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随州成功争取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这块招牌让随州人引以自豪,给了随州人自信。金字招牌,在随州经济社会文化跨越式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复查在即,我们该怎样以对历史、对未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规划为先
科学规划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随州历届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名城的保护规划。l994年国务院公布随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随州市政府随即组织编制了《东西护城河改造规划》。1996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提出重点保护致力于存古存旧、风貌完整、延续文脉,更新建设力求继承传统、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规划按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明确重点要保护好体现古城风貌和形态的古城墙、护城河、擂鼓墩墓葬群和重要历史文物、遗迹等。
对照这个规划,随州城区外围完成的相当漂亮。炎帝故里风景区的建设、洪山寺的保护和新建等超出了当初的设想。但是,城区内的文物保护没有严格按照规划实施,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指导性、约束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2004年,市政府又专门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随州市老城区保护改造规划》,提出将随州发展定位为“古乐之都”,建设三条城市主脉,即“水脉”、“绿脉”、“文脉”的理念。其中的“水脉”——“一河两岸”风光带成为随州城市的一道亮丽名片,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灵气,拉开了城市建设的骨架。但另两个方面基本落空了。
很好的规划为什么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我市文化学者王文虎认为,要强化规划的“顶层设计”,将科学的城市规划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使之成为坚不可催的“随州意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曾任市文体局副局长、现档案局局长王良成也提出,名城建设不能搞拍脑袋工程,要依规划办事,在项目设计和执行时,规划、文物、旅游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近年来,市规划部门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山水城市”、“文化名城”两大特色为目标,形成了“山水共生、产城一体、人文和谐、宜居宜游”的规划理念,提出了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名城保护新思路,使古城墙、岁丰桥、文峰塔等一批古建筑古遗迹得到有效保护。
我市还与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护城河两岸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草店子街区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等规划编制合同。同时,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 《炎帝故里风景区总体规划》、《炎帝大道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随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建设规划》等重点项目规划。印发了《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对全市历史文化保护项目进行全面普查和确认,并分类统计和建档,实行跟踪监管。8月底前完成《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名城保护工作形成制度约束机制。
成立名城保护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明确规定,在项目规划审批中,凡牵涉到文物保护的,由规划部门初审、文物部门审查;未经文物部门审查或审查不同意的,一律不予审批。
实用为上
随州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我们既要保护好,更要利用好。
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市先后投入数十亿元用于名城的保护建设,拓展了城东新区和城南新区,建设了全省一流的编钟博物馆,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擂鼓墩大遗址的保护建设,抢救性挖掘了义地岗、叶家山等地的墓葬,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对护城河进行了高规格治理,建设了神农公园,投入4亿多元保护性开发建设了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在城东新区投资4亿元建设随州文化公园,包装改造和新建了10条城市主干道,对数十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提档升级。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应该只有高楼大厦、柏油路、商业街,还应该有更多的古城符号和地域特色符号。所以在城市的建设中,应将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修缮贯穿其中,让那些充满历史文化含量的名人事迹、古街名、地名以古色古香的形式展现于城市的广场、路面、街头,彰显城市的高雅气质,增加城市的历史厚度。
王文虎认为,名城保护可以是搜集整理性保护,将散落于民间的文化遗存,如文字记载、文物、民谣、民歌等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出版。这个方面,近些年做了不少工作,出版了系列丛书,有大量成果。也可以是恢复性保护,如已建成的文峰塔广场,正在建设的文化公园、回龙寺公园,这些都是随州文脉所系。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保护,这是名城保护的灵魂。历史文化名城不是要做成古董,而是要着眼于未来,是要为现实服务的,为市民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服务,要在更高、更广层面上发挥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