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质疑中国核政策:核危险时可能首先使用核武
时间:2014-07-24
作者:木木
来源:中新网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7月23日报道,新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可能成为俄罗斯在同美国平等的基础上,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威慑能力和战略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周围持续激烈的危机过程中,美国、其他北约国家和乌克兰一样在官方层面小心回避核武器和核威慑的问题(如果不算上今年3月24日尤里·季莫申科愚蠢且不负责任的对媒体透露关于此问题的意见)。但是隐蔽的核物质和战略如同当前戏剧化事件的某种背景一样存在着。不深入俄罗斯和美国及其同盟在近十年来的关系史系,特别是在现如今危机下的关系,我们来看看核威慑在当今局势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俄罗斯同西方的新的对抗会如何影响这一角色。

  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核威慑

  首先,核威慑是50年代初政治学家(主要是美国作家伯纳德·布罗迪和亨利·基辛格)的发明,然后被政治家所接受,然后军事家们开始跟着使用这种说法。从历史上来看,国家总是将自己的军队主要地用于战争。然而军队这种用途经常有着附加作用,用来向对手施加政治压力,迫使对手做什么或者放弃某种行动。在这里威慑的概念基本上没有被添加任何新的东西,要知道在世界上核战争的

  解除核武器的意识形态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新世纪的前几年,冷战已经一去不返、世界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包括安全领域。当然,这些年的世界秩序远不能让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满意,特别是美国试图在其领导下实现单极世界主义的那一部分。但是在主要大国关系的所有分歧中占优势的依然是经济和军事政治合作,而不是竞争。

  在这个时期,签署了一系列关于控制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不扩散和废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最重要的协议。最近的一个协议是2010年签订的新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进行了关于共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会谈。自愿或者强行废除9个国家(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的核武器或者核武器计划。超过40个国家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包括两个核大国(中国和法国)。在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为了永久的和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文书(除了联合国宪章),只有四个国家没有加入此条约。

  上述的趋势同逐步削减核武器以及并入第三核国家进程一起,是以美国/北约、俄罗斯和中国逐步取消互相核威慑作为军事战略关系基础为前提的。关于共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会谈本身就暗示了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战略关系的根本性改变,即使,谈判双方自己显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继续用上千枚核弹头瞄准对方,但同时合作建设如此完善的、昂贵的和生命攸关的系统,如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或者俄罗斯的航空航天防御系统。这在政治或者军事技术关系上都是无法实现的。

  由此得出结论,核威慑已经成为不合时宜的、由于危险性最小而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其中包括大国及其盟国间蓄意的核攻击或者使用常规武器进行大规模侵略。同时核威慑对于新型的、真正的威胁,如核武器扩散、国际恐怖主义、种族和宗教冲突及其带来的毒品流动、跨国犯罪等,毫无益处。

  所有这些观点基本上到今天还是有着充分的说服力的。改变的还有:乌克兰危机永久的摧毁了俄罗斯同西方在安全领域扩大合作的希望。核威慑和合作之间的悖论在当前这一刻自己得到了解决: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完全失败、相互之间的核威慑仍旧存在而且可能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从很多表现看冷战重回双方之间。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符合逻辑的,辩证的矛盾已经不存在了。不同角度的世界都已经重回80年代中期以前的时期,或者更早---20世纪初或者19世纪的地缘政治竞争和领土争夺。

  在俄罗斯(不过,同时在俄罗斯以外)许多人都欢迎即将到来的分裂与对抗的世界,这已经不是个秘密。他们非常想念冷战时简单的“黑白”世界,从中联想到自己国家过去的领先地位,联想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地缘政治竞争以及同美国的军备竞争中的英雄成就。然而往往这些在冷战期间工作在俄罗斯的人们,尤其是在冷战后进入政治工作的人们偷偷用历史神话调换了事实、为失去的“世界秩序”感到遗憾。而这“世界秩序”实际上在彻底毁灭的边缘的平衡,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毁灭性的的物质损失。除此之外,新的冷战,如果无法避免,将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冷战,而且在某些方面比之前更糟糕。

  灾难性后果已经大大加强了间接的、作为次要手段使用核武器的作用。

  同时需要强调,其实在核武器70年的历史中,核武器的系统或者其某个部分从来都没被用来作为核威慑。他们总是被用来完成具体的作战任务和根据核战争的真实作战计划来摧毁某些特定目标。存在一个反向辩证关系:研制新型核弹头和其载体又促使产生了使用这些武器的新方案或者完成之前战斗任务的更有效的方法。唯一的例外是,为了威慑全世界在1961年进行试验的5800万吨的赫鲁晓夫炸弹,名为“给点厉害瞧瞧”。由于其庞大的整体重量的特征没有被投入军队使用(这枚炸弹无法被放入苏联的任何一架轰炸机的舱室,更不用说被用来战斗了)。

【责任编辑:木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