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分享
 
 
 
 

  楚天快报讯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

  炎帝神农的种种美德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根本力量,传承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过程,就是认识我们的过去、规划我们未来的过程。

  天下的华人,都是同父同母的同胞,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的文明,逐渐从以“天为地父为母”无言无形的文化符号,转换到有理念有形态的文化标记,正是炎黄文化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并且从未中断过,就是这种自始至终的文化传承,才是最完整的传承。

  天下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文化传承,才能让注意力有着唯一的集中点,集中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共同的“宝贝”上,继承好,传承好。

  炎帝及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理想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任大援

  在炎帝时代,上古的先民表现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开拓了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为儒家思想的产生,创立了基础。

  炎帝时代,农业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由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由于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关于炎帝时代的历史传说,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的。

  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古代哲学家继承了炎帝的精神,开拓出中国古代的价值理念。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文明,正是以炎帝时代以来中国的农业社会文化背景为依托的。

  深层次研究炎帝神农文化

  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德国考古学研究院外籍院士刘庆柱

  从时间上来看,炎帝神农氏,对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他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耒耜的使用和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使人类由原始游牧民族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

  从空间上来说,传说炎帝神农生于烈山。从现在的考古所得来看,目前在随州炎帝神农有史籍有记载、在考古学中有发现、在后人有研究延续,与传说中炎帝神农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是相吻合的。

  随州学者要对炎帝神农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让群众拥有优越感和自豪感。

  从炎帝神农的发明说中华文化

  物理学家、台湾东吴大学原校长刘源俊

  中国古代人虽注重天文学也重视理论,却缺乏严格的演理体系,只研究“数算”而没有发展出一套“形算”。又可以说中国古人虽也重视观察实验,但没发展出有系统的实验方法。

  我们发展中国文化,除应饱受旧文化里的精华,也要就关键处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然而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发展到现一阶段,科技化、都市化、长寿化和网络化也带来了现代文明危机,我们不妨从古代蒸馏出智慧。

  炎帝神农使我们想起中国一向以农立国的本质,当都市化的浪潮汹涌逼人之时,吾人是否应当力挽狂澜,深思未来应如何为中国的广大农村重建现代的文明,期作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

(楚天快报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