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的“刀俎”和“鱼肉”
备受关注的“天价鱼”事件,连续出现“剧情反转”——常熟游客发帖说春节期间在哈尔滨一顿“鱼宴”吃了上万元,并被胁迫和殴打,网民讨伐铺天盖地;然而,哈尔滨相关部门公布初步情况通报为“明码标价无违规”,并说双方达成和解了;在媒体和网民的质疑声中,调查组深入调查,最新通报称,涉事饭店被吊销营业执照,罚款50万元,同时启动对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问责程序。
看电视剧一样,看完几次“天价鱼”反转剧情,让人明白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个游客真的“被宰”了。
去年“青岛大虾”演出的剧目还让人历历在目,今年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剧情与之雷同,何以再次掀起这么大的舆论波澜?我想,也许是在旅游的经历中,很多人或多或少有被宰、被坑、被骗的经历,同是他乡被宰客,相逢何必曾相识。“天价虾”、“天价鱼”这样的极端事件,无疑点燃了很多人压在心中的愤怒。
饭店宰客,只是旅游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君不知,好多旅游景点不求完善基础设施,却是每逢假日就涨价;君不见,一些景区假玉石假银器假药材泛滥,游客买回家欲哭无泪;君不闻,一些导游因为游客在购物点购物少,就心生恨意口出恶言。
有个成语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景点、导游、商贩、饭店,有的扮演“刀”,有的扮演“俎”,游客永远都是“鱼”和“肉”。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好,他们每逢佳节都磨刀,磨刀霍霍向游客,你一刀,他一刀,刀刀瞄准你钱包。
有评论认为,青岛一盘大虾毁了数亿元打造的“好客山东”形象一样,哈尔滨也呈现出“一条鱼毁了一地旅游形象宣传”之势。在旅游乱象没有彻底整治的背景下,但谁敢说下一次没有一只蟹、一只鸭、一只羊毁了另一个城市的旅游形象?
外出旅游若是“人在囧途”,不能愉快地玩耍,的确令游客不爽;旅游市场乱象,其实也让政府不爽,因为这不光影响地方形象,也影响地方收入。但旅游乱象形成已久,旅游市场和旅游行业高度复杂,整治需要费一番功夫。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在规范旅游行业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等方面,曾被寄予厚望。但两年多的实践表明,指望依靠一部法律解决旅游业的所有问题并不实际。
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游客出境人数超过600万,再创新高,到海外购物消费成为一大风潮。江山如此多娇,游客依然海外跑,不正折射了我们的旅游环境亟需改善和提升吗?现在有个热词叫“供给侧改革”,旅游市场也需要来一场“供给侧改革”,抓住质量、价格、诚信、监管等要素,从根本上提升旅游业综合管理水平,将行业升级融入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大潮。
“天价鱼”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强调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等突出问题。
国家层面都重视起来了,旅游市场里的魑魅魍魉赶快悬崖勒马吧。那些手里拿“刀”的,面前放“俎”的,是不是该收拾家伙,拿出诚信做生意、拿出真心待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