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改善型住宅“逆袭” 中大户型供求大涨

王婷婷/文

“改善型产品开始当道。”这是大多数业内人士对2015年成都楼市的感受。

伴随成都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的增长,政策层面的相对宽松,以及来自土地市场等积极因素的推动,2015年成都市场上改善型住宅“逆袭”,存销比大幅提升。面对更高品质居住人群的改善型市场,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更激烈的竞争。

  改善型需求释放

2015年,伴随国家层面宽松政策的相继出台,成都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也层出不穷。1月取消楼市限购政策,2月执行多年的“90/70政策”退出,3月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最低3成、二手房营业税“5改2”,公积金做出7大调整,省内8个县市出台购房补贴……

宏观层面,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各类政策利好效应叠加,《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了解到,在成都住宅市场,虽然刚需依然是主角,但改善型需求大有反超之势,首改和初级再改置业人群比重明显提升。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成都家庭多套房拥有率明显上涨,在拥有房产的家庭中,仍有19%的家庭有购房打算。

“收入水平与购房能力有直接关系,随着购房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未来几年,成都首改类产品将会有所提高。”锐理数据的评述源于其对成都家庭收入的调查结果:2015年,成都主力客群家庭的年收入为10万~20万元,占比38%;次主力客群家庭年收入为20万~30万元,占比21%。

伴随收入增加和客观需求的影响,2015年,成都有约17%的购房者出于改善居住环境而购房;近21%是因为结婚而购买改善型住宅;14%是为解决小孩教育购房。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市场中,纯投资的购房比例已不足10%,进入“白银时代”,购房者更多为自住购房,其中改善生活、工作、教育环境的需求愈显突出。

“另外考虑到二孩政策的影响,成都‘小四房’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未来改需市场会诞生更多需求。”锐理数据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郭洁指出,需求释放、政策刺激,加之高地价的影响,预计未来100~130平方米左右的产品将成为主力需求,改需型住宅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及近郊部分资源、配套、交通优越的区域。

  开发商“群攻”首改

随着改善型产品购房需求的释放,满足该类需求的中大户型产品供销也大幅增加。

锐理数据的统计显示,2015年,成都市场上,90~150平方米面积段的产品新增了97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则达到1112.6万平方米,已超过了90平方米以下产品的供销量。

此外,2015年,90~110平方米、110~ 130平方米、150~170平方米和170~200平方米,这四个面积段的产品出现销量同比上涨,以及占比增长。特别是90~110平方米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约6个百分点,占比则由2014年的21.9%增加到25.9%,增长最为明显。相比之下,70~90平方米纯刚需户型的销量同比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

建筑形态的成交状况,也能佐证改善型产品的需求在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中成房业的数据发现,无论是联排别墅,还是花园洋房,多层和小高层产品,改善型物业的成交均出现上涨,这几个类型产品的成交涨幅均超3成,其中洋房和超高层涨幅最高,达到36%。

“2016年,可以说是‘改善年’。”高策新源董事长廖建华直言,今年,更多项目会规划改善型产品,开发商也多会把重点放在城区适合做改善型产品的板块。

事实上,2015年,以大源、攀成钢、万年场为代表的改善型物业板块呈现快速增长之势,销量和排名都大幅提升。

高策新源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述3大板块半年期的销售套数就超2000套,大源更是达4485套,在各板块中排名第四,超越临近的刚需板块“华府板块”。而在2014年,大源板块的排在第十五位,攀成钢更是垫底,万年场无缘TOP20。仅一年后,改善型住宅快速挤压了刚需产品固有的市场份额。

此外,不仅万科金域名邸、龙湖源著、万科公园5号、保利两河等高端改善型项目也迅速走热。在成都2015年楼盘销售榜单上,主打100~150平方米产品的南湖国际中心、中德英伦联邦、鹭湖宫等也都位居前十,面向高端改善型需求的南湖国际中心全年销售面积甚至达20.5万平方米,销量位居第二位。

“当前市场的产品结构愈发细分,加之政策一定程度上鼓励改善型需求入市,积压的需求开始释放,改善型产品比例也将逐渐加大。”中成房业总经理罗鸣表示。

热词搜索: 成都 大涨 中大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