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新规:无期徒刑减刑后最少服刑17年(2)
时间:2014-02-25
作者:newsman
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保外就医】

  不配合治疗一律不得保外就医

  对三类罪犯适用保外就医,必须从严把握严重疾病范围和条件。虽然患有疾病,但不积极配合刑罚执行机关安排的治疗的,或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或自伤自残的,一律不得保外就医。

  意见规定

  司法部 剔除暂予监外执行“灰色地带”

  据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处长李静介绍,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有“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等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罪犯为达到个人目的,患有疾病后在监狱内不配合治疗,疾病严重后要求保外就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过权钱交易贿赂司法执法人员,以实现保外就医。意见首次明确了虽患有疾病但不积极配合刑罚执行机关安排治疗的不得保外就医,就是对这种情形加以遏制,剔除暂予监外执行的这个灰色地带,避免出现权钱交易灰色保外就医情形。

  当前很多政法单位建有公开的官方网站,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把有关文书在网上公开,将大大减少背后的“名堂”和“猫腻”。一些地方实施的减刑、假释公开听证制度探索值得推广。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

  最高人民法院将以三类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为重点,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每年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同时要求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备。——最高法审判监督庭副庭长滕伟

  亮点1

  “减假暂”决定书一律网上公开

  专家称,细化规定中应详细规定公开的时间和程序,以免法院“选择性公开”

  据最高法审判监督庭副庭长滕伟介绍,2010年,最高法曾出台规定,要求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原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开庭审理。同时要求,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一律公示,有条件的地方应面向社会公示。

  此次意见要求所有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都要公示,相关裁定书、决定书一律网上公开,这可以促进此类案件的司法公正。

  吴宗宪表示,近年来发生的江门市原常务副市长林崇中、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减刑、保外就医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个别监狱管理者、法官在办理减刑、保外就医案件中存在的违法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公开,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意见出台后,各司法部门都会出台相关的细化规定,这些细化规定中应该详细规定公开的时间和程序,以免法院“选择性公开”的情况出现。

  亮点2

  “减假暂”案件质量承办人终身负责

  效仿冤假错案终身追责制度,提升“减假暂”案件办案质量

  意见规定,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各个环节的承办人、批准人等执法司法人员,实行“谁承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制度,执法司法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对执法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陈卫东表示,目前公安、法院等部门已经对冤假错案实行终身追责制度,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次中央政法委对“减、假、暂”案件各个环节的承办人实行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实际上是效仿终身追责制度。

  这意味着如果执法司法人员在办理“减、假、暂”案件时出现问题,职业污点将伴随整个职业生涯,这将对提升“减、假、暂”案件办案质量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亮点3

  执法人员权钱交易从重追究刑责

  为执法司法人员“权力寻租”设置高压线,以避免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对执法司法人员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中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收受财物或接受吃请的,一律清除出执法司法队伍;徇私舞弊、权钱交易、失职渎职构成犯罪的,一律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且原则上不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吴宗宪表示,当前,在“减假暂”案件中,由于涉及罪犯的个人重要利益,监狱、法院、检察院的相关执法司法人员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司法公正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央政法委在意见的追责条款明确了执法司法人员各类违法行为的罚则、尤其提及从重追究刑责,这是在为执法司法人员敲响警钟,设置高压线,以避免执法司法人员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 案例

  近日,最高检首次公布了张海违法减刑案、林崇中违法保外就医案详情及处理结果。

  【张海违法减刑案】

  买通副所长获检举材料“张海案”24人被立案

  张海原系广东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总裁,2007年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张海提出上诉。张海女朋友黄鹭及秘书康杰,通过律师找到佛山市看守所副所长罗建能、民警陈松柳,由他们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分别提供给张海,其中一条作为立功表现的依据被采纳,二审改判10年。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