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鸣与市文化界代表交流随州文化发展
分享

  按语:日前,我市部分文化界代表在考察文化公园、回龙寺公园等文化设施项目后,与市委书记刘晓鸣等市委领导同志进行了交流。包毅国、黄克勇、蒋天径、李永朝、李旭斌、刘应明、罗爱玉等文化界代表认为,文化公园、回龙寺公园等文化设施项目的建成,理清了随州文化脉络,提升了随州城市品位,体现了推进随州文化建设的责任和担当。刘晓鸣同志在听取大家意见后,作了重要讲话,现摘要刊登如下:

  在文化公园即将开园之际,我们就如何挖掘、弘扬、宣传随州文化进行了座谈。这既是向大家的一次讨教,也是进一步繁荣随州文化的一个新起点,就是增进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而不是文化自大。对于随州文化,首先要靠本土的文化人去认识、去彰显、去表现,让随州文化形态不仅“有说头”,还要“有看头”、“有游头”,让大家有视觉上、听觉上的享受、思想上的感悟,所以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而不是文化自大。否则,就容易在文化上走进两个极端的怪圈:一个极端是文化断层,没有文化自豪感,觉得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将来是将来,失去文化传承的脉络;另一个极端是文化自大,文化是包容开放的,随州文化既属于随州人民,也属于湖北人民,甚至属于中华儿女,我们不能走向反面。正确把握和定位,是我们传承文化的基础,也是建设文化公园的初衷。

  一、关于文化公园的规划和命名

  对于文化公园规划,鸿忠书记在视察随州城东新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三心”定位:第一是文化重心,第二是城市绿心,第三是商业中心。文化重心,就是要在文化公园充分展示、浓缩表现随州文化特色;城市绿心,就是文化公园建成后,全市人均绿地面积增加1平方米以上,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绿色福利”,提高群众对生态和文化相融合的认识;商业中心,就是要把文化和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繁荣起到引擎作用。正是在鸿忠书记的指导下,借助随州本土文化人的力量,形成了当前初具雏形的城市文化公园。

  在文化公园的命名上,征集了随州文化人和市民的建议,经过了各方面的探讨,应该讲各有道理。比如原先叫季梁公园, “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叫季梁公园不错,叫曾随公园也不错,但从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高度讲,叫文化公园更好。命名的来历经过了各位文化精英的研究探讨。

  二、跳出公园论文化

  第一,以文塑城。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失去灵魂,就会千篇一律。随州作为起步较晚的地级市,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能有自身的特色和文化符号,以文塑城至关重要。既要做传承文化的文章,也要做记录历史的文章。刚才专家说“顺其自然”,“自然”既是口口相传的 “自然”,也是山水人文的 “自然”。口口相传需要记载,需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文化的理解,以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记录和体现,避免在历史的浪潮中湮没。

  第二,以文聚气。要打造属于随州人民的文化气场,不仅要培养随州人民的文化情感,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要宣扬随州文化。要靠文化宣传来顺向宣扬,让外来游客走进随州。就像大家提出的“不拜炎帝不孝,不听编钟不雅,不上洪山不顺”的宣传口号,要让游客走进随州,并且有听的、有看的、有游的,不能“有说头、没看头”。因此,要努力营造以文聚气的气场。

  第三,以文化人。城市要有城市的精神品质,要靠每一个老百姓在文化的修为中去体会、去提升。以文化人,一是在文化的熏陶中提高素养。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要提高修为、修养,需要文化的熏陶。建设文化公园,用文化来提高修为和素质,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二是在慈善的修行中积累道德。道德修行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是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党委、政府和文化人的责任

  要端正一个态度。这里讲两句话:一是敬畏历史。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随州丰富灿烂的文化历史,要有虔诚认真的态度,不能随意编篡,不能随意抹杀,不能随意歪曲。大洪山慈恩寺原始基角的砖石上都刻着历朝历代的年份,这就是历史的记载。二是开创未来。历史不是包袱,而是财富和动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有一代人的使命和作为。具体来讲要做四件事:第一件事,文化要挖掘,不能仅靠一本《随州志》解决问题,比如曾随之谜,就要深入挖掘、努力破解。第二件事,文化要整理,用现代的理念和思维看待历史,让人民群众读得懂历史,能理解历史。第三件事,文化要彰显,我们建文化公园、回龙寺公园,就是用一定的物质形态和载体来彰显随州文化。第四件事,文化要宣传,文化的许多方面是心心相传、口口相传的东西,要利用现代媒体,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好,让随州文化不仅影响随州人民,而且走出去,变成软实力,变成随州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发展环境。

  要明确一个目的。我们挖掘文化、整理文化、彰显文化、宣传文化,最终目的是三点:一是把文化变成一种传承,比如炎帝文化,我认为炎帝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炎帝八大功绩都是创新,都需要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再如季梁精神,就是“民为神主”、大公无私。这些文化基因,都要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体现。二是把文化变成一种精神,我们不仅要有“硬”的方面,也要有“软”的方面。“软”的方面在于精神的彰显,在于城市和市民精神风貌的体现。三是把文化变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是我们面向未来加快发展的力量,是我们在发展中加快改革开放的力量。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自觉、自信。(随州日报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