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态就是做文化——随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略之三
分享

  中国文人喜欢用兰花比喻谦谦君子。随州,中国蕙兰之乡,对兰花情有独钟,把兰花当作市花。

  今年,我市投资5亿元建起了兰博园,打造随州“兰花三园”—— 兰花文化园、兰花生态园、兰花产业园,旨在保护兰花资源,弘扬兰花文化,提升“蕙兰之乡”声誉。

  随州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我市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了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态。

  “生态就是文化”,这是随州“创森”的核心理念之一。副市长冯茂东说,绿色、园林、森林、文化,因“创森”而实现了有机结合。

  文化融入建设

  神农公园、回龙寺公园、随城山森林公园、随州文化公园……每一处公园、绿地的命名都与随州文化有关,其中的绿化造型也融入了随州深厚的文化。百姓来这里健身休闲,不仅愉悦了身心,也感知了文化韵味。

  “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每一处景观都结合了随州的历史人文,既是绿色景观,也是人文景观。”市林业局局长肖诗兵说。在随城山森林公园,杨坚故居、望城楼、烈士陵园等文化遗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着力建设生态文化基地,包括文化主题园、科普教育基地、义务植树基地、纪念林基地和碳汇林基地。以文化主题园为例,既有人文历史、宗教文化主题,也有绿色生态、青檀展示主题。主题园以文化展示区、学术交流区和休闲景观区为主,处处体现随州文化特色。

  目前,随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4%,90%以上的市民出门500米即可步入休闲绿地。按照规划,曾都、随县、广水3个主城区要建9个森林公园。

  文化得以保护

  在曾都洛阳银杏谷,每一棵上了年纪的大树都挂上了保护的标志,落实了管护责任,让这些植物界“活化石”得以很好的生长。

  洛阳镇有树龄百年以上的银杏树1.7万多株,其中千年以上的308株。每到银杏叶飘黄时节,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银杏惠及乡里,刺激了人们保护的积极性。保护带动树木栽植,全镇定植银杏树超过500万株。

  据统计,我市有1.8万株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以银杏、栎树、柏树居多,松树、枫香、桂花次之。目前,这些古树名木均建立了档案,保护率达到100%。

  《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古树名木不单单是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对“炎帝神农故里”古老文明的保护,应像保护出土文物一样保护古树。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涉及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风貌的保护,要求结合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地形和乡土树种,构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样性环境。

  数千年的积淀,烈山文化、民本文化、荆楚文化、佛道文化等地域文化的保存与自然风貌的保护和谐融合,相得益彰。

  文化提升影响

  每年农历四月廿六,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来随州寻根祭祖,感知始祖公德,感受随州山水生态神韵。

  随州的生态非常好,推窗看见一片绿色,以前很少有这样的享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生态随州应值得湖北珍惜。”今年寻根节,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州宜居宜业,随州风景秀美……这些都是历年参加寻根节嘉宾的真实感受。

  编钟文化节、银杏节、兰花节、桃花节……全市每年举办大型活动10多次。生态品牌发挥了独特作用,带动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传播生态文化,从科学普及开始。“创森”以来,全市派出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技术示范培训300场次、讲座90期次,累计培训1.2万人,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册。

  目前,全市已建设自然保护区(小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13处,建立30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林业科普基地和野生动植物科普基地,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让文化融入生态,让生态承载文化。在随州,生态文化已成为绿色创建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随州日报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