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姑娘十年来捐书近千本 用书为山乡孩子"点灯"
决心,要成为像捐献者一样的人,“今后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建一座图书馆”。
10年来,王米娜一直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路上奔跑。
这个来自小城镇工人家庭的女孩,中学时每月用零花钱坚持买书捐书,大学时一度一周兼职7份工作,已累计向红十字会、乡村学校捐赠儿童读物、书本杂志近千册。目前,这个研一学生正在努力为湖北麻城市木樨河小学建一个图书室。
前不久,随着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品德模范”评选的展开,她的故事才渐渐为人知晓,校园里“拼命三娘”的梦想与执著感动着越来越多的90后。
王米娜家在湖北天门,初二时,在被“大眼睛女孩”的照片触动后,她一股脑儿捐出自己看过的所有书,“当时我们镇上有红十字会的捐赠箱,后来我每个月买一本书,看完后也通过红十字会捐出去”。
为了买书,初中时身为走读生的王米娜真的开始“走”读了。每天两趟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她一走就是两年,没有额外的零花钱,就把攒下的车费全部用来买书。
高中住校后,王米娜从每个月紧巴巴的生活费中抠出买书的钱,从未间断。
她还曾把“建图书馆”的心愿一笔一划写下来,贴在高三班级里的志愿树上,“时刻提醒自己,我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王米娜说,虽然现在很多同龄人都不爱看书,但是在落后山区,书籍是孩子平等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建图书馆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不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我想做一个点灯的人。”王米娜说,她想把一本本有趣又耐人寻味的书,送到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在书本中找到人生方向。
第一次走进农村破旧的房子时,王米娜看着已经发霉的木头书架,内心五味杂陈。那是2010年8月,刚刚高考结束的王米娜前往天门市张越小学支教,带去了不少图书。
农家书屋里的儿童读物不多,久未更新。王米娜将自己带来的书放在书架上,没想到课后就有学生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抚摸,却不翻开看。
面对她的询问,学生们腼腆地说,怕把老师的书弄坏了。王米娜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尽己所能,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看。”
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后,王米娜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时间继续着她的支教活动。从高考后到现在,王米娜在3座城市4所学校支过教。
最初,除了想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之外,这个就读于中文专业的女孩还抱着“强迫自己阅读更多书籍”的心态在买书、捐书。支教后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她更努力。
现在,她的宿舍里还堆放着马上要送往麻城市木樨河小学的近两百本图书,她修建图书馆的心愿找到了实现的目的地。
木樨河小学的熊妙老师是王米娜修双学位期间认识的朋友,正是因为熊妙的从中搭桥,才有了王米娜为木樨河捐书建图书室的计划。
在熊妙眼里,王米娜乐于助人,善良大方,“我告诉她学校里缺少课外读物,她就主动提出要为我们做点事”。她评价王米娜是“出于本心”,与王米娜的网络签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谋而合。
如今,王米娜帮助过的学生会不时发来信息,告诉她,“看见书架上的书就想起你给我们讲故事”,“数学接近满分,第一个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每当这时,她总会庆幸,自己在最难的时刻没有放弃。
如今王米娜还在资助一名湖北恩施的孤儿,每个月靠兼职收入2500元左右,接近三分之一用于资助、捐书等公益项目上。
从小,王米娜受到的教育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但她一直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多年来所做的公益善举,“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实在不想到处宣扬”。
但这件“很小的事情”,在王米娜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让我更加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帮助他人更要强大自己,捐书让我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更有动力”。
为了建图书馆的梦想,王米娜一路奔跑,她说也许今后自己会改变捐赠的方式,也想过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这件事,“但不变的是,我将一直坚持把捐书、建图书馆这件事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