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外籍科学家获2015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首页 > 教育 > 考试信息 > 正文

7位外籍科学家获2015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7位外籍科学家获201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张素)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瑞典、日本、俄罗斯、美国、意大利、荷兰的7位外籍科学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瑞典生物分离科学家杨克里斯特·杨森著有经典著作《蛋白质纯化》,他发明的交联琼脂糖层析介质、层析柱和应用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蛋白质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他从1980年开始与中国科学家合作,促进中国相关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长期任职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冲村宪树,曾获日本国家公务员最高奖“瑞宝重光章”。他在任职期间力主中日两国科技界交流融合,曾主导实施多项在中日科技合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比如发起和组织了“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中日大型旗舰项目的联合研究”计划等。

俄罗斯核聚变科学家叶甫盖尼·维利霍夫曾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总统科学顾问等职。他曾引领俄罗斯受控热核聚变研究,是国际热核聚变试验队计划创始人之一。1990年,在他的支持下,俄罗斯将世界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T—7及其子系统赠送给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聚变研究跨上新台阶。此后20多年来,他始终不懈地推动中俄聚变合作与交流。

美国有机化学家彼得·史唐,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中国政府友谊奖。他在有机反应中间体、超分子化学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他发现的“定向键合”自组装方法,在传感、催化、储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05年以来,他受聘为中科院化学所等多家中国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名誉教授,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7篇,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的美方负责人。

美国医学病毒学专家维尔特·伊恩·利普金,是世界卫生组织人畜共患病和新发传染病联合诊断中心主任。他是采用遗传学方法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先驱,曾发现和鉴定了800多个与人类、野生动物或家养动物疾病相关的病毒。2003年SARS流行高峰期,他应邀来到北京协助中国抗击SARS。他还为建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发现联合实验室等作出贡献。

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鲁比亚先后担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所长、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环境署主任等职。他因在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特别是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曾在198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欧科技合作,特别是提出“免费使用互联网协议和程序”的决定对于在中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荷兰口腔公共卫生学专家约翰尼斯·弗兰肯,曾被国际牙科学会评为“1998—1999年度国际牙科医生”,2015年被世界牙科联盟推选为公共健康委员会主席。他是龋病非创伤性修复技术的创始人,这项技术为不发达地区龋病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他从1998年开始与中国口腔医学界合作,为提高中国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完)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