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两会上,“八项规定省下来的那么多钱、反腐追回的那么多钱,都去哪里了”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此前发稿,专门采访各地纪委书记和纪委干部,就“反腐追回的钱去哪儿了”进行了报道。那么,八项规定省下来的钱,各地又都花到哪儿去了呢?
根据多位地方领导干部和财政干部的介绍,八项规定所涉及的经费项目,最主要的是“三公”经费(即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其次是举办会议、各类活动、日常办公等方面的经费。这些经费项目中,“三公”经费是关注度最高,也是有比较明确统计数据的项目。
事实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回应“削减下来的‘三公’经费去哪儿了”时明确介绍:中央财政去年“三公”经费为71亿多元,比前年减了8亿元,今年的预算安排不超过去年。减下来的8亿元,收回总预算,平衡在各个方面。至于地方上,楼继伟表示,因为中央是代编制地方预算,地方预算由地方自己编制,因此细节不在汇总范围内。
那么,就一起来看看各地方八项规定节省的钱、尤其是“三公”经费,都是怎么花的吧: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全部用于民生工程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节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到了民生工程上,”罗建国说,2014年,安徽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制定严控差旅费、会议费等制度并开展专项督查进行落实,全年“三公”经费下降19.2%。
罗建国说,这些钱本来就是在预算之内的,它们被节省下来后,就形成了新的财力,然后通过预算程序,安排用于民生支出。安徽省全年民生支出3833亿元,增长7.9%。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加剧的情况下,民生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81.7%提高到了2014年的82.2%。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用于重点项目即“治水”
徐加爱说,去年金华全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8.6%,其中市本级同比下降42%。节省下来的资金,由财政部门统筹,全部用于省市的重点中心工作,即“治水”——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包括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等。
——广西宜州市市长周飞: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
周飞介绍,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宜州市政府2013年“三公”经费节省300余万元,同比减少12%。此外,会议开支也减少很多,一是通过视频开会方式大幅减少了会议,二是一些可开可不开的会就不开、能合并的会就合并。
周飞告诉记者,这些省下来的钱,都收回财政收入的大盘子,被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支出,“就像一块大蛋糕,这一块切少了,民生保障的那一块必然就会增多,就宜州市而言,八项规定省下来的钱,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两方面。”
——福建闽清县县委书记陈铁晗:用于补贴中小学食宿和特殊人群乘坐公交
据陈铁晗介绍,2014年,闽清县全县各类会议、文件、“三公”经费分别下降34.5%、26%、47.6%。闽清县从全县节省的“三公”经费中拿出100多万元,专项用于改善中小学困难寄宿生膳食标准、实施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及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
(新华网 罗争光 程士华 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