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贫困?“争贫困”?——精准化扶贫难题待解
为了落实国家“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重庆市近年来通过贫困识别、差异化帮扶、动态化管理等方式,给予贫困户针对性帮扶,提高扶贫精准度,改变过去一些扶贫项目“扶强难扶弱”、“垒大户”的弊病。但随着“到人到户”精准扶贫政策逐渐增多,农民“争贫困”、政府部门扶持政策衔接协调不够等问题凸显。
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
重庆巫山县铜鼓镇青松村海拔近千米,土地贫瘠、生态恶劣。从2007年以来,村里已有70多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陆续迁走。但对贫困户杨振远而言,搬迁可望而不可即。“我做梦都想搬出大山,但家里存款只有3万多元,在山下买个房子都不够。山上农民但凡有办法,都搬走了。村里几十亩地撂了荒,成了野猪的天下,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野猪拱食的声音。”
采访中,不少贫困户反映一个共性问题:在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方面,一些扶贫举措“扶强难扶弱”,有的扶贫项目要求农民出资很多,真正的贫困户“享受不起”政府补助;有的扶贫资金甚至被用来“垒大户”,贫困户并未受益。
“为解决扶贫政策精准度不高、‘扶强难扶弱’,重庆探索‘到人到户’的扶贫举措,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精准化扶贫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好“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效果如何”等问题。
为使“到人到户”扶贫政策真正落地,重庆采取“三步走”的办法:一是搞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贫困识别。依托“建档立卡”,将贫困户姓名、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记录在案。二是将扶贫举措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实施有针对性的脱贫举措。目前重庆已确定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贫困户创办微型企业补贴、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使政府扶贫政策、资金能落实到贫困户身上。三是动态管理。对扶贫举措及实施效果及时跟踪监测,使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退出,应扶持的贫困对象被及时纳入。
10项政策精准帮扶到人头
采访中,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实施的“到人到户”政策有10项,主要包括产业扶持资金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对就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通过“一卡通”直补到受助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直补到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直接向贫困对象发放等。
以正在实施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例,重庆围绕“搬穷”和“帮穷”的目标,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部分区县在落实市级每人8000元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贫困群众1000元至2000元倾斜补助;国土部门减免搬迁户的建房土地使用费,扶贫部门对贫困搬迁户建房和发展产业给予5%的小额贷款贴息。通过差异化政策“打捆”,减轻搬迁资金压力,扭转贫困户“搬不起、参与难”的问题。
在重庆南川区高桥村马堡山高山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搬迁户家门前都种着鲜花、柳树,庭院干净整洁,卫生室、文化室、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以前一家人住在高山上,房子是土坯的,一下雨就漏;孩子上学,单趟就要两三个小时。”搬迁户刘孝华说,搬迁时政府补助了3万多元,加上宅基地复垦补偿,一家人只花了4万多元就搬进了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与此同时,为解决扶贫资金“垒大户”问题,重庆还在一些区县探索将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配股到户”,使贫困农户能参股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成为股东,分享扶贫产业发展收益。
重庆开县长沙镇齐圣村在专项扶贫资金扶持下,发展起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对建卡贫困户,扶贫开发资金以2000元/股的标准“配股到户”,贫困户成了合作社股东。“以前村里发展扶贫产业,不少贫困户因为缺钱,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扶贫项目很难帮到真正的贫困户。”齐圣村支部书记熊尚冰说,扶贫资金“配股到户”后,贫困户也能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去年村里猕猴桃产量7.5万公斤,总收入约有300万元。仅此一项,平均每个贫困户就能按股分红4000多元。
精准扶贫呼唤大扶贫思维
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整村扶贫和区域性扶贫开发,“到人到户”精准化扶贫尚处于起步阶段。基层反映,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扶贫政策,还有两个难题有待破解:
首先,随着“到人到户”扶贫政策含金量提高,贫困群众“争贫困”的现象开始凸显出来。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了贫困线,但农民人口数量多,且收入来源复杂,准确统计难度较大。但收入又是衡量农民是否贫困的关键指标,基层对农民收入一般采取估算的办法,导致贫困户难以精确划分。(中新网 new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