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服贸会:引领全球变革

首页 > 财经 > 财经新闻 > 正文

2023年服贸会:引领全球变革

  中国网财经9月5日讯(记者 畅帅帅)2023年服贸会9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本届服贸会59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总数比上届多12个,整体国际化率超过20%。

  中国一直坚持和推进着扩大开放的事业,然而近年来,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新兴经济体政策动荡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那么,在当前的环境下,企业出海是否仍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面临着哪些挑战?碳关税对企业出口有何影响?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网财经采访了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管合伙人金凌云。


  中国网财经: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国之间贸易流动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在如此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企业出海是否仍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金凌云:尽管整体宏观环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但不论是国家要求还是自身的动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具有确定性。高品质的国际化是中国实现高水平发展、推动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

  从宏观的国际环境来看,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面临调整和重建,中国企业在积极提升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投资地区更加多元化,一带一路国家受到了更多关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产品已逐渐摆脱了低价标签,转变为高附加值、高溢价的产品。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国企业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海外市场已取得重大突破。在出海过程中,本地化运营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已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企业发展海外市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未来三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平均增速将是发达国家平均增速的两倍以上。与此近年来传统的西方跨国企业在海外业务方面有所收缩。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前100家跨国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1年的65%下降到了2020年的56%。

  中国积极倡导减碳、可持续发展和ESG议题,并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出海企业可以运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议题,通过突破困境,塑造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品牌和形象,助力自身全球化发展。

  中国网财经:当前企业走出国门面临哪些挑战?

  金凌云: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一直面临众多挑战,如本地化运营管理所涉及的外国政策与法律、投资与税收、跨文化管理、全球化人才短缺、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大国博弈、新兴经济体政策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企业走出国门的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贸易壁垒、汇率波动、制裁与反制、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审查与交易审批,以及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与运输价格的变动等。

  企业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更加突出的问题:世界格局的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积累和实力使得许多企业面临全球市场竞争的压力(例如,储能电池);随着各国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的提高,安全合规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过去,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时注重产品和技术,相对轻视品牌建设,这包括品牌形象、产品服务标准、社区责任、ESG、公共关系管理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构成整体品牌实力的提升,对于走出国门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国网财经:低碳背景下,企业走出国门面临更多门槛,特别是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为企业设置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企业走出国门有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金凌云: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也被称为碳关税。短期来看,向欧盟出口碳关税征税产品的企业会直接受到影响,面临报告产品碳足迹和贸易成本增加的压力。企业要对碳关税进行研究,尽快建立企业的碳台账。要充分利用欧盟碳关税的过渡期,尽快与国际接轨。企业还需关注欧盟碳关税的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减排技术方面领先,占据节能环保领域的优势地位。碳关税的实施将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责任。我们需要从绿色脱碳”大格局的视角来应对欧盟的碳关税。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碳排放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来考虑,并结合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和行业发展规划,做好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整体布局。我们要从环保合规管理、市场布局调整、新能源替代、减排工艺改造以及碳税成本核算等多个角度综合规划,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

  中国网财经:在低碳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挑战?又蕴含哪些机遇呢?

  金凌云:德勤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情景模拟和分析发现,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未来50年,如果气候变化问题无法得到缓解,中国将面临180万亿元的经济损失。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全球升温并出口脱碳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创造116万亿元的经济收益。

  对于中国来说,气候变化危机中蕴含着机遇。中国具备独特的优势,有机会和能力引领全球的脱碳和转型变革。

  中国具备相应的能力、经济资源和合作机会,在低排放环境下实现增长。例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国,其中全球70%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自中国。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拥有高度发达的供应链,有能力满足亚太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低排放和环保技术需求。中国企业可以输出脱碳技术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全球带来福祉。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