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新规,不妨让老百姓说了算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黄玥)继上海专车有了合法运营牌照后,交通运输部也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车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专车“正名”。

新规将专车定义为互联网预约出租车,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允许其与传统出租车一样,在中国境内合法运营。

看似新规将专车纳入“正规军”行列,然而,“眼尖”的网友却发现,专车正式入行的条件十分“苛刻”。

“要有出租车运营资质”“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车服务”“使用年限被限制在8年”“取得预约出租车汽车驾驶员类别的从业资格证”“禁止运营企业低于成本价”……

通俗的总结就是:私家车或不能开专车了,一辆专车只能跑一个平台,专车不能线下招手揽活,定价必须比出租车价高,专车促销活动须提前10天先公告等。

专车新规是规范还是“要命”,进步还是倒退,很难说清楚。不过,截至发稿前,一项百度的调查结果显示,1972名网友认为新规或致出行行业倒退,583名网友认为新规是交通部门践行“简政放权”的进步举措。

由此可见,给新规“差评”的网友占多数。网友给“差评”的理由大致是:新规提高门槛而不鼓励创新,没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而“好评”的观点为:专车乱套需要监管,私家车运营对出租车行业不公平等。

网友留言是真实的。作为直接的消费者,他们体验过传统出租车正规、挑客、难打等情况,也享受过快捷、舒适的专车服务。对他们来说,价格和体验是最实际的。

差别体验的背后,有出租车行业机制僵化、司机素质不高等原因,也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预约”专车更符合资源利用、减轻拥堵、提高效率、服务优质的需求,备受老百姓青睐。

不可否认,专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野蛮生长、杂乱无序之势,出租车与专车司机之间也存在对立情绪。出租车司机不满长期独断经营的业务,被新兴业态瓜分利益蛋糕,专车司机则嘲讽出租车司机跟不上潮流。

其实,两者均为老百姓出行提供服务的行业,对新旧共存的两业态,既要肯定多样性、差异性,又要避免对立和冲撞,保持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因此,专车新规要维护出租车司机的合法利益,也要用互联网思维盘活资源,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管理新生事物,避免操之过急的“休克式”改革。

同样,满足老百姓多样化、便利的出行需求,不仅是出租车和专车行业该做的,也是监管部门的职责。专车新规的监管思路切勿背离“服务”老百姓的宗旨。

俗话说,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质的服务。放开市场管制,把调节交给市场,引用竞争机制,把责任交给平台和司机,让他们将危机感转化成责任感,将老百姓的诉求放在首位,让老百姓从竞争中得益受惠。

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