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这个建议一定会触及很多人的神经,但这原本就是应当要改革的。”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奥委会委员、前短道速滑奥运会冠军杨扬,把中国体育最隐讳的体育选拔制度推上台面,提出“关于选拔制度透明化、制度化,维护奥林匹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保障运动员权益”的建议。但两会结束后,这个“尖锐”的建议很快就淹没在庞杂的信息中,只能静静等待有关部门的回应了。
在这两页纸上,杨扬把运动员的权益与呼唤公平正义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直指“国内组建国家队和参加大型赛事的选拔制度不明确,存在指派”等现象。“人大代表肩负着很多人的信任,我必须提出高质量的议案。”杨扬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坦言,从2008年第一次以人大代表身份走进人民大会堂至今,很多问题都是一提再提,“这些年,关于青少年体育,我从各个角度都在提,但总体来说问题解决得比较慢,根本问题都没得到解决”,“力不从心啊,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力不从心”在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看来,与体育“人微言轻”有很大关系——体育非刚需,在经济社会发展序列中的位置相对靠后;体育界又难以从大社会的角度看问题,所涉议案提案多为就体育谈体育,与其他社会领域没有形成广泛交集,“本身式微,局限在小圈子里,说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变成走过场了。”
明星雷声大 提案雨点小
两会期间,会议每天早上9点开始,代表委员通常要提前1个小时上大巴。因孩子太小离不开妈妈,杨扬只能每天在家和住地之间往返,因为“怕过了7点会堵车”,她每天早上6点30分就出门了,而为了准备会议发言,她“只能利用中午时间”。会议通常下午5点结束,杨扬回到家时已是晚上7点多。
今年的两会,像杨扬这样的代表委员有5000多人。在2232人的政协委员名单中,体育界以21人排在倒数之列,虽不乏姚明和刘翔这样的明星人物,但人们所关注的多为他们本身而非提案。
“今年我有提案,是自己调研后写的”,“我带了提案,是希望田径运动能为全民健身服务的。”政协委员刘翔出现在今年两会上,“真的带提案了”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短短几天,刘翔就占据了体育类委员两会热搜榜榜首,但他的提案引发的议论并不太多。在刘翔没有受伤前,因备战大赛屡次缺席两会的他,曾被称为“打酱油委员”,只能“用成绩献礼”的翔飞人还一度“喧宾夺主”,在两会上被热议。当时,前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曾表示:“刘翔每次来参加会议都非常认真。有时因备战任务重,无法脱身,我们对像他这样的现役运动员应给予理解。”
而姚明的那句“我要说(提案)是我自己写的,你信吗?”同样让他的影响力超过他的提案。事实上,姚明曾高质量地提交过《改革管理体制,开放人才选拔,促进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其中提到的中国篮球现实问题及建设性建议发人深省,可惜现状并未由此改善。即便如此,姚明也曾表示,“大家不要看到一个有点名气的委员就‘逼提案’,逼出来的提案不会是好提案!”
可自从一名体育界代表坦承自己5年都没有议案及建议,且称“每次参加人大会议都是学习,都是为以后的成长做铺垫”后,公众对体育界代表委员及议案提案的信心自然也打了折扣。“选明星参加两会是为了提高关注度,但他们拿不出议案提案反而会起反效果。”有业内专家表示,体育明星很难有时间调研进而拿出高质量的议案提案,尤其是现役运动员,即便提交了议案提案,也无法让公众的注意力聚焦在议案提案本身。
目前,体育界政协委员通常由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组成,“人大代表按照地区选举,政协委员按行业推举。地方和行业为了提高自身在两会上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自然会选择一些演艺界和体育界的明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陶文昭撰文表示,“对代表委员最本质的要求,在于是否代表民意,是否具有民主政治的素质。如果按照名气选择明星做代表委员,就等于以温度计去量血压,是功能错位。”但“这些年,也有明星在专业领域乃至社会其他问题上提出过真知灼见,当是定位准确和努力工作的结果”。
杨扬坦言,从运动员的角度说,如果自己在役,“99%只能把成为代表委员当成一种荣誉了”,没有生活经验,仅有的运动经验又看似与两会的议题没什么关系,就像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滑联会议时的“傻眼和尴尬”那样:当时,“有运动员问国际滑联,你一年的预算是多少?我当时还想,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一天下来我都插不上什么话。”直到被国际滑联主席一语点醒,“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你的体育项目,说你知道的东西就行。”所以,退役后致力于青少年体育和运动员培训工作的杨扬,在两会上提出了不少建议,而运营冰场的经历,又让她的视野拓宽到社会化俱乐部的相关领域。“退役后,得益于我的工作,我的建议很多都与主流的竞技体育无关,反而得到社会上的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