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人口虽然不多,但老龄化趋势却很严峻。随着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退休状态,养老成为一个各方关注的话题。
对于史蒂芬·诺里斯而言,养老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话题。他的父母管理着一个隶属于教堂的养老院,史蒂芬的家就在养老院旁边,从小他的生活中就充满着老年人,他记得母亲眼含泪水为养老院里去世的老人送终。
这样的成长经历影响了史蒂芬的一生。在大学,他学习的是建筑,毕业设计时他选择的是养老院设计。他的毕业作品被一个教堂开设的养老院采用,史蒂芬就这样在养老产业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20世纪90年代,史蒂芬开始把自己的理念变成现实。他回到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家乡阿德莱德,开始开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生活小区。
以澳大利亚普通家庭情况而言,一家有三个孩子算是平均水平,所以一般家庭都住在有着四五间卧室、前后各一个大花园的独立房。随着孩子长大,成家立业,老人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精力和体力不足以照料大房子,特别是大花园。
针对这一问题,史蒂芬把养老小区的房子设计为三卧室,其中除老人的卧室外,还有一个房间可用作书房,另一间用作子女探望时的客房,客厅和餐厅的面积也较一般住宅要小。房子外面只有一个小花园,花卉和植物的品种都由物业公司说了算,因为所有花园都交由物业来打理。如果老人想搞些“自选动作”,种植自己喜欢的花草,当然也可以,但就需自己打理。
如今,史蒂夫在阿德莱德已经开发了大大小小11个养老小区。记者不久前前往其中两处参观,橙色屋瓦反射着南澳温暖的阳光,花园中的玫瑰热烈绽放,就像小区的名字帕萨迪纳显示的那样,一派法国南部的休闲风情。
与一般小区相比,养老小区配备了独立的电话系统和小区视频监控。每个老人家里都安装有特殊的一键式电话,按一下绿色功能键就能接通小区值班人员,如果需要,值班人员会帮助叫救护车,而附近的救护车中心掌握养老小区的门禁密码,可以顺利进入小区接治患病老人。
除了怕生病,老人还怕孤独。因此,每个养老小区都有会所,里面有门球场、游泳池、健身房、会议厅等。在记者参观的一个小区的会所,一家旅行社正在介绍其旅游产品,从新西兰和欧洲的火车之旅,到南太平洋的豪华游轮之行,30多名老人正在认真地听取介绍。在另一个小区,会所的陈列柜上展示着小区门球俱乐部所获得的大小奖杯和俱乐部成员合影。
南澳的法律规定,购买养老村的人年龄必须超过55岁,而一旦养老村里的老人去世,房子空了出来,也不能将其作为遗产传给子女,而必须将产权归还给开发商。开发商会将房子重新装修粉刷,出售给排队等待购买的其他老人。
目前,南澳州政府已经把养老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因为即便在澳大利亚而言,南澳州在养老产业方面也是处于前列的。南澳州长杰伊·韦瑟里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澳州以立法形式为养老产业确立法律框架,让这一产业能够规范、健康发展。
而刚刚签订的中澳自贸协定规定,中国将向澳方开放养老产业,澳大利亚养老服务提供者可在华设立外资独资的盈利性养老机构。史蒂芬很想将自己在养老小区开发方面的经验介绍到中国。他坦言,澳大利亚的经验肯定不会百分之百适用于中国,毕竟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相差很大,不过,他对于中国的养老市场仍保持信心。
史蒂芬认为,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两口之家要负担四个老人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他相信,随着观念的逐步开放、中国人富裕程度的提高,养老产业一定会在中国有爆发性增长,而澳大利亚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派上用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