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产生的雾霾,是否会影响到南半球?太平洋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是否会对印度洋造成污染?污染物全球传输机制一直是环境科学界研究热点,而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在南极找到。
从“雪龙”号启航那天,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队员郑宏元就肩负了一个重要任务——每跨越一个纬度,就采集一次水样,靠近人类居住区还要加大采集密度。从上海到中山站跨过近40个纬度,他一共采集了53组水样和34组空气样本。
郑宏元搜寻的是一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全氟烷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上世纪中叶作为一种添加剂出现后,因制造工艺简单、化学性质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清洗剂、灭火剂、玻璃防雾剂等工业和生活用品中。
但是,全氟烷基化合物已被证实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环境中长期存留,通过大气和海洋在全球范围内长距离迁移,并由食物链进入到生态系统中蓄积,最终对生物体和人类产生严重的健康危害。
据介绍,全氟烷基化合物近年来已被一些国家禁止生产,全球年产量大幅下降。但由于其难以降解,仍普遍存在于水体、空气、食物、野生动物以及人体内。
2001年,科学家首次在极地生物体内检测出这种化合物,这让南极成为研究有机污染物传输机制的前沿阵地。中国南极科考队已连续数年开展海洋和南极有机污染物年际变化检测。
数据显示,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正相关,越靠近人类居住区,其在空气和水体中的含量越高,反之则含量下降。但是,由于南极温度较低,大气环流在此出现沉降现象,因而与其他无人区相比,南极大气中的全氟烷基化合物浓度偏高。
南极地区的采样以及此前在北极地区的采样结果显示,目前极地无论是在水体、大气还是野生动物体内,均已受到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污染。特别是处于食物链上层的海鸟,其卵中都检测到全氟烷基化合物,说明全氟烷基化合物可在生物物种内部进行代间转移。
郑宏元表示,研究南极全氟烷基化合物的传输机制,不仅对维护南极环境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也可为我国制定相关产业管控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他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环境保护也必须全球化。从研究典型污染物在全球环境下的传输机制入手,我们可以找到开展环保国际合作的方向。”
(中新网 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