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群“城”逐鹿 杭州如何凭“数字”跑在前?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王逸飞 钱晨菲)今年,围绕营商环境建设,浙江省会杭州动作频繁——该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总体战略部署,将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作为年度改革的重点任务,《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批准通过,成为该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在拼经济成为各地今年重点,营商环境建设更呈群“城”逐鹿之势的背景下,其力度之大引人注目。
(资料图片)
这些年,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直是杭州的重点发力方向,其在营商环境打造方面也是公认的“优等生”。如杭州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当下不少国内城市亦将其作为公开“对标”榜样。杭州做对了什么?发挥自身数字经济优势,借好浙江数字化改革机遇,用改革让“数字”成为营商环境新优势,这样的实践不得不提。
数字助力全过程减负: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该市改革总牵头部门的杭州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杭州瞄准营商环境竞争力“全球前列、全国领先”目标定位,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结合杭州实际,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入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引领最优政务环境、最优法治环境、最优市场环境、最优经济生态环境、最优人文环境建设,通过国家试点与"五大最优环境"建设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按照省"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五年整体跃迁"的进度安排,做到"指标适当超前、进度适当提前",通过一至三年的创新推进,率先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国全省营商环境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其中,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是杭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方向。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过程中,当地正通过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努力实现该目标。
去年起,杭州将“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改革试点作为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举措之一,并不断丰富其应用场景。在企业贷款领域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签章应用,让企业可在线获得融资便利便是其带来的“福利”。
“我们用了10分钟申请到10万元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这是以前没有想过的。”杭州某建材企业负责人段东河回忆起此前的贷款经历时说。放在以前,线上线下提供银行流水、营业执照等,提供一批申请表格,还要跑银行和税务等部门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中,为更好地稳经济、促发展,该市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启动企业办事“一照通办”改革。杭州市审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强化数字赋能,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电子证明、电子营业执照等方式,率先在全国实现21个部门的251项企业办事事项凭营业执照‘一照通办’,共计减少企业申报材料753件、精简率达41.6%,其中681件材料无需申请人提交。”
杭州某地行政服大厅。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为了让企业办事“轻装上阵”,杭州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作用,坚持“应减尽减、能减尽减”,推动系统平台集成、数据信息共享、做优信用体系,推动“数据跑”代替“企业跑”。除企业办事“一照通办”外,该市还实现了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企业无违法违规“一纸证明”等。
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即通过梳理年报事项、统筹年报时间、共用年报平台、共享重复信息等举措,推动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社保、海关等事项年度报告“多报合一”,使每家企业少填报年度重复数据62项。目前,该市有40余万家企业享受到“多报合一”改革便利。
企业无违法违规“一纸证明”则是通过共享市场监管、消防安全、医疗保障等15个领域监管信息,实现企业在线“一键”申请即可生成企业信用报告,平均办理时间从近2个月缩短至“秒开具”。
以数字实现全流程优化:项目落地“加码提速”
项目投资是稳经济、促发展的关键。为保障项目落地“加码提速”,近年来杭州发挥“数字”作用,按照“一阶段一件事”原则,协同相关业务、优化审批流程,让服务更贴心、项目审批更快捷。
依托“土地码”的工业用地审批材料“一码归集”功能,办理企业厂房的审批一次也不用跑,在生产基地就能拿到厂房不动产证书,成为完成竣工验收备案的杭州山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到的便利。而按以往流程,企业需准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9项资料,到窗口申请办理证书。
以工业项目快落地、早投产为目标,该市近年创新“一码管地”——通过开发“土地码”,整合土地出让、规划审批、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业务链条,形成“赋码上云、按码供地、码上服务、见码发证”的数字治理新模式,实现工业项目不动产权证发证“零材料、零等待、零跑次”。
记者从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杭州新增和存量工业用地已100%赋“码”管理,所有工业用地项目情况在“一地一码”平台一览无遗。杭州也实现发改立项“秒备案”和用地规划许可证平均20分钟办结的审批新速度。
该市同时着力深化“用地清单制”,全面推行区域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压覆矿产、考古调查勘探等评估普查前置,土地储备机构对照“用地清单”验收把关,实现企业拿地后注意事项“一单清”。
优化“分阶段”施工许可是杭州以数字实现项目落地全流程优化的另一重要探索。
去年,德施曼智能家居安防产业基地项目在杭州滨江区开工,该项目从摘牌到开工只花了15天,比企业原本预计节约了至少一个半月,这种“提速”正得益于当地探索的“分阶段施工”许可举措。
杭州市审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分阶段施工”许可即施工图分类审查改革,通过数字赋能持续优化施工许可办理流程,将施工许可细分为基坑围护、主体工程底板及以下、主体工程底板以上、专项工程四阶段,提前项目桩基进场时间,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该市还推进工业项目“联合验收”,将规划核实、消防验收(备案)等7个事项纳入工业项目联合验收环节,企业只需在“亲清在线”平台上传材料,经多部门协同审批等,实现3个工作日办结。
以数字实现全要素保障:提供双创“阳光雨露”
一流营商环境,亦要求一座城市要创新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全力做好生产要素全链条供给。此方面,杭州打出了一套数字“组合拳”。
在人才服务方面,该市迭代升级了“杭州人才码”,目标实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双创“一帮到底”、生活“一码畅享”、服务“一呼百应”。
杭州鲁尔物联总裁胡辉对“杭州人才码”的便利印象深刻。此前通过“杭州人才码”,其点点手指就预约到了浙大一院的专家诊疗服务。去年,一位海归博士前往杭州未来科技城创业,寻找办公场地成为其面临的首要难题。经过朋友推荐,他最终通过“杭州人才码”找到了合适的办公场所。
目前,“杭州人才码”提供的服务涵盖创新创业、出行、文旅、就医等各类需求。截至2022年底该市已有100余万名人才领码,提供服务1000余万人次。
金融是企业发展的“活水”。近年,杭州开发上线“杭州e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了396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专属融资产品,并创新推出“定向需求发布,指定银行直接受理”“公开需求发布,多家银行抢单”及智能撮合等模式,累计撮合10万笔、2830亿元。
再如数据要素供给方面,该市在做好公共数据开放的制度设计基础上,有序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已累计开放数51亿条,数据集文件下载次数超1300万次。
当下从横向来看,数字化已是杭州在各地营商环境竞争中最具辨识度的特色之一。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更要持续发力。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公开表示,杭州要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重整行装再出发,加快推进系列变革性实践,努力在全省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继续走在前、作示范。其强调,要强化系统观念,牢牢牵住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牛鼻子,一体打造“最优五大环境”。
这一过程中,主打“改革牌”的杭州如何在上述领域续写“数字”故事,值得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