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幸福快车”
分享

  “变化太大了,快认不出来了。”近日,从越南返乡回小林镇的刘启全谈起家乡变化,满脸惊喜。

  “变化太快了,就像乘上‘幸福快车’。”2009年迁入尚市镇有余村的移民龚世军感叹。

  “和5年前相比,你的生活有何变化?”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随县群众,倾听他们的幸福话题。

  群金村——“返乡村民越来越多”

  发展桃产业,群金村富了;举办桃花节,群金村美了。

  “这几年,外出村民越来越少,返乡村民越来越多。”提起群金村的变化,“桃园人家”餐馆老板陈平打开话匣。

  5年前,群金村穷则思变,村民纷纷外出;近5年,家家户户种桃树,每年举办桃花节。“务农收入超过打工收入,外出村民又回来了。”陈平说,村里30多家“农家乐”餐馆,大半是返乡村民开办的。他也是其中一个,种桃树、开餐馆,每年收入10万元。

  群金村确实富了。6年前,村民袁再荣购回一辆小汽车,不少村民围着看。如今,全村拥有汽车80多辆,平均四户一辆,新修水泥路30多公里,家家住上小楼房,20多户拥有城市房产,变身“两栖”农民。

  富裕,来自该村桃产业的发展。5年来,全村桃园从5000亩增至上万亩,品种从8个增至30多个,收获期延长了5个月,销售市场从周边城市延伸到广东、东北、新疆等地,不少产品走出国门,销往俄罗斯、越南。

  “现在,我们更注重品质和营销。”陈平说,村里对接农业院校,办起上百亩的示范基地,推广滴灌技术3000亩,注册“尚果”商标,200多经纪人跑销路、闯市场。

  今年,群金村挤进全省 “绿色幸福村”规划,计划3年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这是又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平说。

  吉祥寺村——“变化越来越快”

  街道宽敞整洁,别墅美观气派,商铺生意兴隆。走进三里岗吉祥寺村,记者眼前一亮。

  提起村里的变化,45岁的刘祥国不谈过去的辉煌,只谈眼前的发展。刘祥国本是三里岗镇三星村人,2009年举家迁至吉祥寺村,住上了21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加工香菇。

  “总的感觉,是变化越来越快了。”他说,5年前,吉祥寺还是传统的农村模样,现在建起了香菇产业园、香菇标准化种植园、香菇贸易区、村民居住区,“两园两区”兴起,觉得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的确如此,吉祥寺村不断做大香菇产业,引进了6家企业,提供大量创业机会,吸纳了2100多名外来人口落户,商贸、建筑、餐饮服务空前繁荣,宛如兴起一座“村中城”。

  除了产业发展,刘祥国更留意“人”的变化。

  吉祥寺新村已有350多户安家,其中三分之二是像刘祥国这样的外来户。菇农、菇商来了,名牌大学生、科技人才也来了。京山人龚长久,是老牌的华中农业大学高材生,20年前带8名技术员来吉祥寺村,创办了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发展需人才,他的女儿和女婿研究生毕业后,也回到了村里公司上班。

  吉祥寺村的常住和暂住人口,来自五湖四海,除省内的,还有山东的、河南的,甚至还有台湾的。

  “小山村汇集八方精英,变化能不快吗?”刘祥国说。

  星炬社区——“习惯了城市生活”

  短短5年,随县厉山镇星炬村变身经济开发区居民小区。胡道员一家就住在这里。

  “做梦都想不到,‘泥腿子’也能搬进小区,住上楼房,过着城市生活。”胡道员一谈起生活变化,就来了兴致。

  4年前,他的旧房子和5亩耕地被开发区征收,他家领到两套150平方米的还建房和土地补偿金,还享受免费的社会养老保险。一家人的命运,一下子变了。

  习惯了犁田打耙、割麦插秧,突然离开耕地,胡道员心里觉得空空的。

  “自从进了工厂,我们就习惯了城市生活。”胡道员说,开发区建起一大片工厂,他夫妇二人白天在纺织厂上班,晚上跳舞、散步,每月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生活无忧,心里踏实。”

  和胡道员一样,星炬社区有980户、3500多人,他们大部分从农民变身市民,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这里,集中建起了1150套还建房,活动广场、农家书屋、老年公寓等配套设施陆续到位。整个社区有近2000名劳力,千余人是家门口企业的职工,占社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有人搞建筑、跑运输、开店铺,家庭收入蒸蒸日上。

  早饭后,吆五喝六,结伴出门;晚饭后,呼朋唤友,歌舞飞扬。星炬社区奏响幸福节拍。

(随州日报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