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过去大半,由于房地产去库存成为中央经济工作重点,各地相关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不断刺激市场需求,在这半年里,全国楼市普遍回温,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更是惊人,而在楼市的迅速升温中,千奇百怪的新闻现象也层出不穷。一起来818上半年那些囧囧有神的楼市新闻吧。
一、光房价涨地产股不涨
今年6月,一篇由《华尔街日报》译自《巴伦周刊》的报道称,自2015年年初以来,中国房价平均上涨11%,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所谓一线城市的房价以30%的涨幅领涨,但住宅建筑商的股票并未表现出同样的乐观趋势,基准A股房地产类股指数迄今已下跌20%,在香港股市,大型中资房地产开发商的股价已下跌14%。
报道指出,这可能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买入机会,但似乎更合理的解释是,股市的情况是在暗示当前的房地产复苏不可持续,这种脱节是对投资者的一个警告。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中国楼市正在进入一个拐点,但这个拐点并非指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崩盘,而是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
当然,地产股什么时候跑赢大盘、拐点什么时候到来谁也说不清楚,但在发稿前,小编特地瞄了一眼7月7日的开盘情况,沪指地产股跌幅居前。
二、去库存反而房价上涨
自打习大大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后,“去库存”一词就从去年年底热到了现在。今年,化解房地产库存成为国家重点任务,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不少开发商也选择调整策略,以价换量吸引消费。
然而凡事有例外,无锡楼市在去年还是一个高库存的状态,但到今年五月底,无锡商品房库存量去化周期已经从去年年初的24个月降到了9个月,房价非但没降,反而上涨了一大截。
像无锡这样去库存房价反而上涨的城市在中国并非个例,一方面是政府降首付及货币宽松政策成了开发商涨价的推手,另一方面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促使负利率时代下的置业者和投资客在房价上涨时选择进场。
不过,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权威人士指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这是否意味着中央将通过宏观调控政策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下半年或见分晓。
三、“链家模式”烧钱乱象加剧
当下,楼市高热,乱象频出,虚假广告、泄露信息、虚标价格等中介弊端又被重新热议。
年初的上海事件让链家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它此前推出的“速销房”概念、“独家委托”买卖房政策,也使得行业之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类似“速销”服务的新概念成为中介机构交易量上升的“砝码”,不到一年时间,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批欲打造线上线下的O2O购房平台。一时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使房产中介O2O站上了风口,“烧钱”成为他们抢占市场份额的首要手段,平安好房更认为“互联网+租房”是O2O时代的下一个风口,宣称要拿6亿杀入租房领域。
资本涌入的逻辑并不复杂,中国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了存量房市场,二手房交易量一路走高,未见颓势。不过在“烧钱大战”中强势入市并不代表能在后期运营中实现盈利,业界认为,这种“烧钱”的运作模式很难长期维持。
四、佛山再出“土豪村”
今年5月,一张金额为7 .4亿元的支票图疯转朋友圈,收款人是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大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用途是“土地转让地价款”——是的,佛山卖地又卖出了一个“土豪村”,这7亿元还只是第一期卖地款,这块总建面51万㎡的地块总价23亿元,等到余款到位,全村户均可分到100多万元。
近年,佛山“土豪村”频出,这些村子往往诞生在一些热点板块和区域,因此大部分能“卖地致富”。2007年,佛山启动三旧改造,这也让农村集体土地更加值钱。随着城市化进程,佛山三旧改造领先全国,其中货币补偿十分普遍,“卖地致富”也不奇怪,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模式难以持久和被复制,一定程度上还会反过来刺激区域楼价。
五、10平米“学区过道”叫价150万
