。其中,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居多。

如,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宸美光电”)、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达信”)、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厦门联芯”)和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开发晶”)等5家企业。

作为厦门平板显示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厦门天马是央企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20年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目前已建成中国第一条第5.5代低温多晶硅(LTPS)产线和国大陆首条成功点亮的第6代LTPS产线。此外,在建项目包括一条第6代柔性AMOLED产线、一条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和一条Micro-LED试验线,总投资超1000亿元。全部项目达产后,厦门将成为全球唯一一座覆盖所有主流显示技术的高新产业城市。

立达信是一家专业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并以智能照明为起点进入物联网领域。拥有漳州长泰、四川遂宁、泰国北柳府三大制造基地,LED照明产品连续七年出口排名全国第一。

厦门联芯为台湾联华电子与厦门市政府及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合资成立的12吋厂,项目总投资额为62亿美元。目前联芯同时提供28纳米POLYSION和HKMG工艺技术,良率高达95%以上,是国内28纳米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同时,联芯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凌阳华芯、星宸、澜至、铨芯、美日光罩等落户厦门。

4.营收排名

2022厦门企业百强榜依据2021年营收排名,入围门槛为18.16亿元。榜单营收超过千亿的企业有3家,超过百亿的有28家。榜单企业总营收为27640.09亿元。

榜单中最耀眼的当属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三大巨头。

其中,厦门建发位居榜首,营收突破7000亿,达到7195.76亿元。

厦门国贸位列第二,营收突破6000亿,达到6049.85亿元。

厦门象屿位列第三,营收突破4000亿,为4843.83亿元。

三家企业营收占百强企业总营收比重近七成,地位相当强势。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营收相比上一年都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增长62.7%、50.5%、29.2%,营收总额和增幅都远超上一年度同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其中,厦门建发营收较上一年增长了2772亿,以此势头,厦门建发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营收突破万亿,成为国企“巨无霸”

榜单第四到第十位分别是厦门路桥工程物资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中骏集团有限公司、均和(厦门)控股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营收在300多亿到800多亿之间。

前十中仅有均和(厦门)控股营收下滑,其余9家公司均实现增长。

增长最快的是厦门钨业,增速达68%,营收318.52亿,排名由上一年的第12位升至第10位。

厦门路桥、厦门港营收增速也达到了45.6%、48%,营收分别为834.22亿元、526.04亿元。

均和(厦门)控股营收缩水63.45亿,由436.21亿元下降至372.76亿元。

对比2021年百强榜,2022年榜单前十位名次发生了较大变化。

厦门路桥与戴尔中国互换,厦门路桥升至第4,戴尔中国下降1位,排名第5。

厦门港与均和(厦门)控股互换,厦门港由第9升至第6,均和(厦门)控股由第6跌落至第9。

厦门钨业由第12位升至第10,跻身前10。

无独有偶,榜单前10中排位实现上升的公司,都为国企。

而此前排名2021年百强榜第10位的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并未出现在2022厦门企业百强中。

5.企业性质

“坐厦航的飞机,住悦华的酒店,买建发的房子。”这句流行于厦门的老话,体现了厦门国企的绝对统治力。

榜单中,厦门国企表现十分强势。

从数量看,国企有26家,占比近3成,并且多集中在榜单靠前位置,是榜单的“尖子生”。

其中,“三巨头”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都属于国企,榜单前十中,厦门路桥、厦门港、厦门钨业也是国企。

此外,前20名中,13家是国企;前50名中,20家是国企。

从营收规模看,国企总营收达到了21825.4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营收比重近8成。

厦门国企之所以强势,很重要的一点是涉足领域广。

比如厦门建发,产业板块已从房地产开发延伸到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旅游会展和医疗健康等四大板块,所涉商业领域已经渗透至厦门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厦门国贸的产业覆盖供应链管理、城市建设与运营、消费与健康、金融与科技四大板块;厦门象屿的主营也是四大板块,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城市开发运营、综合金融服务、创新孵化。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运营同属于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主营业务,是其业务大头。数据显示,2021年建发股份供应链运营收入占比达到 86.4%,厦门国贸供应链管理业务占比98%,厦门象屿大宗商品运营占比达到97%。

