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篮小卖”到全国首席——探析随州市打造食用菌出口全国首强路径
荆楚行随州采访组记者汪晓山 熊陈 成妍 王夙志
走进随州,问起这几年究竟什么变化最大?
许多干部群众都会这样说:小随州,大出口。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出口规模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广……
2013年,食用菌出口额达6.5亿美元,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014年一季度,食用菌出口额达1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比重86%。
目前,随州食用菌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地区以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并辐射到欧、美、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随州出口食用菌已占据东南亚市场七成以上份额。
4月29日,荆楚行采访组走进随州,近距离感受随州打造中国食用菌出口王国的大手笔,倾听企业负责人解说随州企业敢闯敢试的魄力,探析随州香菇如何从“提篮小卖”华丽转身为“国际宠儿”。
基地保障:企业底气十足
走进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老人半身铜像,戴着眼镜,目光深情地望着这片土地。
村支书张国勇介绍,这是被当地尊称为 “菇神”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1978年,时年67岁的杨新美开启了三里岗人种香菇的历史,香菇种植至此成为三里岗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年种菇建新房,二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四年种菇奔小康”等新谚语。
30多年后,这里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香菇之乡”。房前屋后,稻场稻田,一架架,一排排,一片片。走在这里的土地上,处处可见这样的风景。
为了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吉祥寺村按照采取统一租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扶持、统一菌种原材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生产管理的“七统一分”模式,新建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目前,进驻基地的菇农150余户,上架袋料100万袋,预计可生产干菇约25万公斤。
二组村民邓卓云在这里租种了4000袋。4月29日,刚忙完采摘的他告诉记者,一上午摘了30公斤鲜菇,预计仅这块年纯收入可达4万多元。
“香菇种植集中的地方,我们都建有基地,引导菇农标准化种植。”湖北品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圆说,几乎每个公司都建有大型基地,“生产基地是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标志,国外客户看了基地才肯签合同”,种植、分选、加工,每一个环节,卫生、质量、包装,每一项指标,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
正是有了这些基地,随州香菇在国际市场形成了实际控制力。香菇的市场和价格,随州说了算。
政府护航:企业搏击潮头
国内市场一枝独秀,国际市场纷纷抢滩登陆。一头是全市各地分散种植,连着千根针、万条线,一头是大型企业,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
要让随州香菇的招牌更响、更亮,政府如何作为?
引导、服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随州市委市政府给出样本。
“2006年以前,随州食用菌产业也处于原始粗放、低价竞争的无序状态,那时香菇出口企业多达四五十家,互打价格战。”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市贸促会会长袁冬国说。
从那时起,全国食用菌行业开始转型,推行深加工。为整合行业资源,避免恶性竞争,随州也开始了系列动作。
招商引资,合并重组。几年间,在随州市政府的引导下,随州食用菌企业纷纷重组,由原来的众多企业联合成立中兴、联丰、银兆、三岗、龙泉等5家大型企业,此后,又进一步整合,成立三友、裕国、荣盛隆三家公司,再发展出炎帝科技、神龙生态等龙头企业。
除引导企业提档升级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环境难题,是政府扶持的一个重要方面。
香菇产品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好,企业的加工能力也达到了一定规模,却遭遇资金难,怎么办?
政府想办法。一方面,政府从财政拿出资金进行支持,另一方面,创新融资模式,如市国税局开展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袁冬国说,不像现在一个企业动不动几个亿的资金,“当时一个企业总资产不到2000万,它的滚动资金至少要5000万,政府不想办法,企业哪来的钱?”
2012年,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影响,随州食用菌出口患上“重感冒”,行业低迷。“之前一公斤60多元收购的香菇,出口价一下子降到47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总说,当时卖了亏,不卖资金周转又有问题。
此时,随州市专门出台“出口一美元奖励一分钱”政策,政府还拿出3000万元风险抵押金,帮助企业融资,渡过难关。
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让某些部门起了歪心思,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愈演愈烈,有的企业逼得没办法,拿着一摞摞的罚款单,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情况。(随州日报 new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