近日,某购房网站上出现标价150万元的学区房引来网友关注,因为这间所谓的“学区房”并非房屋,而是一条供院内其他住户进进出出的过道。在北京,不少片区都有这样标为“学区房”的过道出售,神奇的是,这些过道在房本上往往仍显示为住宅。
虽然房屋管理局表示,如过道具有房屋所有权证可以正常办理买卖过户,但能否落户仍是未知数。据派出所房管科工作人员介绍,在产权证上规划用途一栏注明住宅的房本通常可以办理落户,但如果房本中含房屋和过道两项明细,单独购买过道时应注意规划用途是否改变,非住宅则不能办理落户。
对于这种充满变数的奇葩学区房,小编只能感慨家长为孩子上学操碎了心,房产中介为挣家长的钱也是削尖了脑袋,北京市民普遍对“学区过道”交易表示质疑也不无道理。
六、先买理财产品才能买房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某新盘连预售许可证都还没拿就开始喊话买房人先买20万元理财产品才能买房,如此高调违规,胆子也是够肥。今年以来,南京楼市供需紧张,乱象频出,光一个江北就天天上演“抢房大战”,位于行业下游的房屋中介也想“分杯羹”。
种种乱象产生的根源是在这轮楼市回暖中,库存不高的南京房价地价双双上扬,使得置业者预期看涨,市场需求量大增,而伴随着南京市场不断升温,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由于供应不足、开发商捂盘惜售等原因,江北、河西等受追捧的优质板块一度供不应求。
不过,南京市房产局已经表示,按照目前供地和开发建设情况,预计下半年南京商品住宅上市量将达到6.5万套,市场后续供应平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南京楼市的供需关系,影响市场乱象的根本。
七、自买自卖转按揭也能投机
去年,种类繁多的杠杆工具催生了A股市场巨大的泡沫,如今,熟悉的一幕似乎正在楼市重演,自买自卖转按揭等杠杆投机新现象开始在深圳、北京等房价大幅上涨的一线城市出现。自买自卖转按揭即先通过担保公司的过桥贷款还清房贷,再到另一家银行按涨价后的房价抵押房产套出70%的房款,相当于自买自卖,在没有购房者接盘的情况下反复套利。
尽管目前楼市高杠杆投机并不普遍,但业内专家认为,转按揭、众筹、P2P等手段使得限购政策、银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控制过度杠杆的“防火墙”轻易就被突破,可能驱使一些收入较低或不稳定人群、高风险倾向人群涉足住房融资,产生“次级贷款”,加大房地产金融风险。
八、20张信用卡套现凑首付
在这一波楼市热潮下,购房者为凑齐首付花招百出,无奇不有。深圳福田的一位中介人员表示曾经见过一家人办了20张信用卡,凑齐60多万付清首付款后,每个月还几千元最低额,过几个月把房子二次抵押后,信用卡债就能一次性还清,除此以外,用首付贷或者二次抵押贷款买房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当前,尽管由于市场恐慌和场外配资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首付贷”已经被公开叫停,但实际上,“首付贷”不但仍然存在,还被换上“消费贷”、“小额贷”的马甲。相关业务人员表示,首付贷只是抵押贷款的一种油头,银行为了争客户,奇葩的贷款多了去了。
看来投机取巧的并不仅仅是购房者和中介机构,说不定前些日子沸沸扬扬的“首付贷”也只是楼市为抵押贷款背的一口锅而已。
九、销售帮办“假离婚证”
南方楼市乱象频出,北方也是半斤八两。春节过后,山东济南房地产市场逐步转热,住宅成交量大幅增长,乱象也随之增多,中介为争夺客户引导二手房主涨价,开发商“挑三拣四”禁用公积金贷款,甚至连售房员承诺包办“假离婚证”都不是稀奇事。
售楼处包办“假离婚证”,以此享受首套房政策优惠的现象存在于济南多个楼盘中,夫妻双方一人名下有房,通过办个假离婚证,就可以没房一方为贷款人,享受首付二成、利率打折的政策。而这种假离婚证只要交个几百块,中介就会包办妥当,直接交到银行也没人管。
专家表示,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房地产商去库存,部分地产商却趁机捂盘涨价、强行搭售、限用公积金贷款,这不仅给消费者增加额外负担,不利于去库存,也将助长市场泡沫形成。
十、违约金难挡卖家涨价
南北楼市多乱象,中部城市合肥竟也因房价快速上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截至4月10日,合肥市区五家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数激增至326件,同比增长243.2%,被告皆为业主,起因则是这些业主涉嫌违约加价。
但有意思的是,就算被告上法庭,不少房主还是异常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经过法院审判也顶多是赔偿违约金,而合肥近段时间二手房价格疯涨,涨价的金额远比赔偿的违约金要多得多。
面对这种现象,业内人士表示,购房者一方面可以多交定金,加大房主违约成本,一方面可以尽快过户。律师建议,购房者除了根据合同约定获得违约金之外,也可以申请赔偿这期间因为房价上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日前,各地相继出台房屋限购、房价限涨、提高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调控政策稳定楼市,虽然能否根治楼市乱象尚未可知,但从积极的角度看,下半年的楼市将渐趋平稳。而在一个健康有序的楼市环境中又将产生哪些有趣现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