供应链运营极高的营收占比,让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成为国内三大供应链龙头企业。

在如此强势的表现下,厦门国企也成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榜的“常客”。

2022《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3家国企登榜,其中厦门建发跻身榜单前100,位列第77位,厦门国贸、厦门象屿排名第106位、160位,同样比较靠前。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厦门路桥、厦门港、盛屯矿业6家企业上榜,其中5家为国企,位列第26位、36位、52位、275位、410位、491位。

再看民企的表现。

榜单中民营企业有54家,同样表现不俗。

排名最靠前的是盛屯矿业,位列榜单第7位。此外,中骏集团、均和(厦门)控股两家民企也进入前10。

盛屯矿业主要业务为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务,有色金属采选业务,有色金属贸易等,重点聚焦于钴、镍、铜、锌等新能金属品种,公司于199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厦门中骏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及物业管理等,是中骏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后者是一家专注于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业态的综合性城市运营服务商。

厦门均和控股主营业务为大宗商品和能源资源类的贸易及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大股东是上海均和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9.95%。

虽然百强榜中民营企业数量是国企的2倍多,但在营收规模上却跟国企差距巨大。

厦门百强榜单中的民企总营收只有4230.15亿元,占比只有一成多。从排名看,民企多集中在榜单靠后位置,32家位于后50名,民企整体实力较弱。

厦门百强榜单中不乏外资企业的身影,19家企业为外资企业及港澳台企业。

排名最靠前的是戴尔中国,位列榜单第5位。

戴尔中国是美国戴尔公司中国总部,美国戴尔公司在厦门拥有2个生产工厂、1个全球指挥中心以及戴尔服务业务在中国的地区总部。

厦门宸鸿科技、厦门宸美光电两家外资企业,位于榜单第31、第24位。

信息显示,厦门宸鸿科技是外资技术企业TPK宸鸿集团的子公司,宸鸿集团为全球领先的多点投射式电容触控模组制造商和触控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在厦门设立多个子公司。厦门宸鸿科技是厦门宸美光电的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48%。

另外,榜单中还有1家集体企业,为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榜单第89位。

信息显示,厦门电力工程集团隶属于厦门电业局,是国家二级建筑安装企业,1996年12月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6.上市情况

厦门百强企业中,上市公司有19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5家。

从排名看,最靠前的是盛屯矿业,位列榜单第7位,营收452.37亿元,最靠后的是乾照光电,位列第99位,营收18.79亿元。

分行业看,电子制造及技术服务领域上市公司较多,包括立达信、弘信电子、乾照光电等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视像已成为乾照光电“新主”。

1月31日,海信视像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取得乾照光电的控制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海信视像相关负责人表示:“取得乾照光电控制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海信视像在显示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加快Mini LED、Micro LED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推广,建立未来在市场、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夯实公司在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

7.企业标签

厦门百强榜中,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有7家。

其中,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仲钨酸铵”、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辅酶Q10”、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不间断电源”、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小间距RGB显示屏芯片”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

排名最靠前的是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2位,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位列第14位。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涵盖钨材料产业、稀土产业、电池材料等领域,钨材料产业产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钨冶炼产品年生产能力3万吨,居世界第一;硬质合金出口量占全国30%以上,灯用钨丝市场占有率70%,位居全球第一。

百强榜中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曾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但并未通过2021年复审。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仅有1家,为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

2011年注册成立的开发晶,是亚州50强企业和全球华商高科技500强企业——冠捷科技集团、台湾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商和全球最大的黄光LED芯片制造商——晶元光电,以及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等合资建成。企业定位是“LED整体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LED外延片、LED芯片、LED封装、LED照明应用4大领域,是国内少数几家布局LED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2022年8月,公司入选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