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常家大院有后代吗、常家庄园主人简介

首页 > 旅游 > 景点 > 正文

山西的常家大院有后代吗、常家庄园主人简介

作者 关中尧

山西的常家大院有后代吗、常家庄园主人简介

常家庄园大门还有御河桥

只知道山西人有钱,不知道山西人这么有钱;只知道山西人房盖的阔气,不知道山西人房盖得这么阔气!

山西著名的几座大院看遍,最后来到晋中榆次的常家庄园,呵!在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东阳镇车辋村居然坐落着这么豪横气派的大院,占地规模布局档次不仅是山西顶级的大院,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庄园式建筑群,仅看看常家庄园的大门楼就可以想象人家曾经的鼎盛春秋。

门墙上砖雕欧阳修《醉翁亭记》

常氏家族是做什么买卖的?究竟何时起家发达到这种程度?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寻常有点本事的人家,爷爷辈发家致富打下江山,其儿子辈继承守业维持家业兴旺,到了孙子辈,坐享其成,游手好闲,过不下去就变卖家产、拆房卖砖瓦,最后穷暮潦倒,无以为继。

明弘治年间,太谷惠安村有个叫常仲林的汉子来到榆次车辋村刘家寨,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只好给当地大户刘家放羊,后娶妻生子,三代农耕畜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第四代开始尝试介入商贸,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渐次发达,有了积蓄。常氏繁衍到第五六代时,正值明末清初,晋中商人崛起,常家顺势而为,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生意。

常家书院“石芸轩”

康熙二十八年,常氏家族第八代一个叫常威的开始北上张家口,经营绸布生意,开辟了常家视野的新天地。他身背捎马,只身走口外经商,沿途徒步以行医占卜为生,来到晋商聚集的张家口,在鼓楼底摆摊贩卖“榆次大布”。因这种布厚实耐磨,颇受北部寒冷地区民众欢迎。有了一定积蓄后,常威在上堡租赁一处铺面,行商变坐商,开办第一个商号——常布铺,经营棉布、绸缎,为常家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中叶,俄蒙对茶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已经发展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为了开拓一条新的经商道路,九世常万达扎庄中俄边境恰克图,发展对外贸易。

书院内庭

雍正五年(1727),中俄开辟恰克图贸易后,边贸兴盛,常威以张家口为基地,向口外的归化、包头、库伦、多伦诺尔,山西北部及京津、东北地区扩展,设立分号。经营范围扩大到茶叶、日用百货、食品加工等行业。

乾隆初年,常布铺改称大德玉,新设大德常商号,由常威的两个儿子常万玘、常万达经营,常家生意南北开花。从此,常家发展成为“南常”“北常”两大商业集团。

书院墙上有古今著名的碑帖石刻

在恰克图从事对外贸易的众多山西商号中,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村常家。常家是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由此缔造了富甲海内的晋商巨贾地位。晋商有了钱,建房置家是首要大事,常家开始在榆次车辋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先后历经150年。

放大可看到当代常家教授名录

现在看到的常家庄园,布局严谨,整齐有序,功能性很强。由堡门、堡墙、街道、宅院建筑群、园林、商铺以及街心牌楼、堡池、池桥等组成。街道北侧是庄园的宅院建筑区,临街一字排开。宅院区之北是园林区,包括静园及遐园、狮园两个园中园。街道南侧沿街开有各种商铺,是族人生活消费的供应设施,也是庄园的南封闭线。常家庄园以“后街”为纽带,各个宅院彼此紧靠,“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常家庄园现开放部分,为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半条街,共计12余万平方米,不及原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宅院4公顷、园林8公顷、附属房屋3公顷,庄墙12公里,形成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贴、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

后花园“静园”一角

常氏家族能够摆脱“富不过三代”的江湖社会普遍规律,他们靠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秘诀?

榆次常氏从始祖常仲林明弘治13年(1500年)迁居榆次车辋村起,至今延绵20世,已有500余年历史。总结经验,可以看出指引他们延续事业辉煌道路的几条家训:

“商儒并重”。常家世代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以其“私塾”“学堂”多种育才实践,把儒文化的道德浸润于子弟的人格修炼与境界追求。孔子“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的民富思想扎根于常氏子弟的思想深处。

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

“学而优则贾”的思想又让一代又一代的常氏子弟学有所成弃文从商。八世常威,从小读书,聪颖好学,成年之后,毅然离家,远赴张垣,卖布起家,终成大业。十二世麒麟公,拔贡出身,品学兼优,但他“吾从子贡”,立志经商。其子十三世维丰,国子监完成学业,可以入仕却不入朝政,弃官从商。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揭示了商与儒的内在逻辑与因果对应关系,以先做人后做事的实践为常氏儒商的宏图伟业培植了坚实的文化根脉。

庄园中现存的一条街

“以义制利”。这是很重要很明智的一条戒律,许多商人贪欲熏心,败在一个“利”字上。常家在经商的过程中始终秉承明礼诚信,“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视商誉为生命,不做毁誉之事,不谋无义之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常家在张家口做漠北草原的生意时都是以货易货的形式,春季将牧民需要的生活生产用品送到蒙古包,秋冬季才去收购牲畜皮毛易货结算。试想这大半年的资金抵垫,草原上牧民的游走不定,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正是由于常家的信誉与慷慨,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商业关系,才使得草原生意越做越大。

押解银货时将银子铸成每个1600两的‘’大冬瓜‘’,这样打劫的土匪就抱不动了

“家国兼济”。受儒家“民富”思想的浸润,常氏家族在商业取得巨大成功,积累了巨额财富后,他们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得以实现:常万达在开创万里茶路,开辟俄蒙市场上创造了“生意兴隆,岁入倍常”的辉煌;在恰克图三次闭市许多商家纷纷撤资退市时是常家从大局出发,联袂坚守,艰苦支撑,催生转机。

雅致的亭桥

常氏一门,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

中国最大的家族书院“石蕓軒”

此外,常家世代热心公益,办学育人,捐银赈灾,一掷千金。据记载从九世到十四世常家6代人用于公益的捐银达数百万两,受到当时上至朝廷下至府县的嘉奖。至今悬挂在园内的众多功德匾额就是对常家善举的肯定,是常家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勤谨、眼光、机遇、恒心、管理、读书、育才、慈善,经商坐大,缺一不可。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