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花鼓戏在传承中探索前进(2)
时间:2014-08-11
作者:newsman
来源:随州日报

  从起源之初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花鼓戏生长并迎来第一次繁盛。第二个发展时期是1956年到1966年,在当时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随县花鼓剧团”成立,累计演出三千余场(次);民间剧团不断涌现,花鼓戏遍地开花。1966年后,全国大兴“样板戏”,随州花鼓失去支持,走入低谷。“文革”结束到1990年这十几年间,政府大力支持花鼓戏,财政发放工资,事业经费包干,基础设施统筹统建。轻装上阵的随州花鼓戏迎来鼎盛时期,剧团每年演出均在300场以上,70%为上山下乡演出。剧团每到一地,群众邀亲接友观看演出为待客之礼,演出之地,犹如年节热闹。这十多年,也是随州花鼓戏创作成果最丰、影响面最广的时期,涌现了《赵五娘吃糠》、《翠平卖猪》、《楚庄王》、《古墓花魂》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剧目,号称“十年十台创作戏”。花鼓剧团在襄阳地区乃至湖北省专业艺术团体中名列前茅,并有多部作品拍了电影、上了电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强劲冲击,随州花鼓戏再次沉寂。

  与戏结缘 坚守一生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古乐编钟”、“随州花鼓戏”并称随州文化“三宝”。如何保护发展好随州花鼓戏,是天韵公司董事长何敬国朝思暮想的问题。他把管理工业企业的先进理念,成功运用到剧团运营中。

  《公路孝女》是市场化运作的一个成功尝试。公司积极与交通系统合作,将先进的养路工典型——王何林的感人事迹搬上了舞台,采取“政府买单,百姓看戏”,“三万”驻村工作队“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等,并与商演形式结合,“两条腿走路”,边赚吆喝边挣钱。同时,公司正在着手修改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随州花鼓戏 《不下马的将军》,计划于9月复排,已与随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达成意向性协议,将向全国24个有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省份推介演出。

  改制以来,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艺术生产、剧目创新、条件改善、演职员收入等方面都实现了大提高,为随州花鼓戏注入新的生命力。抓稳大戏创作的同时,公司还排练了《三喜临门》、《推车赶会》、《杠上开花》、《陈大姐闯关》等小戏、折子戏,储存的上演剧目达4台,编排了系列时尚节目,可以组合成二台综艺晚会,消无声息地准备好了打开综合演艺市场的敲门砖。

  66岁的国家二级编剧李永朝感叹,“选择了花鼓戏,就选择了坚守”。他说:“25年沉寂,25年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他和他的同事们走下去。《公路孝女》在演出后,众多省级媒体当即采访了三等奖获得者余双英,令他们惊讶的是,这个剧中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扮演者已经51岁了。余双英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剧团后就是表演骨干,不仅经常“以老充少”,而且不时女扮男装,或者一人分饰多角。《公路孝女》在省里参加比赛时,公司还向广水剧团“借人”,就连乐队演奏人员、公司会计也上场客串了角色。

  公司年龄最大的当属73岁的导演鲍水清,如今已是随州老一辈最后的一位花鼓戏导演了。他有着六十年的舞台生涯,今天仍坚守在随州花鼓戏台前。在市文体局的积极协调下,今年随州技师学院将与天韵公司联合办学,9月招收第一届艺术生40名,为随州花鼓戏培养接班人,这个好消息让老艺术家们非常期待。

  再难也要坚持,再难也要发展。随州花鼓革除体制弊端,走上市场道路,迎来八方支持,虽小尝市场甜头,但还存在着政策落实、人才、设备、场地、营销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亟需解决。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路很长很远,依然需要坚守、思索、支持、前进。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