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新导弹试射曾受挫 坠海又钻出连续翻滚
时间:2014-11-05
作者:newsman
来源:未知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哪管狂风激恶浪,定叫惊雷震海天!

  他们是一支与武器数据打交道的试验先锋,海军新型导弹能否定型与列装的“生死符”,掌握在他们手中。

  肩扛千钧,深海作证。从我国首枚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起,3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牢记使命、胸蕴风雷、默默无闻,在月色凄清的海岛远洋,在生死一线的试验疆场,接力传承,矢志奉献,在强军新征程上举旗铸剑,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强军答卷。

  举步维艰间,愈行愈坚守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北方某海域。靶场官兵与工业部门携手奋战,在大洋深处成功完成了某型导弹的试验发射任务。

  军事革命变革日新月异,新的强军实践呼唤不断突破战略前沿技术,加速建立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某型导弹项目上马,试验区官兵捺不住了,向上级和首长机关主动请战,承担起试验定型任务。可在彼时,靶场与该型导弹相配套的测控系统还一片空白,筚路蓝缕,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任务书下达了,可试验任务却陷入了困境——没有经验、缺少技术,甚至连导弹飞行遥测设备和软件都没有!

  “为了能打导弹,再难也要搞出来!”高级工程师娄汉泉挑起重担。他跑遍了数十个备选测控站点,不通公路,就用脚一步步量出来几十公里山路,光鞋子就走坏了十多双。在海岛上,淡水和蔬菜严重缺乏,只能喝带着腥味的淡化海水,住在潮湿简陋的小旅馆里……娄汉泉病倒了,可他咬咬牙,爬下床,继续奔波,只为寻到最好的布站点,早日建成测控系统。

  终于,这一系统应用到试验任务中发挥巨大效用,并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申请了3项国防专利。

  初创之维艰,没有难倒无畏的海上靶场人,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面对试验中的困难,他们迎头而上。

  初冬,工程师王玉坤出海执行光测任务。五、六级的大风掀起近五米高的浪差,王玉坤吃力地扶着栏杆,几乎瘫倒在地。

  “拿安全绳来,把我绑住!人在,就一定要拿到数据!”风浪中,王玉坤大声疾呼。他一手死死地拽过绳子,一圈又一圈的缠绕在身上,把自己设备牢牢地系紧在一起,另一只手捂着上腹呕吐不停……3个多小时,240多分钟,14400多秒,冰冷的海水重重地拍在他的身上,王玉坤倚靠着设备,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身体在海水的浇灌下瑟瑟发抖。

  在导弹发射的一刹那,王玉坤一下子“抖”起了精神,略显哆嗦地手指按下按钮,启动舰载光测设备……

  “那次在导弹发射后几秒钟就成功捕获了目标,300多秒里拿下的完整数据,对导弹最终定型意义重大。”说起这件事来,时任作试参谋的试验区副参谋长杨立军目光闪烁。

  举步维艰,愈行愈坚守。战士张运杰从未想过,自己竟能征服了导弹专家,并因此荣立二等功。

  那次导弹试验任务,试图像传输室的“摄像师”,他像以往一样登上运输船,

  导弹发射腾空几十米后,却一头栽向水中……试验失败了!

  突然,掉落海里的导弹残体“蹭”的一下又从水面钻了出来,在空中连续翻滚,火红的尾焰伴着浓浓的白烟。

  一旦导弹误将运输船识别为靶标误炸,后果不堪设想,在场的官兵惊出了一身冷汗……

  张运杰却握紧着摄像机,将镜头牢牢地对准了四处乱飞的导弹。

  十几秒过后,导弹落入海里,他拍摄的飞行轨迹画面,成为唯一记录失败全过程的画面,为后续分析试验失利原因提供了宝贵数据和重要技术资料。

  “如果没有这十几秒的完整图像资料,我们将面临极大挑战,会走很多弯路,导弹的研制也要推迟好几年。”在任务总结会上,工业部门一名领导激动万分。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靶场试验工房墙壁上,悬挂着一面近80平方米的硕大国旗,与国旗正对,有一副与国旗等宽的超大壁画,壁画左侧华表耸立,下侧山峦叠嶂、长城逶迤。正中间写着开头那几个大字。

  “看一眼那面国旗,什么都不用说。为了国之重器,什么都可以舍弃。”一位参加试验的技术专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

  老专家刘怀忠还清楚的记得那次执行试验任务上艇前的谈话。

  也是面向国旗,首长转过身子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星空,长时间的沉默过后,强作平静地问道:“家里都有什么人,孩子多大了,对组织还有什么要求?”

  “没有任何要求,坚决完成任务!”刘怀忠坚定地回答。

  转过身来时,刘怀忠发现首长已是泪流满面。

  当晚,刘怀忠把资料整理得整整齐齐,钥匙交给领导,给家人留了一封托付后事的信。第二天清晨五点准时登艇出海……

【责任编辑:木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