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逐年上升 过半熬不过3年

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逐年上升 过半熬不过3年

2010年,东北小伙儿王硕斌从北京大学[微博]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了,那一年,本科生中仅有0.9%选择了创业。这是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数据挖掘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5年后,在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的背景下,某网站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2015届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6.3%。

大学毕业即创业比例逐年上升

5年前,刚毕业就创业还是件“孤独”的事。

2009年,王硕斌在校时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做化妆品团购网站。为了省钱,他和合伙人包揽了从摆拍、修图到写代码、写文案、做推广、当客服等所有琐碎事情,网站于2010年王硕斌毕业时上线。“2010年刚毕业那会儿我还有工作,是兼职创业”,王硕斌一天常常要工作近16个小时。

“当时创业的人很少。我家本来就是做生意的,家里人不想让我读这么多年书后又做生意,想让我当公务员[微博](课程)。”王硕斌说。但短短几年后,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政策频出,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猛增。

2014年6月,人社部、教育部等9个部门联合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在4年内引领全国80万大学生创业作为目标之一。2014年12月,教育部规定高校可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麦可思研究院研究了近年的数据后发现,包括本科毕业生和高职专院校毕业生在内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年1.2%,2008年1%,2009年1.2%,2010年1.5%,2011年1.6%,2012年2%,2013年2.3%,2014年2.9%。

通过梳理近5年的麦可思数据,记者发现:高职专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始终高于本科院校创业比例。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认为,高职专院校毕业自主创业率之所以高于本科院校,是因为高职专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更偏实践和应用”,“所以很多创业是跟自身专业相关的”。

“我就是想创业”

2012年从清华[微博]大学[微博]法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许耀文进入一家央企担任董事长助理。两年多后,他扔掉“铁饭碗”,加入创业大军。

“觉得生活太平淡,想做点轰轰烈烈的事情,我就是想创业。其实当时还对创业没什么概念,先有热情,再找方向。”拉上之前打篮球认识的好哥们儿王通,许耀文搭建了朋友聚会平台聚场网,以此将聚会者与聚会场所连接起来。“创业也是因为在北京压力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老家在云南的许耀文笑着说。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创业理想和“马云[微博]”被频繁提及。一家创业咖啡馆的广告词写着:从这里出发,你离乔布斯只有一根网线的距离。

受访的近二十名大学毕业创业者面对“为什么选择创业”的提问,回答一般都是“我就是想创业”、“我喜欢创业相对自由的状态”、“之前就有这样的理想”。

据麦可思研究院过去6年的统计数据,本科毕业生在创业动机一栏中选择“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的比例始终占据第一位,在40%以上,其中2008年41%,2009年44%,2010年41%,2011年46%,2012年51%,2013年46%,2014年48%。

“有好的创业项目”则位列创业动机第二位,且近6年比例均保持在14%左右。

当受访创业者谈到最初对创业状态的理解时,“自由”、“挑战”与“激情”是出现最多的词汇。

超半数毕业即创业者熬不过3年

经过近1年的努力,王硕斌的网站终于在2010年年底实现盈利。就在尝到甜头的王硕斌准备辞职全职创业时,合伙人出现了问题,导致这场创业于2011年无疾而终。王硕斌重整旗鼓2012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半年后创业项目逐渐步入正轨。

与王硕斌不同的是,更多刚毕业就创业的年轻人在不久后选择了退出。

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其中,2007年创业的应届毕业生3年后还有36.4%的人还在继续,2008年这一数字为33.7%,2009年为29.6%,2010年为41.1%,2011年为44.8%。

对此,拉勾网联合创始人鲍艾乐认为,创业本身其实就是筛选的过程,“创业并不光鲜,过程非常艰苦,是对信心的极大考验,很多人是撑不下来的”。

不少投资人不约而同地将退出创业或创业失败的原因与创业者自身的心态和能力联系到一起。

德迅投资董事总经理邱淳认为,“为创业而创业”的动机是当下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基于不想工作、不想给别人打工的想法而创业,不一定是种很好的创业心态。创业需要先有耐心的积累,凭着想象和热情一头扎进去会走很多弯路”。

“要理想不要理想主义”则是天使湾创投副总裁尚耀庭对年轻人创业应有心态的概括:“不少年轻人来找我们时都抱着改变世界的想法。这很好,但很多时候也不现实。如果大家都想做出阿里巴巴[微博]、百度这样的成果,失败率肯定高,愿望要与能力相匹配。”

从项目角度来看,国信行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柏婷认为,如果创业项目本身是做技术研发创新的高校科研成果,可以快速市场化,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因为技术门槛高,对创业团队前期管理水平要求就相对低,项目存活两三年是非常正常的,“但模式容易被复制,无核心竞争力,甚至完全复制美国互联网玩法的创业项目,创业失败的几率就较大”。

投资机构并不青睐一毕业就创业的人

在拿到50万元种子投资前,许耀文已经至少找30家投资机构谈过了。“可能是受媒体报道的影响,不少人都觉得找投资特别容易,但其实并不是。”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许耀文利用与投资人见面的间隙告诉记者。

据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在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中,风险投资所占的比例徘徊在1%~2%上下,最高是4%。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个人积蓄是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2009年~2014年,这些资金所占比例始终在80%以上。王硕斌第一次创业的起始资金中有二三十万来自其父母。

“1年里少说也有几千个刚毕业的学生来找我们投项目。”尚耀庭说,“但我们真正投下去的也就三五十个,与其他机构相比,这个数量已经不小了,我们毕竟还是比较青睐年轻人。”

受访的投资人普遍认为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不太靠谱儿”。

即便曾多次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真格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刘元告诉记者:“大学生创业本身被公认为是高风险的事,失败率比有过工作经验、甚至有过失败创业经历的创业者高出许多。除非是拥有异于常人的天才或经历,大学毕业生往往很难从优秀的基金获得投资”。

柏婷则认为,创业需要的“对行业的深刻认识,丰富的人脉资源,组建团队、洞察数据”等能力,“应届毕业生不太可能具备”。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